退休杀个回马枪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调到公司办公室工作,业务之一是和退休职工打交道。几件事下来,我发现,尽管公司早就改制为民营企业,但一些退休职工的思维仍然没有转变,一些观念上的刻舟求剑让人很无奈。
  为儿打上门
  鞠师傅退休都快20年了,她是在单位改制前两年退休的。前些日子,鞠师傅找到公司,让给她儿子安排工作。我说这事根本不可能。鞠师傅就闹开了,指着我的鼻子开骂:“我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时候还没你呢,我可是这里的元老,这个单位可是我们打下的天下。我儿子现在没了工作,吃不上饭了,单位怎么就不能给安排个工作,帮我解决一点儿实际困难?”
  我哭笑不得,如今哪还有子女接班这种事,鞠师傅这是把公司当成30年前的国有企业了。再说,鞠师傅的儿子丢了工作不假,可他的专业和公司没有一点儿关系,把这样的人安排进来,不仅对公司不负责任,对鞠师傅的儿子也不负责任。如果都这样往公司塞人,公司不黄才怪呢!
  无论我怎么解释,鞠师傅就是听不进去。她说:“这不是牛打江山马坐殿吗?我们当初打下了江山,现在退休没用了,连安排孩子来工作都不行了?”我从公司现在的性质、公司的专业需求以及招聘程序等方面和鞠师傅讲道理,结果是鸡同鸭讲。
  鞠师傅振振有词地说:“我儿子进不来,那老谢的女儿你们怎么给安排进来了?你们不能看人下菜碟吧。”我很清楚,老谢的女儿小谢硕士毕业,所学专业和公司对口,是通过公开招聘,过五关斩六将才进入公司的,可不是靠关系进来的。招聘过程中,人家压根儿没提她爸一个字,人事部门还是在审核应聘材料时,才发现她是公司退休职工老谢的女儿。
  任凭我摆事实、讲道理,鞠师傅就是胡搅蛮缠,“既然你说是公开招聘,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要是知道了,也会让我儿子来应聘。”我解释说招聘消息在网上公开发布。鞠师傅怒了,“什么网?谁看见在哪里?我看就是你们的关系网。”
  鞠师傅来闹了好几次,最终也没把儿子“安排”进公司,心中老大不乐意。儿子也算是奇葩一枚,这都什么年月了,眼瞅着奔五的人还要靠老娘出面帮着找工作。
  找宝贝
  早就退休的老叶找我投诉,说他存放在车间换衣箱里的“宝贝”丢了,让我赶紧派人给找回来。
  前些日子老叶到车间闹过两次,我对老叶说丢“宝贝”的事做过调查,心中有数。我笑呵呵地问老叶丢了什么东西。老叶如数家珍,“有两套工作服。一套是全新的。一套是半新的,但洗得干干净净。还有一箱子肥皂,十几副劳保手套,再就是一些工具。”老葉还不忘强调一句,“那可都是好东西呀!”
  我话锋一转,问他退休有多长时间了。老叶说退休12年多了。我问他:“那你退休时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东西都拿走呢?”老叶说:“当时,我东西拿不了,想着有时间再过来拿。前两天,我来拿东西,发现连换衣箱都没有了,心疼得我好几天没睡着觉。我问谁谁都不知道那些好东西哪儿去了,这才来让你帮我找。”这话让我哭笑不得,退休10多年都没想起来要拿走的东西,现在想起来了,可到哪里去找呀。
  我问老叶:“叶师傅,你知不知道公司有规定,离职后私人物品都要清理干净才能离开。你退休走了,东西不清理,公司当然会认为那是不要的东西,并予以处理,怎么会让你遗留的东西占用公司资源呢?这都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上哪里去找?”
  老叶非常生气,“公司有这规定吗,我怎么不知道?你可别蒙我。”我到人事部门费了好大力气,找到当初老叶退休时自己签字确认的退休离职单,上边清晰地写着“私人物品已经清理完毕”。老叶这才不再吵吵,但又问我:“就算这是我签字确认的,那他们处置换衣箱时,为什么不通知我一声?”
  我也没仔细斟酌,很直率地说:“估计当时大家打开箱子,发现里面都是劳保用品,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以为你都不要了,就随手处理掉了吧。”不料,老叶听这话火了,“你怎么能这么说话!那些东西怎么就不值钱了,那可都是宝贝,现在也值不少钱呢。不知道便宜了哪个混账王八蛋!”
  老叶气哼哼地走了,同事小方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那些破烂是好东西?真要是好东西,叶师傅才不舍得留在单位的换衣箱里!”
  跟徒弟比
  和前边这二位比起来,李师傅来找单位的事儿更奇葩。
  李师傅也是改制前退休的老职工,前些日子参加了同事聚会。本来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挺快乐的,可聚会过后,李师傅乐不起来了。李师傅退休前在技术组工作,她带了好几个徒弟。这次聚会她才知道,徒弟个个都享受高级工待遇,她这个师傅却是中级工待遇。李师傅打听清楚了,中级工和高级工的退休工资每个月差100多元呢。退休这么多年,累积起来就差了两三万元。
  她琢磨来琢磨去,心里怎么都不舒服,先去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又找到给她开退休金的保险公司,人家说退休金按照档案里记载的级别走,她档案里记载的就是中级工。李师傅怎么也想不明白,上班时自己是中级工,她带出来的徒弟技术都不如她,怎么等到她们退休就都是高级工了呢?她咽不下这口气,跑去查自己的档案,档案上白纸黑字写的确实是中级工。她想查徒弟们的档案,人家不允许,说只能查自己的。人家告诉她,如果确实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原工作单位出证明才行。
  李师傅也知道,公司早就改制成民营企业了,恐怕不会给她出证明。她就找已经退休的老领导给她写材料,证明她在退休前达到了高级工水平。退休的领导经不住她三番五次去家里磨,就按照她的意思写了。一共凑了七八位老领导的证明。李师傅找到我,说过去的老领导都认可她的工作水平,公司应该给她补发高级工的聘任文件。
  这让我很无奈,就算认可这些老领导写的材料,又上哪里去找改制前公司的公章呢?工商局早就收走了。文件没有公章,那还叫文件吗?
  李师傅走时喋喋不休:“徒弟都能当上高级工,我怎么就当不上呢?”
  本栏目常年征稿
  记录工人职场故事,展现职场人际关系。本栏目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工人自己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职场生存状态。
  欢迎来稿讲述您知道的工人上班故事。文章不需如小说般曲折迂回,与华丽和复杂相比,我们更追求朴实的真切。我们希望故事在纪实的基础上引人入胜,激人共鸣,叙事简洁,情节清晰,并有恰到好处的细节,富有职业特性和时代特点。
  展现当代中国工人原生态上班生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希望您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工人”。
  字数:2400字 联系邮箱:wx@lnddgr.cn
其他文献
2015年底,桂林一创卫宣传栏上出现“娄底”二字;2017年6月,网友贴出照片:陕西神木县一宣传标语第一句是“爱我长沙”;今年1月18日,安徽铜陵市一公交站牌竟现湖南常德市的宣传标语。可见,抄袭不是轻巧活儿。所谓不轻巧,是指要想不被人看出来,抄袭者要多加小心。  有网友批评:怎么就不走心!意思好像是,但凡多瞅一眼,把地名改过来,也不至于滑天下之大稽。只是,把地名改过来就不算抄袭了吗?似乎是这么回事
期刊
一位普通的读者给我上了一课。  他叫老刘,46岁,自称是供暖公司工人,更是公司宣传部新闻联络人。他想做一次“实习生”,跟着我采访一次,真正的体验和学习媒体采编。  一次能学啥?按我的想法,既然是皮毛,那就简单走个过场。我应下要求。  没想到老刘对体验特别上心。当天,他提前1小时就到岗了。了解采访任务后,就认真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还列出各种问题……采访时,密密麻麻记了10多页……结束后,整理笔记,写
期刊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临床实践为主,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转向实际应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实习工资1500元  年初,申立让去学校招人的沈阳地铁公司聘上了,实习半年,毕业证到手后签合同。老师说最开始的工资1500元,他恼了,“这么少!”  细节1000多个  申立学的是电气专业,在地铁公司干检修工。这是个责任活儿,地铁列车需要查看的细节累以千计,仅制动、牵引就有100多項。“漏查一个细节就是拿安全开玩笑,丝毫不能马虎。”这是福州地铁检修工陈臻峰说的。  仰头走了28分钟  6节车厢、1
期刊
为了把证券公司的业务解释得更清楚,张健撸起袖子比画道:“假设现在还是以物易物的时代。小明要用一车苹果去市场换一车鸡蛋,不过,他一直碰不到那个恰好想用一车鸡蛋换一车苹果的人。于是小明就把苹果压给了市场里颇具信誉的长者,只带走了一张抵押单。过几天,长者找到了合适的交换者后,再把小明找来,达成他俩的交换意见。然后,长者从中拿了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作为报酬。这里边的长者就是我们证券公司。”  现今32岁的张
期刊
朋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国家电网。这可是国有独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世界500强第二名,牛。朋友更牛,任谁都不放眼里了,“她儿子留学去了?没用!”朋友的逻辑是:这辈子不能老上学,毕业后你得找工作,拔尖还行,如果就是一混子,美利坚能要你?不还得回国呀!回国就能找着好工作?现在海龟、海带、海蛎子、海螃蟹老鼻子了,显着你了?你能耐咋还回国?  你还别笑,他说的不
期刊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他们技高胆大,巧夺天工。  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  他们练技修心,兼济天下。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用极致追求,书写新时期匠人精神。  系列专题——  为您讲述新时期大国工匠。  就盼早日出徒  张辉30岁生日那天晚上,没有烛光蛋糕,只有心情糟糕。把自己灌醉之后,独自反锁在屋里,对着书桌前挂的“自古英雄多磨难”,开始怀疑人生。他想知道,老天施舍给他的磨难尽头到底在下个
期刊
2013年,楠楠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毕业了。父母想让他进银行上班,便挖门子盗洞,连钱都給中间人了。亲戚朋友多赞同,“去银行上班不算捧上了金饭碗,但也算捧上了铁饭碗。”但有一个熟人给三口人泼了冷水,“楠楠,你要是肯定自己能在两三年内进入管理层,哪怕只是分理处副主任级,你去也行,要是觉得没把握,我劝你最好找别的工作干。”  这个熟人在某银行做研究,就像大金融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只是级别要低。楠楠和父
期刊
年轻人看武钢  中国的去产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比较准确的答案是2014年,在冶金行业协会工作年会上。  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答记者问时说:我国“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  李克强这几句话最牵动人心的是“涉
期刊
有人会说,我吧,就是一普通人,身世、学历、个头、长相、酒量啥的都一般,我命里注定就要在失業风险系数高的企业提心吊胆吗?  你要这么说,我还真没法儿劝你。择业这事儿可不就是一般对一般,特殊对特殊。你要是啥啥都很出众,眼睛也不会盯着一般企业,一般企业也不敢要你,养不起你呀!小鱼缸养不了大鲨鱼,只能养养红绿灯。  那你能力怎样?能力要是再一般,咱就别唠了。等等,再唠一句,你想法怎样?有没有什么计划、决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