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教材分类表现在以全面锻炼身体为主,按人体解剖分类的教材;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教材;完全按运动项目分类,把运动项目以外的内容当作辅助教材和教学手段;按发展身体素质分类的教材;按发展人体技能分类的教材。这些教材便于组织教学,但它单纯的强调了体育促进身体发展的意义,而冲淡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形成了体育=运动,并且它使得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象教练员而不像教师,体育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将规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吸收。长此以往,体育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萎缩,体育教学不断变得呆板、机械、沉闷,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扼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专家”走向“教师”,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文本体育”,而是“体验体育”,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感受、领悟、思考,从而不断将体育课程转变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体育课程、体育课时计划,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生活乐趣。这样的体育课程不再是机械死板的,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动态的,是对体育教学的“解放”,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一、选择教材,创生课程
因《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使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就体育课程来说,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就是一种课程的创生。如何来选择教材创生课程呢?
通用部分:主要是过去常见的一些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内容。一般在教材和教参中都有呈现。
选用部分:就是一般相对比较偏冷的体育知识、运动实践内容,地域特色和民间特色内容或学校自己根据条件制定自己学校的特色项目(如有些特色学校制订与自己学校的一些必修内容,有些学校规定了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国际象棋和游泳两个项目,每周都开设游泳课,并配备专职教师。)
校本课程:它是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学校自己制定的一个课程内容。我们学校是一所排球特色学校,就编制了学生读本。
师本课程: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么在开辟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就可以从教师的特长着手,让那些有专长的教师能够比较好的发挥他们特长,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展特色教学。
新课程意味着一种新的人生实践,充满着挑战,充满着机遇。教师要善于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从而做好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1.选择教材内容的依据,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达成目标的载体,只有通过这个载体,才能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课程目标来思考和选择。例如,水平一关键在于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是我们这门课程起始阶段的关键。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小学的体育课应该是怎么回事,体育课中应该如何做。这里不单单是一节课两节课的问题,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出现反复,所以,在第一学期里面,老师要把学习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点。再就是抓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攀登、爬越、滚翻等,结合游戏进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选择中,就要让新生了解什么是体育课。体育课我该怎么上(里面包含着队伍怎么排、我的位置在哪里、我该怎么站。老师口令有哪些,出现这些口令时我该怎么做等等)。学校里面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哪些。为了更好地教学,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这是为了今后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知道左右、前后方位等。认识跑和走的区别,怎么能够走直线。在思考游戏中,要想到幼儿园做过什么游戏,这些游戏学生还能够记得多少等。对于一些基本活动能力的身体练习需要增加,比如爬,有地面上水平的爬和垂直的攀爬、走、跑、跳、滚翻、平衡等。
3.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学校现实条件。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然后思考学校的条件,要考虑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条件因素。有了一方面条件,另一方面条件尚欠缺时,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4.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安全性。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学校班额大的情况提出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安全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开拓教材,创生课程
除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创生课程外,我们还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创生课程。为了适应新课标,仅仅选择以往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对选择内容加工处理、改造与完善,这本身也是对教材的创生。
1.教材内容的纵向创生。这种创生方法主要是指对同一动作难易程度的变化,是自上而下的,而动作的性质没有变。如,篮球技术的演变和难度提升:从原地运球变化到背后运球、转身运球等,是从竞技运动项目思考的变化。那么它还可以变化,把运球与街舞结合思考,出现了连续胯下运球,由背后向前胯下运球的变化,这动作既有表演的成份也更有技术的成份,而且技术难度增加很多。
2.教材内容的横向创生。这种创生方法是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进行补充,对原动作演变致使其性质有所改变,甚至淡化了原有动作,而向所补充的动作倾斜。如,篮球运球与石头剪子布的组合、侧卧单臂支撑运球走这两动作的改组,更注重了石头剪子布、侧卧单臂支撑这两个有欣赏性的动作。
3.组合顺序变化创生新动作。这种动作的创生对原来的动作没有任何增删,只是改变动作顺序。动作顺序的改变会改变动作的速度、节奏、轨迹等,对人体调协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如,简单动作的顺序变化,组合成的操、套路。比如A、B、C、D,四个动作,按照原来顺序就是ABCD,可以改为BDCA等等,可以排列出许多种不同的套路。这种创生方法适合于舞蹈、武术、健美操等项目。
4.多项内容组合创生新内容。这种创生方法是把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项目组合成为另一种新的项目。如,把乒乓球和羽毛球进行组合,出现了嗒嗒球。
5.器材变化“迫使”不同教学内容的创生。这种创生,是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既可以节省开支,也可以变废为宝,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是一种提倡的创生方法。如,报纸、跳绳、纸、棒、球,软的、硬的、长的、扁的等等物品,可以进行加工,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体育器材。可以说这些资料的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6.注重人文内涵,创生人文文化。新课程赋予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理念。因此,在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中,要思考以人为本,唤起师生的主体意识。要使“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回归,这里就要思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转化那种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偏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趣味性、游戏性与技能的内容合理、科学、艺术性地搭配。
7.生活化的创生。比如抬博操,把拳击运动技术与健美操结合,使拳击运动变相走入我们日常的生活。
总之,教材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以它所提供的范例为情景形成某种基本的观念和思想,而不是获得具体的知识结论。只有在动态生成中形成其意义,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的生成性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体验,在活动中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我们的教材才不会变成一种永恒不变的、排斥异己、不容质疑的形式与教条,才能使教材内容从“文化霸权”转化为一种“具有协商与对话性质的教育资源库”。
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专家”走向“教师”,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文本体育”,而是“体验体育”,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感受、领悟、思考,从而不断将体育课程转变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体育课程、体育课时计划,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生活乐趣。这样的体育课程不再是机械死板的,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动态的,是对体育教学的“解放”,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一、选择教材,创生课程
因《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使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就体育课程来说,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就是一种课程的创生。如何来选择教材创生课程呢?
通用部分:主要是过去常见的一些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内容。一般在教材和教参中都有呈现。
选用部分:就是一般相对比较偏冷的体育知识、运动实践内容,地域特色和民间特色内容或学校自己根据条件制定自己学校的特色项目(如有些特色学校制订与自己学校的一些必修内容,有些学校规定了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国际象棋和游泳两个项目,每周都开设游泳课,并配备专职教师。)
校本课程:它是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学校自己制定的一个课程内容。我们学校是一所排球特色学校,就编制了学生读本。
师本课程: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么在开辟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就可以从教师的特长着手,让那些有专长的教师能够比较好的发挥他们特长,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展特色教学。
新课程意味着一种新的人生实践,充满着挑战,充满着机遇。教师要善于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从而做好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1.选择教材内容的依据,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达成目标的载体,只有通过这个载体,才能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课程目标来思考和选择。例如,水平一关键在于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是我们这门课程起始阶段的关键。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小学的体育课应该是怎么回事,体育课中应该如何做。这里不单单是一节课两节课的问题,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出现反复,所以,在第一学期里面,老师要把学习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点。再就是抓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攀登、爬越、滚翻等,结合游戏进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选择中,就要让新生了解什么是体育课。体育课我该怎么上(里面包含着队伍怎么排、我的位置在哪里、我该怎么站。老师口令有哪些,出现这些口令时我该怎么做等等)。学校里面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哪些。为了更好地教学,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这是为了今后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知道左右、前后方位等。认识跑和走的区别,怎么能够走直线。在思考游戏中,要想到幼儿园做过什么游戏,这些游戏学生还能够记得多少等。对于一些基本活动能力的身体练习需要增加,比如爬,有地面上水平的爬和垂直的攀爬、走、跑、跳、滚翻、平衡等。
3.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学校现实条件。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然后思考学校的条件,要考虑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条件因素。有了一方面条件,另一方面条件尚欠缺时,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4.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安全性。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学校班额大的情况提出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安全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开拓教材,创生课程
除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创生课程外,我们还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创生课程。为了适应新课标,仅仅选择以往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对选择内容加工处理、改造与完善,这本身也是对教材的创生。
1.教材内容的纵向创生。这种创生方法主要是指对同一动作难易程度的变化,是自上而下的,而动作的性质没有变。如,篮球技术的演变和难度提升:从原地运球变化到背后运球、转身运球等,是从竞技运动项目思考的变化。那么它还可以变化,把运球与街舞结合思考,出现了连续胯下运球,由背后向前胯下运球的变化,这动作既有表演的成份也更有技术的成份,而且技术难度增加很多。
2.教材内容的横向创生。这种创生方法是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进行补充,对原动作演变致使其性质有所改变,甚至淡化了原有动作,而向所补充的动作倾斜。如,篮球运球与石头剪子布的组合、侧卧单臂支撑运球走这两动作的改组,更注重了石头剪子布、侧卧单臂支撑这两个有欣赏性的动作。
3.组合顺序变化创生新动作。这种动作的创生对原来的动作没有任何增删,只是改变动作顺序。动作顺序的改变会改变动作的速度、节奏、轨迹等,对人体调协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如,简单动作的顺序变化,组合成的操、套路。比如A、B、C、D,四个动作,按照原来顺序就是ABCD,可以改为BDCA等等,可以排列出许多种不同的套路。这种创生方法适合于舞蹈、武术、健美操等项目。
4.多项内容组合创生新内容。这种创生方法是把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项目组合成为另一种新的项目。如,把乒乓球和羽毛球进行组合,出现了嗒嗒球。
5.器材变化“迫使”不同教学内容的创生。这种创生,是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既可以节省开支,也可以变废为宝,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是一种提倡的创生方法。如,报纸、跳绳、纸、棒、球,软的、硬的、长的、扁的等等物品,可以进行加工,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体育器材。可以说这些资料的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6.注重人文内涵,创生人文文化。新课程赋予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理念。因此,在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中,要思考以人为本,唤起师生的主体意识。要使“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回归,这里就要思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转化那种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偏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趣味性、游戏性与技能的内容合理、科学、艺术性地搭配。
7.生活化的创生。比如抬博操,把拳击运动技术与健美操结合,使拳击运动变相走入我们日常的生活。
总之,教材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以它所提供的范例为情景形成某种基本的观念和思想,而不是获得具体的知识结论。只有在动态生成中形成其意义,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的生成性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体验,在活动中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我们的教材才不会变成一种永恒不变的、排斥异己、不容质疑的形式与教条,才能使教材内容从“文化霸权”转化为一种“具有协商与对话性质的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