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衰弱评估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9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瓣膜性心脏病是指累及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的疾病 [1],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5岁以后急剧上升 [2].2021年我国瓣膜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以上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为24.5%,且瓣膜退化是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外科手术和经导管瓣膜置换或修复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手术风险评估则是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目前两种公认的风险评估方法是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TS)评分和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Ⅱ)[4].但对于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而言,这两种评估系统均未考虑衰老导致的身体机能退化问题,容易出现评估误差 [5].衰弱作为一种因衰老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 [6],能够反映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退化程度,已被诸多研究证实是影响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可提高对瓣膜术后 1年死亡率的预测能力 [5].
其他文献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退行性病变已成为我国AS患者的主要病因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具有不开胸、风险低、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存在外科手术禁忌证或是外科手术高危的患者.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出现,大型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相关指南的更新,TAVR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不断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