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之分组学习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组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分组过程中不断探讨和学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分组学习法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仍需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分组学习;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74-01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学校生源不断增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已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老师们逐渐喜欢引用分组式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凭借此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益。但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分组的不合理,学习任务的模糊等,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任重道远。
  一、小组合作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1.合作的形式比较拘谨,不能发挥合作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在应用中过于拘谨,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应该有的作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正确适应方法,只是纯粹用作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虽然足够活跃,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使得课堂中学生并没有在小组合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2.合作目标模糊导致合作效率低下。
  在小组合作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教师本身经验的不足,致使小组在合作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小组在合作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作用,主导“自主性”在课堂上的体现,把引导课堂变成了自习课堂,课堂上没有固定的主题范围,再加上高中生思维的不集中,自制力差,所以在课堂上经常会和主题脱离,无法达到合作教学的目的,合作效率偏低。
  3.分工合作的不合理。
  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各不相同,因此科学的分工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在分组上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仅仅是就近合作,随意分组,致使学习成绩较好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成为主导的位置,合作交流的课堂就变成了一组“独霸”的课堂,其他小组也就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小组分组合作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小组内部得不到深刻的交流,小组和小组之间也没有必要的沟通,致使小组合作交流课堂的效果大大降低。
  二、如何更好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好分组合作学习法
  1.改变教学理念,发挥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分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在小组学习中运用新的合作教学理念,明确分组合作的重要目的,改变形式化的分组合作,充分发挥合作作用,挖掘分组合作的内容,深化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彻底发挥出分组合作中应该发挥的教学作用。
  2.明确安排分组。
  合作的学习目的是提升分组合作的效率,使高中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序地开展,提升合作效率。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分配之前,明确安排本次分组的合作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分组合作的目的,指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工作的完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小组合作制定具体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按照指定的合作计划,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解决计划中的每一项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探讨,自主思考和合作研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分组学习中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3.科学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提高分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组成,才能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经常会变成课堂上只有好学生的“天堂”,然而其他的学生并不能够在学习中真正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作为教学的指导者,根据班里同学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照學习能力和性格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组成成员,穿插分组,改变传统式分组形式,让每一组的水平达到一致,降低因为小组差距导致片面发言的情况,减少因分组层次的不同而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在良性的小组分配中,提升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力,提高分组学习的氛围,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担负起小组合作的任务,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并能够促使学习较差的同学主动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形成小组内相互帮助的氛围,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并且在各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刺激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课堂的教学效率。
  4.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本身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教学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的切入点,不断加强分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好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束语
  分组合作学习是现在高中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分组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高效被教师看在眼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分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并敢于创新改变,切实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属于适合于本班的分组教学模式,明确分组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小组的进程,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陈敏.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6):14-22.
  [2]彭飞霞,阳雯.混合学习如何加深学习深度———兼及教育大数据如何支持学习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2):31-39.
  [3]申仁洪,黄甫全.学习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7):7-14.
  [4]刘清昆.高中数学教材同步性微课的样式与课堂整合[J].教学与管理,2016(16):42-45.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竞争已十分激烈,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为有的竞
【摘 要】初中英语具有词汇量大、知识点更加系统化等特点,为了培养中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应在课堂中积极展开创新教学,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中,促进英语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为切入,谈谈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其中“人”与“本”的真正内涵。似乎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
2003年12月13日上午,我下乡到武安市康二城镇泉上村,村里的养殖户听说我来了,纷纷将我围住,咨询养殖上的技术问题。其中有一位名叫安连昌的养殖户,将我领到他家,向我诉说近一个月来
【摘 要】旅游是随经济与生活水平、观念不断变化的一项活动,旅游地理作为当前高考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高考试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为后期的旅游地理乃至其他部分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旅游地理;高考;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95-02  从2007年海南卷第一次把旅游地理作为选修题纳入高考,在十几年命题中
[摘 要] 本文从品牌資产角度分析了Winstar这家明星公司一夜间失败的原因,通过对品牌资产理论的探讨,为防范我国公司重蹈覆辙,提出了进行品牌资产测量与评估的方法。  [关键词] 品牌资产 资产测量 资产评估
顾客价值已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顾客价值战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必须依从不同的顾客细分和企业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