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层建筑中办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涉及范围最广,高层建筑的建造高度跟结构对供配电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别从最主要的四个部分进行设计:系统负荷计算,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系统。
关键词:办公建筑;供配电系统;负荷;防雷保护
引言
我国规定建筑高度超过十层或24米的建筑物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办公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配电系统,他的原则均是安全、稳定、经济,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现在电气设备都具有智能化。
1.总体方案
办公建筑属于一类建筑,为了办公楼的正常工作,采取双回路进线。配电方法采用的是从两个不同的变电站接入配电柜,然后进行各个部分配电,为了以后维护检修方便,接线方式选择单分母接线。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系统负荷的计算、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设计供配电的原则:安全用电是在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要从设备、建筑、系统方面等方面考虑,提高供电电源和供电质量的可靠性。
2.低压供配电系统的方案选择
负荷种类概述:我国颁布的规范标准中规定,将电力负荷分为三个等级,Ⅰ类负荷、Ⅱ类负荷、Ⅲ类负荷
供电方式:为了使设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高层建筑,一般为了保证重要负荷的用电安全可靠,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电源维持系统供电。
配电箱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箱体的规格、安全等信息,经过筛选探索,电压为380伏、负载电流低于100安的工作环境下PZ30型号的配电箱符合建筑要求,最终确认选择此规格类的配电箱。
导线型号的确定:看重它的可靠性,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是否符合。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时候,满足供电安全可靠跟电能质量的前提下[4]。
办公楼导线的选择
用电设备组计算公式:
保护电器的选择:低压断路器的特点是能带负荷断电路,还能在短路过负荷或者低电压的情况下自动跳闸。
配电方式: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除了要使设计合理、安全,还要考虑在以后维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放射式配电是一种从配电室开始比较好的供电方式,通常适合对大型的集中负荷进行供电。当需要进行单独一层配电间的配电方式选择的时候一般考虑以下方式:
(1)当供电电源采用了树干式分区供电方式,配套的备用电源有两种供电方式可以选择,一种需要采用和供电电源同样的供电方式,第二种需要采用从底层到高层的垂直干线式供电方式。
(2)当供电电源采用了分区树干式供电方式,配套的备用电源通过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进行达到备用目的。
3.照明方案的设计
3.1照明的概述
照明的方式:为了能够使办公建筑具有均匀的水平照度,一律选用均匀布置照明灯具的方式。建筑楼的重要办公地点,用不同的照度来照亮该区域的分区一般照明。
照明的种类:设计照明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1)正常照明:该办公楼内的正常照明就是指满足视觉功能的室内外照明。一到十层的办公环境都应该设置正常照明,并且正常与应急照明之间应该分开使用。
(2)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是用来紧急情况下使用,当正常照明发生故障不能继续工作时,才会启用应急照明。尤其是当建筑内发生特殊情况时候,应急照明能让人快速疏散,撤退到安全区域,因此应急照明是整个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照度计算:计算照度的目的是为了给灯泡容量和数量提供依据,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估算出大致需要的数量。或者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对某一个地点的照度值进行计算[8]。
探索中照度的计算方法选用单位容量法。
W= P/A (4-1)
式中:W——每单位面积的安装功率(W)
P——全部灯泡的功率(W)
A——房间的面积(m2)
4.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防雷系统设计:生活中,常见的防雷措施一般都是直击雷防护,多数是在建筑物表面安装接闪器,然后经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流入大地。雷击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自然灾害,因为累积所带来的破坏面积比较大,影响到了人身安全或引起整片区域的断电跟火灾等事故所以,高层办公建筑必须要设置防雷系统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10]。
接地系统设计:在建筑方面要特别生命安全、维护注重接地系统的配置,因为这一系统对于保护生命安全、维护电子电力器材有重要意义[13]。
接地形式很多种,第一种是TN系统,它又可以分为三小类(TN-C,TN-S,TN-C-S)。第二种是TT系统。第三种是IT系统。
探索结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本建筑运用 TN—S 这一系统,混凝土钢筋是天然的接地体。但是这种钢筋接地不适用于所有的設备,对于防雷、电气和其他接地设施适用于其他的接地设备,至于弱电设施的接地采用共用的方式。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及其设备的完善,降低意外干扰,要把共用接地的电阻控制在1欧姆,建筑物的内部的电位连接保持相等,在实践中我们按照步骤细心谨慎地操作,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4]。
5.结论
本次的设计当中主要介绍了线路电缆的选择、供配电方式、以及照明方式、负荷计算等等,建筑电气涉及颇多,只简要设计了其中一部分。
时代进步迅速,电气技术也要跟得上时代才行。不只要改进技术,还要创新。能够研发新的技术来保障用户安全,让技术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建筑电气的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除了人工技术上的提升,将来还会在全智能的方向上发展。我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建筑方面,未来一定会达到最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许苏跃,陈歆技.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的研究[J].电器能效管理技术,2015(20):44-48.
[2]吴友星.浅谈高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J].福建建材,2016(01).
[3]吴为权.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分析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1):5-6.
关键词:办公建筑;供配电系统;负荷;防雷保护
引言
我国规定建筑高度超过十层或24米的建筑物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办公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配电系统,他的原则均是安全、稳定、经济,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现在电气设备都具有智能化。
1.总体方案
办公建筑属于一类建筑,为了办公楼的正常工作,采取双回路进线。配电方法采用的是从两个不同的变电站接入配电柜,然后进行各个部分配电,为了以后维护检修方便,接线方式选择单分母接线。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系统负荷的计算、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设计供配电的原则:安全用电是在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要从设备、建筑、系统方面等方面考虑,提高供电电源和供电质量的可靠性。
2.低压供配电系统的方案选择
负荷种类概述:我国颁布的规范标准中规定,将电力负荷分为三个等级,Ⅰ类负荷、Ⅱ类负荷、Ⅲ类负荷
供电方式:为了使设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高层建筑,一般为了保证重要负荷的用电安全可靠,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电源维持系统供电。
配电箱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箱体的规格、安全等信息,经过筛选探索,电压为380伏、负载电流低于100安的工作环境下PZ30型号的配电箱符合建筑要求,最终确认选择此规格类的配电箱。
导线型号的确定:看重它的可靠性,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是否符合。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时候,满足供电安全可靠跟电能质量的前提下[4]。
办公楼导线的选择
用电设备组计算公式:
保护电器的选择:低压断路器的特点是能带负荷断电路,还能在短路过负荷或者低电压的情况下自动跳闸。
配电方式: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除了要使设计合理、安全,还要考虑在以后维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放射式配电是一种从配电室开始比较好的供电方式,通常适合对大型的集中负荷进行供电。当需要进行单独一层配电间的配电方式选择的时候一般考虑以下方式:
(1)当供电电源采用了树干式分区供电方式,配套的备用电源有两种供电方式可以选择,一种需要采用和供电电源同样的供电方式,第二种需要采用从底层到高层的垂直干线式供电方式。
(2)当供电电源采用了分区树干式供电方式,配套的备用电源通过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进行达到备用目的。
3.照明方案的设计
3.1照明的概述
照明的方式:为了能够使办公建筑具有均匀的水平照度,一律选用均匀布置照明灯具的方式。建筑楼的重要办公地点,用不同的照度来照亮该区域的分区一般照明。
照明的种类:设计照明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1)正常照明:该办公楼内的正常照明就是指满足视觉功能的室内外照明。一到十层的办公环境都应该设置正常照明,并且正常与应急照明之间应该分开使用。
(2)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是用来紧急情况下使用,当正常照明发生故障不能继续工作时,才会启用应急照明。尤其是当建筑内发生特殊情况时候,应急照明能让人快速疏散,撤退到安全区域,因此应急照明是整个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照度计算:计算照度的目的是为了给灯泡容量和数量提供依据,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估算出大致需要的数量。或者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对某一个地点的照度值进行计算[8]。
探索中照度的计算方法选用单位容量法。
W= P/A (4-1)
式中:W——每单位面积的安装功率(W)
P——全部灯泡的功率(W)
A——房间的面积(m2)
4.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防雷系统设计:生活中,常见的防雷措施一般都是直击雷防护,多数是在建筑物表面安装接闪器,然后经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流入大地。雷击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自然灾害,因为累积所带来的破坏面积比较大,影响到了人身安全或引起整片区域的断电跟火灾等事故所以,高层办公建筑必须要设置防雷系统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10]。
接地系统设计:在建筑方面要特别生命安全、维护注重接地系统的配置,因为这一系统对于保护生命安全、维护电子电力器材有重要意义[13]。
接地形式很多种,第一种是TN系统,它又可以分为三小类(TN-C,TN-S,TN-C-S)。第二种是TT系统。第三种是IT系统。
探索结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本建筑运用 TN—S 这一系统,混凝土钢筋是天然的接地体。但是这种钢筋接地不适用于所有的設备,对于防雷、电气和其他接地设施适用于其他的接地设备,至于弱电设施的接地采用共用的方式。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及其设备的完善,降低意外干扰,要把共用接地的电阻控制在1欧姆,建筑物的内部的电位连接保持相等,在实践中我们按照步骤细心谨慎地操作,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4]。
5.结论
本次的设计当中主要介绍了线路电缆的选择、供配电方式、以及照明方式、负荷计算等等,建筑电气涉及颇多,只简要设计了其中一部分。
时代进步迅速,电气技术也要跟得上时代才行。不只要改进技术,还要创新。能够研发新的技术来保障用户安全,让技术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建筑电气的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除了人工技术上的提升,将来还会在全智能的方向上发展。我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建筑方面,未来一定会达到最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许苏跃,陈歆技.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的研究[J].电器能效管理技术,2015(20):44-48.
[2]吴友星.浅谈高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J].福建建材,2016(01).
[3]吴为权.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分析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