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国产无反相机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产是把双刃剑
  多年来,人们一直期待在摄影界出现一个国产可换镜头相机品牌。但当小蚁推出M1之后,除了褒奖也遭受了极大的非议。抛开小蚁公司本身在宣传方面犯的错误,人们更多是对产品核心硬件均非自主研发生产的不满。但其实就如同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一样,传感器、镜头和处理器的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务实的选择无疑是将它们融合得更好,把精力用在优化体验上,而不是事倍功半地从零创造。
  功能与配置
  在了解了小蚁“制造”相机的难度后,我们再来看看M1的功能与配置就能得到更加客观的结论。小蚁M1很可能是目前你能想到的最佳的国产相机方案。开放的M4/3卡口标准是整套系统的关键,这套标准可以让小蚁省去自造卡口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并让其直接使用现有的M4/3镜头群。同时,M4/3规格的传感器也是很均衡的选择,能实现漂亮的背景虚化,机身镜头也非常小巧。传感器方面则使用了索尼目前在这一画幅下最好的2016万有效像素的CMOS,支持4K视频拍摄。这与其他M4/3相机厂商的旗舰机型相同。
  除了需要看人脸色的硬件,小蚁M1可圈可点之处还在其交互设计方面。触控屏、Wi-Fi连接等功能一样不少。在操控界面上也更像智能手机,因此可以让没有摄影经验的用户快速上手。只不过这块触摸屏的反应速度还有待提高,和竞争对手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喜欢人像拍摄的用户,小蚁还特别定制了大师随行功能,在拍摄人像时液晶屏上可以直接出现模特的摆姿指导,非常直观。
  实拍检验
将小蚁42.5mm F1.8镜头切换至微距模式后拍摄的照片,细节锐利,背景虚化也很强烈。相机:小蚁M1;镜头:小蚁42.5mm F1.8;感光度:ISO-1250;光圈:F3.5;快门:1/100秒。

  我们在一个阴雨天带着小蚁M1进行了一下午的街景拍摄。由于光线并不够强,很多时候自动感光度都会被设定到ISO400以上。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小蚁M1在ISO1600以下都能得到比较不错的细节还原。超过ISO3200后,画面因降噪而导致的细节模糊会比较明显。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比较准确,偶尔会出现连续拍摄的两张照片色彩倾向不统一的情况。比较在意色彩表现力的影友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摄,小蚁M1采用的DNG文件可以直接用Adobe的软件打开。
  除了画质,拍摄过程中的操控体验基本让我们满意。除了开机速度较慢外,对焦速度和快门时滞都可以接受。通过触控屏来选择对焦点尤其方便,在启用触控拍摄后也基本能做到即触即拍。
  在实拍中最大的问题其实来自于微距拍摄时镜头没办法进行手动对焦,这意味着一旦自动对焦无法很好地识别主体,那么你别无选择,只能不停地重复自动对焦的操作。
  在风景拍摄时,套装镜头的等效24mm焦距能带给你极佳的视角,非常适合旅行创作。而在飘着毛毛雨的这个下午,机身上轻微的淋水也没有造成损坏。同时在没有经常回放的前提下,我们一共拍摄了298张照片,只消耗了约四分之一的电力,电池相当耐用。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很多词很有意思,钱少了叫钱,钱多了就叫资本。  古斯基拍的主题都是跟钱有关,钱拍多了,  他的头衔也就变了,“资本摄影家”名副其实。  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组照片:芝加哥的期货交易市场,99美分便利店,Toyota白色的墙面,竹篓与村姑(在中国拍摄),迪拜人工岛,商业大楼与楼底的生意人,浩瀚无边的奶牛场……当我们将这一组图片用一根线像珍珠般串起来的时候,便会惊奇地发现,它不是一串普通的珠子
我是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一名教授,专业是人工智能。正式拍摄风光,是从2009年开始的。和澳大利亚大多数初涉摄影的人一样,我也是从拍摄悉尼的海开始,因为悉尼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和海岸线。  2011年,我参加了一个由澳洲摄影师组织的新西兰摄影团。那次摄影经历让我大大地开阔了眼界和摄影思路。之后,我开始到更多的地方去拍摄。  在拍摄风光的过程中,有两位摄影师兼探索家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澳大利亚的Pe
关于马克·吕布,四十岁以上的中国摄影人几乎耳熟能详,至少大家都曾记得他的几张代表作,例如埃菲尔铁塔上舞蹈一般的油漆工、美国反越战示威游行中少女手持鲜花与军警的对峙等。马克·吕布1965年在北京拍摄的“琉璃厂大街”,以中国古建筑窗口将街景和人物分割成不同的组合,成了他最为我国摄影人熟悉的一张作品。他多年来拍摄中国的影像,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出版译介过程中,曾以画册和杂志等各种型式传播。他的照片逐渐
色彩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偏色是所有摄影人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那么该如何避免偏色,获得理想的色彩?我们将列举一系列装备,帮你在摄影的前期拍摄、后期修片和打印输出阶段,完全掌控色彩。  偏一色而废全片  色彩是照片表现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拍摄时没有使用正确的白平衡,修片时再因为显示器的显色不准而失去正确判断,最后用一台未经校色的打印机输出,结果必将是灾难性的。  本文将从前期拍摄开始,向你介绍一
横平竖直  摄影创作中,横平竖直是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说,不要把水平线或者垂直线拍歪,因为那样会带来不稳定的感觉。如果实在要歪着拍,那么一定要歪得有道理,歪得更有利于表现主题。有些特殊的仰视、俯视视角中,也要至少保证一条水平线或垂直线是正的。在有些照片中,看不出水平线和垂直线,此时要找一个相对的物体做参照物,如《秋收》原图中的农机,就是一个相对的参照物。通过剪裁后,让观者的感觉更加平稳,左侧的烟尘和
多用途云台  C2573F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搭配了S4摇臂云台。初看到这个云台并不陌生,因为之前在百诺C49TBS4多用独脚架上已经感受过它的性能(详见本刊2013年第10期相关文章)。在摇臂云台中,镁合金的S4算相当小巧轻便了,自重只有0.68kg,但承重可达4.5kg,且功能全面设计合理,操作非常顺滑,便于拍摄流畅稳定的视频。云台的快装板锁定系统有单向锁定机构,松开时快装板可以自由进入,但只有按
不得不说,目前手机自动的拍照功能往往在像素和画质上都与专业相机有所差距,但就有这样一些App,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优化和算法,让你的照片超出手机的正常水准。iPhone拍摄Hydra拍摄  更高分辨率  Hydra  一些安卓手机可以利用高速连拍合成出一张超越传感器物理像素数的照片,而在iPhone和iPad上你也可以通过Hydra实现相同的功能。它能将最多50张高速连拍的照片合成为一张噪点更少、动
在风光摄影创作中,大部分时候都是“靠天吃饭”,如果天气、光线、色温不理想,就很难拍到满意的照片,但是掌握一定的后期制作技法后,很多时候可以化平淡为精彩。这幅照片是在夕阳西下时拍摄的一幅照片,画面湖光山色,山尖上几朵白云给山峰增加了灵气,但由于逆光环境,导致画面反差较大,白云与地面的层次不够丰富;画面的色彩对比也缺少艺术感染力。  如果要将这幅作品细节加以强调,变得更具艺术氛围,在后期处理时,应合理
多重曝光是一种为了烘托氛围经常会用到的拍摄技法,用不同焦距分几次曝光来表现一张照片难以表现的内容。我会在拍摄前规划好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带不同焦段的镜头分别拍摄。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单纯多重曝光、变换焦距多重曝光、遮挡法多重曝光和叠加法多重曝光。这一组道德经主题的作品主要采用了遮挡法。  Q:为何想用多重曝光的手法去表现这个题材?  A:多重曝光不会局限于题材,拍这一组作品时,考虑到是中国传统古文
彩色照片很容易转成黑白照片,但要想在拍摄时获得接近完美的效果,并体验复古的操作,就需要一些App的帮助了。  体验老相机操作  Analogue  这个App一定会令你过目难忘,它最大的特色是三种复古拍摄模式,分别对应可移轴的皮腔大画幅胶片相机、腰平取景的中画幅相机和类似徕卡的旁轴相机。透过不同模式,能让你回到胶片年代。特别是皮腔可移轴控制透视和中画幅上下左右颠倒的取景画面,可以说是完美复原这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