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复活”班级图书角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期间,我到了地处上海市区市西初中的一个预备班,学生正处在一个尝试赶潮流的年龄。刚刚进入初中,这些青春少年自主需求高涨,全班同学相互感染,例如个个爱读小说。在学校,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拿出藏在课桌里的小说,课间休息看,吃饭时候看,上课时也偷偷看上几页。同学之间经常相互借书,有的还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交换图书。他们喜欢阅读的书籍五花八门,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也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样的童话名著。当然,最热门的还属卡通、漫画和校园文学,像《火影忍者》、《神奇宝贝》、《名侦探柯南》……在这股读书浪潮中,我们班建立了图书角,规定每个学生捐出几本书。但出乎意料,在这样一个酷爱阅读的班级里,班级的图书角却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图书角负责人也总是无所事事。由于长久无人问津,图书角的书本和书架上已经积满了灰尘,所以学生们都戏称:“图书角死了”。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探明背后的原因,我通过聊天和布置周记的办法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大家不舍得把自己的书放上图书角的原因是,有的学生没征得管理员的同意就随便到书架上拿书,最后谁借走了都不知道;有的学生在嬉戏玩耍时把图书架上的书拿来乱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班级要求的捐书指标,不少学生把自己家里不需要的,准备当废品卖掉的书拿来充数。长此以往,书籍的质量大幅下滑,班级学生普遍表示对图书角的书不感兴趣。如今,书架上虽然还有十几本书,但是几个月了都还照样躺在原地不动。
  图书角“夭折”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图书角缺乏妥善的管理制度,经常发生图书丢失和损坏的情况。这让爱书的学生心里非常难受,这使得图书角乏味,需要分享图书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满足,反而频频遭到伤害;二是图书角缺乏一套评价制度,这让捐出高质量书本的学生无法得到他人的赞许和认可,从而导致书籍的总体水平不断下降。就这样,图书角成了班级里被遗忘的角落。
  探明了图书角“夭折”的原因,我便召集了班干部和几位班级里的“小书虫”,让他们献计献策,讨论如何让图书角“复活”。一开始,他们显然对此缺乏信心,全都低头不语。看他们这样,我一边用激将法鼓励他们接受挑战,一边临场想出一个“图书交流网”的名称来激活他们的思维。果然,这些喜爱网络的学生顿时来了劲,七嘴八舌地说:“其实,我们班的图书角虽然是‘死’了,但是我们相互之间的传阅并没‘死’哦!”“有时,我们看完一本书还会相互交流阅读的体会和感想。”还有一些网络读书积极分子当场出主意:“其实,我们可以把图书角做成像豆瓣网一样有趣。”
  看到学生的热情被激发了,我便让图书小组的管理员们先设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讨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比如,书弄丢了怎么办?怎么鼓励同学们拿出高质量的图书?怎么通过图书交流提升同学们的读书境界?……他们还真行,提出了具有现代网络风格的图书管理设想。我把他们的“图书角复活计划”在班会课上公布,让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讨论和制定规则。就这样,学生们都投入到“复活”图书角的工作中来了。经过几轮反复的推敲,“班级图书交流网”初步建立了起来。新的图书交流网不仅吸取了图书角的经验教训,还结合了班级同学的特点,建立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新规则,让人眼前一亮。
  
  一、设立“点击取阅”制度。和图书角不同,所有图书归书主保管,不带到学校。学生们将自己愿意提供分享的图书登记在交流网书单上,这张书单就是全班的图书库藏。学生想要借阅书单上的图书,可以向管理员登记。由管理员通知书主,书主再将书本带到学校,通过管理员借给需要的学生,办理借书记录手续,同时写下约定的归还日期。这种“点击取阅”法显然是学生们受网络购物的启发所创造的。这让图书的借阅井然有序,再也不会发生图书“不翼而飞”、随意丢弃的现象了。
  
  二、设立“诚信积分”制。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诚信积分。如果做到按时归还、爱护书本,就能得到奖励积分;如果发生损坏、遗失和拖延归还的行为,不仅必须赔偿和修补,而且要扣除一定的积分。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诚信积分的清点,分数最高的几名学生每次可以多借一本图书,诚信积分不合格的学生两个月不许借阅。
  
  三、设立“星级评分”制度。每看完一本书后,借书的学生要对这本书进行评分,得分高的图书会列在书单的最前面。每个月,交流网会评选出一本得分最高的“最热图书”,而它的拥有者则会被评为当月的“读书之星”,并邀请他在班会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感受。同时,交流网还开辟了“三言两语”书评专栏,鼓励大家在上面为自己喜欢的图书撰写书评。这不仅能让其他同学预先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和概括能力。说起来,“星级评分”制度的创意模仿自“豆瓣网”,有明显的网络互动特色。它不仅保证了图书交流网的书籍质量,也让图书交流网成为了同学们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四、建立图书管理员责任制。在图书外借时,交流网的管理员们负责全程监督:图书快到期了,管理员会提醒借书的同学按时归还;还书时,仔细地检查图书是否完好。管理员们还购买了书签发给同学,鼓励大家使用书签,不要折书角。学生们纷纷反映,这样的制度比平时私下交流好得多。因为好朋友之间的图书分享往往没有规定期限,借书容易还书难;如果书弄丢了,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追讨。而图书管理员公事公办,有效地解决了拖欠不还和损坏图书的现象,解除了借书者的后顾之忧。
  有了这一系列新规则,大家的热情立即被调动起来,学生们纷纷上报了自己心爱的藏书和大家分享,交流网图书的册数和种类都远远超过了从前的图书角。课后,学生们围拢在交流网的书单前浏览,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班级图书交流网的建立不仅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而且增强了学生们管理班级、建设班级的主动性,成为年级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此,集体的图书交流网胜过了私下的图书交流活动,读书水平也随之提高。
其他文献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②触③株,折颈④而死,因⑤释⑥其耒(lěi)⑦而守株,冀⑧复⑨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⑩宋国笑。  ——《韩非子》  宋国有个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兔子奔跑中撞到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他急忙跑过去,把兔子捡了回去。他心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兔子,那该多好!于是他放下了农具,天天守候在树桩旁,看有没有兔子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
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这天扛起小树苗,拎起小水桶,加入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你瞧,小马丁正兴致勃勃地跟着爸爸来到山上,准备大干一场呢!  Dad: Martin, let’s plant trees. 马丁,我们来植树吧。  Martin: Great! But how? 太棒了!但是怎么植树呢?  Dad: First, let’s 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