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陶粒填料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2种挂膜方式下挂膜时间、生物膜生长形态特征及对微污染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接种
【机 构】
:
淮南联合大学建工系,安徽理工大学水资源与规划系
【基金项目】
: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陶粒填料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2种挂膜方式下挂膜时间、生物膜生长形态特征及对微污染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挂膜可以加快系统启动,比自然挂膜启动时间减少1周左右,并且生物量较多;系统成功启动进入稳定运行期间,2种挂膜方式下的微生物形态和特征基本相同;系统稳定运行期间,2种挂膜方法启动系统均取得较好的微污染物去除效果,自然挂膜对COD的去除效果稍好于接种挂膜,接种挂膜对NH3-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自然挂膜.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SO42-和Cl-单独作用下Fe0降解TCE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Fe0条件下,随SO42-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提高,且SO42-在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费用低的潜力,已得到广泛关注.为探索流化床对多污染物同时脱除的可行性,提出中温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方案,并在中试规模的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进
为了解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状况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于2010年1-12月,每月1次对上海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引水河道和湖区分别设置6个和5个采样点.通过调查,
通过生产试验考察了生物增效法和生物铁法强化炼油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增效法后生化装置对COD的去除率最多提高了16.7%,而采用生物铁法的生化装置对COD的去除率最多提高了9.8%;生物增效法和生物铁法都能提高炼油废水处理装置的抗冲击性能,且生物增效法在抗水力负荷冲击方面效果更好;生物增效法和生物铁法都能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采用生物增效法的污泥SVI值为70~74 mL/g
针对辽宁省海城市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对全地区化肥产生的源头进行调查分析,计算出各地区面源污染的负荷量,同时采用等标排放量和等标排放指数等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评
针对垃圾渗滤液与城镇污水的直接混合液以及渗滤液经MAP法预处理后与城镇污水的混合液,分别研究其采用CASS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协同处理的最优混合比。试验采用0.50%、1%、1.50%、2%、2.50%、3%、3.50%、4%、4.50%、5%等体积混合比,通过对2种混合液经CASS工艺处理出水的COD、氨氮、TN、TP等的测定,考察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结果表明,2种液体直接混合进行协同处理,其最优体积
[目的]研究乙氧氟草醚、二甲戊乐灵和乙草胺在大蒜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丙酮和水混合溶液提取后,用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炭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结果]乙氧
以临沂市武河湿地为例,分析了人工湿地的设计原理、构成要素及其功能.通过分析武河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本实现了设计要求,在进水水质为V类或劣
建立了用离子印迹壳聚糖/凹土(ⅡGA)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在动态吸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值、流速、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对痕量镉分离富
从农业、工业与能源方面介绍了秸秆的利用技术,阐述了秸秆在环境污染治理与食品、商业领域的应用,并且展望了秸秆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