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会四重奏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山公园区
  塑胶瓶大楼呈现环保生活
  
  位于圆山公园区的新建展馆中,以塑胶瓶回收盖成的“流行馆”最受瞩目,该馆以远东环生方舟为外形构思来源,收集超过150万个回收塑胶瓶重制成为塑胶瓶砖建成,以坚实完全密合的蜂巢组织为结构,中间保持空心。
  流行馆由台湾非常年轻的建筑师黄谦智所设计。台湾资深设计人、东喜设计总监吴东龙表示,东京也有一些大楼用到塑胶瓶概念,但是并没有像流行馆一样整栋都用塑胶瓶;银座的Hermes大楼用玻璃砖做成,但是造价非常高。
  以设计人角度来看,流行馆特点不只在于构造,也在于塑胶瓶和市民生活的关联,吴东龙指出:“也许你每日回收的塑胶瓶就在其中,花博的意义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看完流行馆,可以顺道去参观寰宇庭园区,吴东龙强调,一般人可能没机会走遍世界各国看庭园,在这里可以目睹浓缩各国美学精华的庭园设计。
  紧邻着一片美丽花海和精致花卉区的“名人馆”,展示已故巨星邓丽君生平故事和音乐。走进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筑,邓丽君悦耳歌声即传入耳底,但是触碰墙上却是最时兴的touch screen概念,可以点选巨星的各个时期倩影。
  沿着花卉小道往前走就是“文化馆”,是花博园区中唯一的民间传统艺术美学展馆,展出许多传统花碗盆和果雕艺术,民众可以动手试作果雕和植物染。
  环保是花博的重要主题,利用民众熟悉的儿童育乐中心明日世界3D剧场进行装修的“真相馆”,是花博唯一一座主题式的3D立体剧院,播放由好莱坞知名特效总监Richard Kidd制作的影片“面对台湾的真相”,强烈的视觉震撼不输好莱坞动作巨片,也很适合全家共赏。
  “争艳馆”则可以说是世界花艺的决战星光舞台,花博期间共有7项竞赛、9项主题特展。率先登场的是国际室内花卉竞赛,也顺应时令举办展览,包含圣诞主题的花卉装饰设计竞赛,和农历年节主题的元宵花特展,2011年则有台北国际兰展和MIT台湾花卉展。
  
  新生公园区
  结合科技展现艺术另一面
  
  多层次的植物蔓延在栅架上,美丽的花之隧道可以直接联结美术公园区和新生公园区。穿过花之隧道,可看见布满绿意藤蔓的“梦想馆”,这也是花博展区中唯一的数码互动展馆。
  走进梦想馆大厅,可以看见布满3.4万片的纸叶片以及绚丽灯光,耳边传来150片薄得像纸的喇叭发出的虫鸣鸟叫,仿佛进入一座魔幻森林。而梦想馆中的“裸眼立体显示屏幕”,不需戴上3D眼镜,只要用手轻轻一挥,就可让原本普通的屏幕,立刻浮现逼真的3D立体影像,展现各式缤纷的台湾植物。
  梦想馆旁的一个角落,一个戴着黄色帽子的小男孩静静地看着窗外,很多人一定觉得这雕像相当眼熟,这是几米的绘本《躲进世界的角落》中的小男孩小米。梦想馆除了布置有大型的几米壁画墙面外,梦想剧场每日也将定期播放几米“躲进世界的角落”动画片。这是第一次在台湾举行的几米大型装置艺术展,结合雕像、影片和作品,规模之大不亚于香港时代广场举办的几米装置展。
  “花茶殿”也是必看的重要展馆,除了原有的林安泰古厝,园区内增建新的闽式庭院,入口处有优雅的桂花树矗立,园中种满桃树、杏树等植物。建筑师徐裕健在园中复制大户人家的花园小径和庭廊,各式吉祥图案的亭窗,比如柿子、葫芦和桃子等,显得古色古香。
  
  美术公园区
  开放展演拉近艺术与生活
  
  以蝴蝶展翅纹理构思的舞蝶馆,就像是一体成型的蛋壳,蛋壳虽薄,却可以承受巨大压力,比以往建筑减少50%以上的钢材使用,非常环保。
  舞蝶馆共有1200个座位,作为花博开闭幕式及表演场地的展演场所,在开展期间,每日都有许多文艺表演活动。而外形像是6朵花办交错的“风味馆”,则是花博最大的纪念品旗舰店,于馆内贩售上千种商品,也不定期举办手做DIY活动。
  走进一旁的“台北故事馆”,就像漫步于英式乡村花园一般,搭配都铎式古迹创造出的缤纷世界,是过去无数文艺人士最喜欢消磨时间的去处。现在去看台北故事馆,馆前多了一个小型自然生态池,水波中摇曳着1万多株台湾栽培的花草植栽,包含睡莲、水芙蓉、伞草和铜钱草等,为台北故事馆增添新的风情。
  台北故事馆紧邻的“故事茶坊”,也重新装修,资深副主厨欧锦良利用台湾的花材入菜,特别设计了两种花博特餐,分别是“梅汁桂花鲜蟹盅”和“洛神珍菇鸡腿卷”,吃来鲜甜清香,摆盘上也利用花卉来呈现精致视觉效果。坐在透明落地窗前享用花博套餐,为花博之旅划下完美句点。
  
  大佳河滨公园区
  花卉入菜满足视觉味蕾
  
   大佳河滨公园区中并没有任何展馆,纯粹是花艺展示园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展示花卉景观区除了展示台湾1万多种花卉植物,以分区主题展现台湾植物与花卉特色外,并设计许多体验游戏,教你如何探索花朵特殊气味和外观样貌。此外亲子间互动主题探索区,让小朋友利用游戏的方式加深对于台湾植物的体验,可以实际触摸、观看甚至品尝花卉植物。 除了花卉景观展示,美食将是大佳河滨区域的另一重点,不但有以熏衣草和玫瑰入料理的美丽松饼和点心,飨宴区还将展示所有花卉蔬果的原始模样。
其他文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冠疫苗”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计算语言分析方法对中美主流媒体新华网和《纽约时报》一年来3000多篇“新冠疫苗”的新闻议题进行研究.在议程设置中,双方均涉及全球化、疫苗公共政策、科学成就、疫情基本信息、责任等五大议题,但美方还包含经济及政治选举议题.在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双方在责任和全球化两个方面差异显著,体现出中国负责任的“疫苗大国”形象.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了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的变动刺激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经济知识的迫切需求.在经济知识科普领域,以B站“所长林超”为代表的创作者们通过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开始了经济知识的传播,并取得一定成效.文章通过分析“所长林超”视频的传播策略探究晦涩的经济知识得以被用户理解接受的原因.最后从其传播效果带来的启示中探讨短视频知识传播的弊端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经济知识的普惠提供经验.
编辑是高校出版社的“龙头”,编辑职业发展也事关高校出版社的未来。随着高校出版社的改制,编辑发展面临四重挑战:个人的成长与出版社持续发展的同步;经济收入追求与社会责任坚守的和谐;学术素养的提升与作者有效沟通的期待的统一;分工的专业化与出版物的交叉趋势的协同。这四个关系的处理有利于增强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职业认同,使得编辑真正成为出版社的宝贵资源。
针对目前学术期刊网站被严重假冒的情况,文章以《渔业研究》期刊为例,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对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这些假冒网站的主要特征,以及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学术期刊假冒网站的措施.文章重点从期刊编辑部角度出发,针对论文发表供需不平衡、搜索引擎唯利是图、违法成本低、维权难度大、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提出严厉打击假冒网站、申请百度“官方”认证标志、加入期刊统一投审稿平台等措施,以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和风清正气的学术氛围.
B站自制综艺《说唱新世代》能够在老牌说唱节目爱奇艺的《中国新说唱2020》与综艺强手芒果TV的《说唱听我的》的重压之下突出重围,引发热议,这与视频制作平台自身密切相关——节目制作阶段根据平台核心用户群确立节目定位;节目播出阶段充分考虑观众的观看体验;节目的传播阶段提供完整的UGC传播环境.同时对各视频平台进行分析,并对视频制作平台如何在“品类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出建议.
选取李子柒和丁真作为典型人物符号,从剖析典型人物符号的构建出发,结合粉丝量、播放量和搜索量等相关量化数据,推导出新媒体环境下人物符号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原因、影响以及意义,关注其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得出了人物符号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结论.
为最大化地避免和有效解决农业科技论文中的隐蔽性数据错误。根据农业科技论文的数据特征,对其表格、插图、公式、单位换算、引用参考文献等相关的隐蔽性数据错误(除共性问题之外的)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实例分析。阐明了隐蔽性数据错误的审读过程,有助于编辑快速准确地找出隐蔽性数据错误。建议编辑通过强化数据审查意识、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统计学常识、熟悉使用各类常用软件、加强刊后审读工作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消除文中的错误数据,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科学性。
基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与现有文献资料,结合个人从事出版专业工作的一些体会,提出后疫情时代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所需关注的问题及其管理建议,以期为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提升参培人员总体培训效果、深化继续教育内涵提供一定参考。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博逐步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报道。而在新闻建构理论视域下,微博新闻标题建构起了受众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逐渐形成“三观跟着媒体跑”的阅读习惯,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微博新闻标题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现状,反思目前微博新闻标题中存在的报道失衡、大量雷同等问题,提出确切的发展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5G时代个人对产品开始追求深度的参与和体验,增加对产品的全面了解.而伴随着场景传播的兴起,企业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增加互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场景广告逐渐成为企业连接用户的首选,企业着手于推动从“屏幕”到“场景”的转变,场景传播思维推动企业打造公共关系方式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