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术式山羊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再附着过程中胶原纤维分型及所占比例的变化过程,为下颌角肥大矫治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将16只成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行单
【机 构】
:
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创伤美容科,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外科,济南军区第456医院保健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术式山羊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再附着过程中胶原纤维分型及所占比例的变化过程,为下颌角肥大矫治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将16只成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行单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术,B组行单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咬肌部分切除术,C组行单侧下颌骨外板去除术,D组行单侧下颌骨咬肌剥离术.分别于术后1、2、3、6个月观察各组咬肌再附着过程中胶原纤维分型及所占比例的变化过程.结果 再附着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变化: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Ⅰ、Ⅲ型胶原纤维所占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6个月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A组、B组、C组Ⅰ型胶原纤维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多,Ⅲ型胶原纤维所占百分比逐渐减少.结论 在不同截骨术式下咬肌再附着界面恢复顺序依次为:C组,A组,B组,间接说明术后恢复咀嚼活动及其他口腔活动的快慢,提示B组术后肌骨再附着较慢,临床中应针对下颌角肥大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截骨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对原单核细胞肉瘤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道1例中年男性患者,最初表现皮肤多发结节,发病9个月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对其外周血、骨髓及皮肤肿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危险因素、发生率、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 报道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使用双磷酸盐致颌骨坏死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护理,分析其发病的
目的 分析孕妇不同孕周体重指数(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孕妇及其新生儿100例,观察并记录妊娠期各个月份的BMI和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与身高,用Pearson相关系数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Ingbritt C(血清C型)国际标准株与LuxS基因缺失的变异链球菌突变株之间生物被膜的形成差异.方法:分别将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和LuxS基因突变株接种于含有2%葡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P)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TKP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持续芬太尼
研究了交联剂1,2-聚丁二烯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硫化胶(TPV)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EPDM用量高的TPV中,1,2-聚丁二烯能够提高材料的交联密度;在EPDM用量低的T
油气勘探效益是油田勘探效益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偏重勘探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对勘探过程及效益的研究。根据油气勘探生产活动的特点,建立油气勘探生产活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新生儿慢性肺疾病的新途径.方法 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对早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照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