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健康演化,最大限度发挥集聚效应,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探索它的运动规律,是加快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强有力保证。文章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性科学这三个视角,深入剖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及其演化动力,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演化动力体系,为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健康演化提供可靠动力依据。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外部经济;生命周期;复杂系统
  一、引言
  文化产业集群是在文化产业区域中,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1]。文化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组织形式,这一形成过程和集群结果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间矛盾的反映。通过转化并利用这些矛盾,可以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的烟花动力问题,可以借鉴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国外对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MarkLorenzenandLarsFrederiksen从佛罗里达州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得出区域化的外部性对文化产业集群的作用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创新之上,包括创新人才、知识产权、专业化分工、知识溢出等[2]。Caves则从创意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方面加以研究,研究表明:创意生产网络的发育导致创意群落的成本优势、集体效率和创新优势等构成了集聚形成发展的动力因素,并论述了艺术中心的凝聚力在于集聚,并节约了经销商和顾客的成本,抵消集聚带来的不利影响[3]。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进行了相关研究:邹立清(2008)基于经济学理论对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将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从内部条件即文化资源、文化消费需要及产业联动要求,外部条件即政府推动及融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构建衡量[4]。毛磊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各阶段特征,同时揭示了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各阶段影响其演化进程的不同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对策[5]。侯汉坡、宋延军、徐艳青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构建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作用机理模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6]。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数研究仅从单一理论视角剖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致使其演化动力体系不够健全。从多学科视角剖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更能准确地描述动力体系的不同方面,是完善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体系的基础。因此,文章将融合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性科学这3个视角,深层次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以及演化动力体系,为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提供可靠动力依据。
  二、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文化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强大外部性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分析,可以从外部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和新竞争经济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入手。外部经济理论的提出者马歇尔(Marshall,A.)认为,外部经济导致企业集聚现象的产生,集群目的在于获得规模经济,外部性可以实现效益和成本节约,同时带来技术扩散和创新环境的形成,由此可见,外部经济性既是集群发展的源动力,也是集群所要实现的主要结果。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创立工业区位理论,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要素分为位置与区域要素,其中位置要素主要包括分散和聚集因素,区域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劳动成本,区位优势是集群发展的基础。当一个产业发展成熟时,通过扩散效应会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关联,在利益的驱使下其他相关企业向该集群集聚,使该区域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规模经济使得资源共享从而引发成本降低,吸收更多相关企业参与,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发展过程,文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扩大,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发展空间组织形式,其重要特点就是集聚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集中在特定地域内,产生一定地域空间范围的集聚经济[7],体现在相关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濟效益和成本节约。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与文化产业集群演化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推动力。专业化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各文化企业通过分工协作能够获得更大边际效益,为了减少交易成本等损失,互相关联的文化企业在一定地域集中,文化产业集群慢慢地形成,分工增进了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分工演化,自此产生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生物学视角分析
  将文化产业集群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物系统,符合优胜劣汰、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生命周期性。“生命周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指代生物体的形态或功能在生命演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一连串阶段或改变[8]。
  文化产业集群遵循生物学领域的周期性演化规律,它的演化过程要经历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这四个生命周期阶段。演化动力决定了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速度和方向,而且,各动力因素的影响力在每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将文化产业集群产生阶段的动力要素称为生成动力。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发因素就是生成动力,一般包括政府政策、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等要素。其中,区位要素要考虑生产要素价格、运输成本、文化存量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决定该地区是否适宜某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之后,主要依靠集聚经济带来的外部经济性、溢出效应以及成本节约来吸引大量相关企业入驻,从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影响力,推动其演化进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为保证其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集群网络和完整的价值链。集群内各主体分工协作,并通过竞争合作实现学习创新,尽量避免因集群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波动过大从而导致文化产业集群的解体,实现文化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从集群的生成阶段起,各动力要素就在它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不同动力要素在集群演化的各阶段影响程度和主导性地位不同,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主导动力。找到各阶段的主导动力,对于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进程至关重要。
  四、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的复杂性科学视角分析
  文化产业集群是由多要素、多主体以多种形式联系而成的集合体,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因此,文化业集群演化必然符合复杂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基于文化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将文化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9]。
  文化产业集群的自组织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分工协作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学习创新机制和正反馈机制,文化产业集群各主体通过分工协作、竞争合作和学习创新,发挥正反馈作用将自组织动力机制效果增强,继而充分地发挥集群的集聚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是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和竞争力,同时推动相关企业协作,由此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体系,推动集群整体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主体通过竞争合作,构建起完整的价值链和复杂的系统网络,价值链的完整度和网络的健全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创新与相互学习。文化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竞争合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形成提供了环境,集群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压力使文化产业集群获得了创新的驱动力。以上三种动力机制通过正反馈机制发挥作用,使各种效果不断加强,从而形成一个推动文化产业集群持续演化发展的正反馈系统。
  他组织动力机制是辅助性机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人才集聚等,通过作用于自组织动力机制发挥作用。集群基地、配套设施、交通网络和市场供需环境等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政府颁布的文化产业集群政策与法规,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财政税收等政策,使健全的制度保证、政策支持成为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吸收人才与培养创新型企业是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必须保证其对文化产业集群演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五、多学科融合构建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性科学这三个视角分析得出的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因素是相通的,将其融会贯通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体系。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是由内外动力要素的共同拉动的,并且不同阶段有其独特的关键动力要素,各动力要素又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转化为文化产业集群的显性竞争优势,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方敏,徐静.文化产业集群研究[J].企业导报,2011(10):250-251.
  [2]MarkLorenzen,LarsFrederiksen.Whydocultureindustriescluster?Localization,urbanization,productsandprojects[J].CreativeCities,CulturalClustersandLocalEconomicDevelopment,2008:155-178.
  [3]Caves.創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邹立清.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J].经济论坛,2008(1):27-29.
  [5]毛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演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174-178.
  [6]侯汉坡,宋延军,徐艳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开发研究,2010(5):138-142.
  [7]余丽蓉.文化产业集群的多学科视角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70-73.
  [8]李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决策:过程与机制[J].青海社会科学,2014(2):94-99.
  [9]康保苓.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3(9):120-123.
  [10]方永恒.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全国农家乐超过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2亿人次,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说,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发展,即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既相
为了能够达到人们生活的日常需要,以及热水管网的负荷正逐渐变大,这就对热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热水管网正常运行的有效调节面临着新的研究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提出更为先进的研究,使得供热技术的得到进一步改进。这就需要积极针对热力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做出相应的研究。  热力管网设计的科学化  在设计供热管网在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路线进行,主要是参照城市的市区平面布置图来进行  
期刊
受访者:王晓波,男,1943年生,1963年考入台湾大学哲学系,1971年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因卷入“台大哲学系事件”,1973年2月曾被台湾当局逮捕,1974年6月被台湾大学
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是毛泽东于中西文化碰撞尤为激烈的近代中国,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有以辩证思维反思中西文化的独特品质,以历史主义深耕传统文化的
【摘要】幼师舞蹈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是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创编技法,训练学生幼儿舞蹈的教学组织能力,为今后在幼儿园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以舞蹈教学和对学生素质培养为主题,阐述了要想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必须要通过全方位的舞蹈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和提高她们全面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建立职业工人信息目前,工人参加培训并顺利取证的渠道并不通畅,如果能提供一个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将企业和工人此方面的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共同消化,从而大大降低学习培训费
夏天的气温很适宜细菌大量繁殖,吃了被大量细菌污染之后的食物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在饮食方面应当怎么办?吃什么?怎么吃呢?关于这一
期刊
大数据构建价值矩阵聚焦战略客户是提升营销品质的前提。战略客户是公司的核心资源,不仅需要积极开发,还需要维护、考评、筛选等持续的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