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申斥”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八年,创造社、太阳社提倡革命文学,却都以鲁迅为第一个攻击目标。鲁迅对于他们那些以无产阶级的名义攻击自己的文章非常反感,把它们比作前清的“奉旨申斥”。他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的讲演《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中说:
  从这一阶级走到那一阶级去,自然是能有的事,但最好是意识如何,便一一直说,使大众看去,为仇为友,了了分明。不要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滓,却故意瞒了起来,演戏似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无产阶级!”现在的人们既然神经过敏,听到“俄”字便要气绝,连嘴唇也快要不准红了,对于出版物,这也怕,那也怕;而革命文学家又不肯多绍介别国的理论和作品,单是这样的指着自己的鼻子,临了便会像前清的“奉旨申斥”一样,令人莫名其妙的。
  这“奉旨申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鲁迅接着做了解释:
  对于诸君,“奉旨申斥”大概还须解释几句才会明白罢。这是帝制时代的事。一个官员犯了过失了,便叫他跪在一个什么门外面,皇帝差一个太监来斥骂。这时须得用一点化费,那么,骂几句就完;倘若不用,他便从祖宗一直骂到子孙。这算是皇帝在骂,然而谁能去问皇帝,问他究竟可是要这样地骂呢?(《鲁迅全集》第四卷,139—140页)
  这里,鲁迅对“奉旨申斥”是怎么一回事说得很清楚了,只是他没有举出实例来。偶然在《清稗类钞》第三册“阉寺类”看到《太监奉旨申斥张、唐》一条,正好可以参看:
  京官之被旨申斥者,由太监传旨,跪聆宣旨毕,太监破口辱詈,状至不堪,如纳银四百两,则免。外官由督抚代宣者,无此状。
  光绪间,邮传部初立时,简张百熙为尚书,唐绍仪为侍郎。张谢恩后,即谒唐,备致谦词,唐操粤语答之,张不甚解,有误会。次日,唐答拜,面请奏调各员,并交衔名单一纸,张唯唯。及奏案发表,单中无一人入选,唐大怒。由是两人交恶,具折揭参,俱留中。又互请病假不到部,为御史所劾。两人均着传旨申斥。唐已赠太监银,张不知也。及传张,跪聆宣旨毕,太监顿足大詈:“混账王八旦,滚下去!”张叩首起立,面无人色。次传唐申斥,则无此状。张益恚愤,回宅而病作矣。未几,以忧郁卒。
  戊申(一九零八)十月,叠遭德宗、孝钦后二丧,照例,十九日内,不准各官递封奏。大学堂监督、编修刘廷琛,忽破例递折,传旨申斥。刘不能具四百两,又不能堪此辱骂,意大窘,浼人关说,纳半数。届时,申斥,仅叱“混账下去”,所谓半骂也。刘退而告人曰:“士可杀,不可辱,吾初不知国家有此恶例。”或曰:“以视明代廷杖何如?”刘亦无以答。(中华书局一九九六年版,454—455页)
  这张百熙为尚书,唐绍仪传旨申斥一事,在《光绪朝东华录》里有记载:
  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壬戌(一九零七年一月十三日):谕:方今时局艰难,朝廷宵旰忧劳,日求振作。尔大小臣工应如何破除积习,共矢公忠,乃闻邮传部尚书张百熙、侍郎唐绍仪,到部以来,时有意见;任用人员,亦不免瞻循情面,屡招物议,殊负委任。本应将该尚书侍郎均予罢斥,转得置身事外,姑从宽免。张百熙唐绍仪着传旨严行申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第五册,5612页)
  照这一条上谕的说法,这样给人以极大的人格侮辱的“奉旨申斥”,居然还是“从宽”!难怪人们要痛恨专制政体了。
  张百熙受了这样的侮辱,回去就病了。当然也就不能再到邮传部去上班。光绪三十三年二月甲子(一九零七年三月十六日)的上谕:“以林绍年暂署邮传部尚书。”(《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5638页)不多久张百熙病死,次日,二月己卯(三月三十一日)的上谕:
  邮传部尚书张百熙,公忠清亮,学问闳通。由翰林入直南书房,叠司文柄,洊擢正卿,均能恪尽厥职。办理学务,尤著勋劳。上年调任邮传部尚书,创办伊始,正资擘画,旋因患病赏假,方冀调理就痊,长承倚畀。兹闻溘逝,悼惜殊深。着赏给陀罗经被,派贝勒载洵带领侍卫十员,即日前往奠醊。加恩追赠太子少保衔,赏银二千两治丧,由广储司发给。照尚书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5642页)
  身后的荣典和生前的申斥一样,都是奉了圣旨的,只是死者再也无法谢恩了。
  看了这个实例,我们就明白鲁迅说的“奉旨申斥”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明白鲁迅拿“奉旨申斥”来做比拟,就是表示他不明白:那些革命文学家将“封建余孽”等头衔强加给自己,是不是当真奉了无产阶级的圣旨才前来批判的呢?
其他文献
滴滴顺风车重出江湖,将于11月20日上线试运营。新规则“女性乘客在20时至次日5时无法呼叫顺风车”引发热议,滴滴随即调整为“所有用户的使用时间为5时至20时”。交通运输部等6个部门在11月11日约谈8家网约车平台,强调堵住安全风险。网友热议  ①滴滴关闭顺风车业务时,说的是“无限期整改”。现在懂了,“无限期”等于一年半啊!  ②滴滴还是那个滴滴:舍不得市场。  ③看了下各条限制,感觉还是能很大程度
知道“明月松間照”,你真的见过松间的明月透过层层叠叠的松针,在地上投下倒影吗?  去年,我第一次见识了这般浪漫的景象。在南京,朋友约我上山看萤火虫。骑共享单车上山,沿着公路斜穿到景区里面。由路灯到昏黄的景观灯,终于进了山,最后一点人工光也全部消失。眼睛适应了一会,勉强可以看清树林的轮廓,和地上的黯淡月影。萤火虫并不十分多,若隐若现,时常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出现了幻觉。朋友说山顶上的湖边萤火虫最多;可望
1月21日,韩国江陵火车站很是热闹,数百人在寒风中等着一位大明星的到来。在娱乐业发达的韩国,明星现身引发围观并不新鲜,但这次的主角着实特殊。她就是朝鲜三池渊管弦乐团团长玄松月,是为朝鲜艺术团在平昌冬奥会期间的演出来踩点的。玄松月一行7人是近4年来首度访韩的朝方人士。  受困于核导问题,朝鲜半岛局势已经紧张了有些时日。随着平昌冬奥会临近,朝韩双方似乎找到了缓和局势的突破口。新年伊始,金正恩下令重开板
游轮在伏尔加河上平稳地行驶,前方是一片开阔的河面。沿河两岸是茂密的树林,或是树干斑驳、银白相间的白桦林,或是苍劲挺拔、黑黝黝难探其深的松树林,时而还会有一片片椴树林闪烁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那簇簇叶子上反射出的斑斓的色彩瞬间闯进我的眼帘,有些目眩。在所有这些华丽的、娇艳的甚至辉煌的树梢之上,高耸着金色的、蓝色的、五彩的东正教教堂的葱头形圆顶、直插天际的尖顶。多彩的教堂的旁边,明亮的林间空地上,是各式各
羊年真的不好吗?且让我们先来追溯有关羊的文化吧。  “羊文化”溯源  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自出生起,便知“跪乳”。有“羊初生,知跪乳。”的说法。《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从羊,这表示古代统治者希望人性如羊,便于管理。所以羊字族汉字多有“驯顺”之意。而从中国汉字的字源、语源等文字学的研究中,我们也同样能捕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
为了求证生命的真相,悉达多太子走出王城,开始了寻师访道的心灵之旅。一切从零开始,他每天像普通僧人一样靠乞讨过活,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历经困苦。  经典中记载,古印度流行的宗教思想有6大种,96小种之多。在那些著名城市的附近,聚集生活着很多僧侣,每天思考和讨论世界的起源、生命的由来、生死的流转等问题。在恒河两岸,不同教派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与其他教派展开辩论。悉达多四处游行,广泛了解各家学说,但
冯小青生于万历二十三年,逝于万历四十年,人生不过十七八个春秋,却引来后世诸多议论。文人大多深表同情:“红颜薄命,千古伤心,读至送鸩焚诗处,恨不焚妒妇之骨以饲狗也”——亦是借她浇自己不得志的块垒。但到了民国时候,二十来岁的学者潘光旦,写了一篇长文,认为冯小青死于心理疾病,自恋、多疑,无法安放自己。文章面世,好评如潮。近来却也有人认为他是误读,无法接受他将冯小青描述成一个精神病人……  完全的褒贬也许
齐白石  齐白石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因此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也总乐于帮助贫苦的人们。  白菜是北京的当家菜,家家过冬都得储备。齐白石家中人多,每年都会从农家预定许多白菜。多年来一直给齐白石送白菜的这户农家,家境贫寒,齐白石对他们十分照顾。每年入冬时,一听到“冬储大白菜来了!”齐白石就会热情地出门迎接。到了过年时,齐白石还会画张白菜送给他们。当时齐白石已是鼎鼎有名的大画家,他筆下的一棵
[摘要]学校在全面性教育开展中起核心作用。而性人权和性别平等,是指导学校性教育最为积极有效的理论。在全面性教育课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有助于推动全面性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阐述了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教育实践,旨在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自由平等的天空。  [关键词]性别教育;性别平等;心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61-02  近
《路易十四时代》译序    一七一五年,本书的中心人物路易十四去世。他留下一个经济崩溃、民穷财尽的法国。继位者路易十五无论在智慧、才干和魄力上都大为逊色。旧制度的弊端已充分显露,宫廷生活糜烂不堪,国王不擅治政,大臣们勾心斗角,各自为政。专制统治却变本加厉,密札捕人,严刑拷打,草菅人命之事屡屡发生。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出版物动辄被查禁,大部分政治和哲学著作不是无法出版,就是被焚被抄。  本书就是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