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题一模不一样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某温度时,将3 molA和1.0 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保持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4C(g),达到平衡后,B为0.8 mol。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减少0.4 mol D.均增加0.4 mol
  解析 3A(g) + B(g)←→ 4C(g)
  始  3 mol 1 mol   0
  平 2.4 mol 0.8 mol 0.8 mol
  A, 均减半,压强减小,平衡不移动。
  B,均增倍,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C,均减少0.4 mol,即
     2 mol 0.4 mol 0.4 mol
  相当于4 mol 0.8 mol 0.8 mol
  因4 mol>2.4 mol,所以平衡右移。
  D,均增加0.4 mol,即
     2.8 mol  1.2 mol 1.2 mol
  相当于5.6/3 mol 0.8 mol 0.8 mol
  平衡左移。
  所以应选C。
  例2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平衡时,A、B、C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减小1 mol D.均增加1 mol
   解析  2A(g)+B(g)←→2C(g)
   平衡时 4 mol 2 mol   4 mol
   A,均 减半,平衡不移动。
   B,均加倍,平衡不移动。
   C,均减少 1 mol,即
      3 mol 1mol  3 mol
  相当于 4 mol 4/3 mol 4 mol
  因4/3 mol<2 mol,所以平衡左移。
  D,均增加1 mol,即
      5 mol 3 mol  5 mol
  相当于 4mol1 2/5 mol 4 mol
  因12/5 mol>2 mol,所以平衡右移。
  所以答案为D。
  两道题解题思路一样,都是建立起一个平衡态时的类比参照量,再根据勒沙特列原理进行判断。乍看起来,一模一样,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所不同。
  1.两题的题设条件不同。前者为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且体系容积不变,压强增大或减小对平衡无影响;后者正反应是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体积是可变的,减半或加倍,平衡均不移动。但是均增加一定量或均减少一定量的反应物时,平衡移动方向发生变化。
  2.对平衡移动影响的依据不同。前者是等温恒容时,在平衡的基础上,均减少0.4 mol反应物和生成物,就B、C而言,相当于减半,而A未到一半,所以平衡左移。后者是等温恒压体系,均增加1 mol,A、C等量,而B中只需增加0.5 mol即可与前平衡态一样,所以平衡向右移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针对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输水管线过河渠段,设计了冬季工程施工方案,根据资料分析了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室外月平均气温,确定冬季施工保湿的项目有:储料准备、拌和站、砂石骨
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东方大都市,它的标志物很多。作者对上海现有的城市标志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剖析了标志物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着竽赍城市环境美的角度,提出标志物在进
例1,患儿,男,4岁,15 kg,主因“发热、流涕2 d”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0.9%氯化钠+青霉素280万U,30滴/min,输入10min后,患儿突然出现烦躁、捶胸、面红、大汗、口吐白沫
近几年的高考,不论是单科考试,还是文综考试,历史选择题都占相当的分量和分值。目前历史选择题多以主题组合形式出现,其具体类型如果按照题目结构、命题角度和答题要求来细分,可能有近二十种之多;若以考查能力层次的要求来分,则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大类,即以考查记忆能力为主的题型,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的题型,以考查运用能力为主的题型。下面就以2006年的高考题目为例予以说明。    一、以考查记忆能力为主的题型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昏迷患者急诊急救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昏迷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评估急救方法的救治成功率。结果 96例患者经过检查,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