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悦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里的古典味儿
  文/边 麓
  众所周知,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而古典这种气质,在现代文明昌盛的年代,愈加难见,它考量的是导演的学识、甚至对历史审视的胸怀及眼光。
  几年前曾有媒体和电影网站联合评审团点评史诗电影榜,结果“电影天皇”黑泽明获得殊荣。的确如此,无论是华语票房排行榜排名前三的《画皮2》,还是前些年颇有口碑的非主流电影《我的唐朝兄弟》里,都能在黑泽明电影里找到对应的影子。就连近日上演的《毒战》,上映前例行宣传,导演杜琪峰也念念不忘地再谈黑泽明对自己的种种影响。
  于中国电影而言,或浓或淡的古典味更存在于与戏曲有关的电影里。前阵子风传将复出的王祖贤,曾拍过一部漂亮的《游园惊梦》,这部作品像一卷山水画,不是《天国王朝》那样美国式的传达价值观,也不像《香水》那样文化气息浓烈的欧洲电影,它只是静静地用画面讲着一个故事,穿插着主角平淡的自白式叙述,一切都不说破,只待观者自己来解析。
  当然还有前些日子那部几近还原雨果想象力的《悲惨世界》,把听上去就很苦的题材拍得让喜欢音乐剧的人们看10次也不会腻烦。
  最后还得说说黑泽明,1980年,他在《影子武士》里将莎士比亚《麦克白》里的美学展示于现代观众之前时,古典悲剧的段落早就写好了:代表现代工业的火枪战术,战胜了代表农耕文明的武田家骑兵,无疑是一段古典时代消亡的祭奠。
  游园惊梦
  1930年代的苏州,以超凡脱俗的容貌和绝佳的昆曲造诣红极一时的得月楼歌妓翠花嫁入当地豪门荣府,却遭遇荣家上下的冷落。荣兰是荣家的亲戚,一心想做巾帼英雄报效国家。翠花与荣兰结识后因合演昆曲《牡丹亭》生出情愫,终因越轨之举被荣家驱逐出门,被迫暂借荣兰处所安身。风流倜傥的邢志刚的到来为两个女人的生活带来意外波动……
  悲惨世界
  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的银器潜逃,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开始新生活……
  天国王朝
  12世纪的法国,青年铁匠巴利安无意间知道自己是十字军将领戈弗雷失散多年的私生子。为了寻找救赎,巴利安跟随父亲前往耶路撒冷。巴利安几经征战成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国王赏识,美丽的公主西贝拉也对他芳心暗许,然而随着战役增加,无尽的杀戮和掠夺,巴利安终于领会父亲训言中和平的真义与生命的真爱……
  毒战
  刚刚结束一次危险任务的津海市缉毒大队队长张雷,在医院意外见到因车祸入院治疗的香港人蔡添明,身经百战的张队迅速判定蔡与毒品勾当有关。通过对蔡的审讯得知,有一车来自粤江的冰毒当天抵达津海,即将和当地的贩毒分子哈哈哥交易,而蔡正是双方联络的中间人……
  走出婚姻围城的疗伤絮语
  文/苏 禾
  “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着电视乐,一个人睡觉。感觉寂寞难耐的,定会找个人同住吧。但我并没觉得寂寞难耐。要说难耐的,反倒是想一个人的时候无法一个人。”32岁的山本文绪离了婚,于是有了这本呓语似的被人称为大妈的日记——《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日本近年来很盛行这种小清新式的写作,带点心灵鸡汤似的自我疗伤,抒发着内心的一种小情绪,没有狗血的激情,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痛,一切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从岩井俊二的《情书》《四月物语》,到吉本芭娜娜的《蜜月旅行》《橡果姐妹》,青山千惠的《一个人好天气》《碎片》,再到山本文绪的《然后,我就一个人了》,都延续着这种风格,很好读,在某个地方不经意间就能触动读者的心怀。那种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小美好,会让人平静。
  山本文绪今年50岁了,39岁的时候凭小说《涡虫》获得124届直木奖。她微胖,爱美食和新衣,获直木奖时患上抑郁症,病好了又入院动手术。她的个人经历与她的文有些距离,这和读者想象中的作者形象有些许出入。
  离婚对一个女人的打击很多时候是伤筋动骨、摧枯拉朽的,如何走出这种打击造成的伤痛,每个人的表现各有不同。山本文绪选择了一个人疗伤,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品味孤独,从寂寞中寻找快乐的因子,用一篇篇日记细致描绘心中的波澜,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挺唠叨挺琐碎:吃饭,做家务,下馆子,看话剧,参加聚会,独自旅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处,不过也难掩寂寞的侵蚀。人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山本文绪在离婚后的生活点滴中,会不自觉地与过去来对比,对比之后就安慰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好,更舒服,有一点自欺欺人,却也坦率得可爱,时间总会抹平一切伤痕。走过那段迷惘,山本文绪找到了独自生活的美妙之处,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
  这本书让人看到了在遇到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之后,该如何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生活给予的打击和磨难,特别是对那些被困于婚姻围城中的女性有一种警示和启发。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
  作者:[美]迈克尔·罗斯金
  译者:夏维勇 杨勇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4
  页数:544
  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作者:[美]保拉·麦克莱恩
  译者:郭宝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3
  页数:288
  味道之人民公社
  作者:梁文道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
  页数:240
其他文献
纽约曼哈顿有条“桑树街”(Mulberry Street),从这里往格兰特街走就会抵达“小意大利”区。这个已经非常小,而且仍然在不断地被旁边的唐人街一点点地蚕食掉的社区却因其意大利特色而十分著名。这里的老房子五颜六色,街两旁满是古色古香的意大利餐馆、咖啡馆和商店。它们天天在出售自制的面条、香肠、面包和蛋糕。这几年小意大利区里的意大利人数越来越少,但是那些仍然坚守在这儿的意大利人则继续努力保持着意大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會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的话。近几年来,三公消费的问题一直是舆论聚焦的热点。  数额巨大的三公消费在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在损害着政府的形象。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提到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改变现有的利益格局需要智慧、勇气和韧性。如何处理好三公消费这一难题,将是李克强总理面临的主要考验。  3月24日,由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
在韩国的街上会感受到:很难找出胖人。不光胖人稀缺,反倒是街上更多瘦子,不少行色匆匆的男士,皱纹和白发已经证明着他们已入中年,却依然保持着清瘦身姿,穿起西装的样子格外干练。这归功于韩国特有的饮食习性。韩国人在饮食上有着超强的自律性。每餐的食品,通常能做到少而精,除了泡菜之外,还有各种拌制的新鲜蔬菜、野菜、菌类、豆制品和肉类。在韩国吃饭,不太可能会吃到十分饱,每个人点的一份餐永远都只是解决“饥饿”问题
时代果然变了。老牌演员刘晓庆在外貌上依然扮着嫩,而她的那句“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早已流传了几十年,让不同年代的名女人们反复引用。不过现在这句话的“女”字似乎要改成“男”字了。  好吧,说说性别歧视。中国女性做为男性附庸的历史,确实有数千年之久,其间还有许多残忍而血腥的事例。譬如说众所周知的战国时的“英雄”荆轲,他之所以愿意舍身刺杀秦王,也因策划人燕国太子丹送给了他两条美人手臂——
迈出国门  题上引言的这段看似简单的对话中隐含深意。英国《卫报》注意到,在这次对话中,奥巴马把缅甸称为Myanmar,而不是Burma。Myanmar源于梵文,意为坚强和勇敢。1278年,缅甸被中国元朝政府纳为行省时就用它作为官方称呼。而19世纪中叶,英国人占领缅甸后,强迫当地人使用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Burma作为国名。1989年,缅甸正式向联合国申请使用Myanmar作为国名,并在2008年通过
离婚后徐志摩写信给她:“自由离婚,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人人以为张幼仪不过是徐志摩的弃妇,其实她比他们都尊贵。不是所有的奇女子,都需要靠喧嚣的响动来引得世间的钦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梁实秋称赞她“极有风度”,风流倜傥的才子罗隆基甚至对她一见倾心。她的才貌,也是出众的,只不过不是徐志摩追求的那种灵动浪漫型的女子。谁误了谁,很难说。  一篇文章成就悲欢姻缘  张幼仪,字嘉玢,1900年出
1.日本新干线:世界上第一线高速铁路,于1964年通车。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生意最好的高铁线路,在2007年至2008年间,新干线总计运送1.51亿人次旅客。    2.法国TGV:建于1981年,联通巴黎与里昂。从此,法国开始用高速铁路联通国内线路与欧洲各国。2007年,TGV曾一度创下了欧洲最快高铁的纪录,时速356公里。    3.上海磁悬浮:中国如今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在武广高铁通车之前
美军在冲绳县的普天间机场已经成为日美关系的新障碍。两方大打口水仗,在机场搬迁问题无法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两国政府一致认为,不管搬迁问题能否取得进展,要想继续使用趋于老化的普天间机场,大规模整修在所难免。  在日本国内,如何“撵走”美军,各方尚未达成共识。而美国这边,虽然不想走,可还是按计划让部分驻日美军移师关岛。  小搬迁牵出大政治  普天间基地位于冲绳宜野湾市,占地约4.8平方公里,拥有2700米
曾经代表日本制造业超高水平、日本经济模式的“日本化”,在“失落的二十年”的阴霾笼罩下俨然褪色,另一种思潮“中国化”却悄然兴起。  什么是“中国化”?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年轻的教授舆那霸润在其《中国化的日本》一书中反复诠释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日本在中世、近世以及现在曾三次经受中国化浪潮的袭击,日本人现在所遇到的社会环境、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其实已经早已经历过了。  比如,日本近代企业实行的终身雇佣制,与中
“民以食为天”,这话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宗教是吃,中国吃的传统既长,谈吃的文章也多如牛毛。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这些近现代文坛响当当的文化大家,都有专书谈吃,其中深厚的文化韵味和雅致的生活态度,也成为我最初的美食启蒙。遗憾的是,这几十年来,很少出现这般雅趣谈美食的著述。雅从闲中来,当饥饿成为整个民族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时,谁还会有闲情讲究吃的精致呢?倒是香港和台湾延续了这份传统,冒出不少美食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