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制度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部陆续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作为传统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而英语教师作为高考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教师角色是否能够正确转变及成功定位,决定了高考改革是否能成功。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 教师角色 英语教学
  一、研究综述
  1.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综述。从1978年开始,英语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在1979年到1982年间,英语成绩被分别按10%、30%、50%和70%的比重算入总分,英语在整个高考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83年英语成绩更是按100%的比重确立了重要地位。1999年,“3 X”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并在廣东首先施行。2002年,浙江、江苏、山西、吉林进行了“3 X”的改革,英语首次和数学、语文的分值相同各占150分。2013年,北京市将英语降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2014年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取消文理分科,保持语数外三科分值不变,即英语分值仍为150分。2015年,上海和浙江在“3 X”的基础上率先实行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按考试等级录取,其他省市也从2017年开始陆续实行。
  2.教师角色研究综述。由于教育结构不同于社会结构,与之相比更具有复杂性,教师因此也要具有多样性的角色。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角色概括为:①知识文化的传播者;②教书育人的教育者;③班级活动的组织者;④教育改革的开拓者;⑤心理健康的指导者;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者。
  二、高考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高考英语题型的变化。传统的高考英语全国统一试卷包括:听力理解、单项选择(语法、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改错、写作)。固定的题型导致考试更偏向于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新课程要求下的高考英语试题则更侧重于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模式的变化。
  (1)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随着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推进,打破了“一考定终生”。过程性教学的地位凸显,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习得的过程,以传授知识为载体,更加重视通过多种不同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即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增加这些内容的比重。
  (2)由重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化。高考改革更加强调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开拓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既可以发掘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传统教学中影响教师角色转变的因素
  1.传统教学观念。虽然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这一角色正在转变,但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教师角色在教育过程中已根深蒂固,教育教学观念依然处在“以教师为中心”这一层次上。大多英语教师不能深层次的理解双向传播和启发思维的重要性,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传统教学习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常被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尽管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但教师的教学角色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这种稳定的教学形式,以教师的教和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为主,其教学习惯以深入教师日常教学观念中,其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此外,教师担心高考改革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传统教师观。传统的教师大多为经验型,即以自身实际经验为基础来掌控教学,并不能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性规律,对于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资料阅读了解过少,加之科研意识薄弱。致使教师在参与教育实践时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造成其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使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停滞,学生也不能获得更新的知识并阻碍其发展。
  四、高考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高考英语改革中,除了课程改革这个重点部分之外,外语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外语教学质量=[学生(1
  分) 教材(2分) 教学方法(3分) 社会环境(4分)]×教师。因此,教师作为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变量,在高考改革的要求下,英语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及科学定位成为高考英语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堂高效成功的英语课堂重在教师的组织能力。高考改革更加强调课堂的高产性和灵活性。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职责在于组织活动让学生发现、搜索和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同时,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情境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时刻“心中有课”,更要做到“目中有学生”。要把焦点放在学生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地安排组织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
  2.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来说,选择性功能大于其发展性功能。这种评价方式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进步的可能,反而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而高考改革强调教师在评价时应使用“多元化评价体系”,这就使得高中英语教师在评价时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强调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要尽快适应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才能适应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5):58-64.
  [2]任烨.顺应中高考英语改革要求,重塑英语教学体系[J].吉林教育,2014(01).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模式的不足,探讨渗透微课进行教学。课前学生参与录制微视频,教师精制精备微视频,重视学生参与,重视写作分步方法指导,营造微课环境,让学生在录微——观微——练微——整微——评微——固微等环节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 课堂 微课 模式  一、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模式主要是:“范文学习或材料阅读——学生审题——过程指导——写作
【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本研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要求,以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七年级(5)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次书面表达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研究他们的母语-汉语对于英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作用。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错误,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初中生和英语教师能够对母语负迁移有察觉和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
【摘要】写作技能是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阶段我国的高中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英语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将产生严重的限制性影响。因此当前阶段对此进行积极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性意义的。本文主要对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词块理论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前言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词块
近五年来,威戎中学初中英语质量呈现下滑局势,本人经过长时间的听课、查教案和作业、问学生、跟教师和有关领导交流探讨,现分析如下。  一、现状及原因  1.S值排名:2010年8名;2011年12名;2012年15名;2013年10名;2014年15名(全县30所学校);学校应该是前5名就算正常。  2.教师排名:三个教师2010年62.66.68名(全县82个教师);2011年53.58.69名(全
期刊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阳两虚,瘀血内阻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将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摘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写作中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馈,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及时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初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探索出对学生英语写作最有利的反馈方法。  【关键词】反馈 英语写作 影响分析  近年来对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犯的语法错误及单词拼写错误等给予反馈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