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62岁,因左侧肢体障碍并言语不清来诊。查体:T 37.2℃,P 80次/分,R 20次/分,BP 140/90mmHg。神志尚清,语言不利,心肺未见明显异常,CT显示:右侧内囊及基底节区低密度灶。诊断:脑梗死。入院前5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脉络宁30ml静脉滴注,1次/日,每次输液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第6天输入同样液体,顺利输完1小时20分钟后,患者渐感全身发冷,继而寒战,然后体温升高。大家讨论后认为是输液的延迟反应,即对症处理,晚8点体温恢复正常。
例2:患者,男,58岁,因心前区疼痛来诊。查体:T 37.0℃,P 64次/分,R 16次/分,BP 130/80mmHg,神志清,语利,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冠心病。入院后前3日均输入10%葡萄糖500ml加复方丹参16ml加能量合剂2支加10%氯化钾10ml。第4天输入同样液体,完毕50分钟后,病人诉说不适,继而寒战并逐渐加重,呼吸变粗132次/分(BP 17.5/10kPa),口唇发绀,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肌注,体温升高时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晚9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讨 论
根据资料查证,热源进入人体内后,一般先进入一个短的潜伏期后,体温稍有上升,然后略有下降,接着又很快升高,并出现一个高峰。这是因为细菌热源本身不引起发热,但能使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热源,它作用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引起5-羟色胺升高而导致发热。输液完毕后1~2小时内的延迟反应临床不多见,如果处理及时,可使病人恢复正常。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输液后的延迟反应并不重视,常规输液后不多巡视病房,不考虑病人输液完毕后会不会出现延迟反应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临时输液病人大多不在医院住。很明显,输液延迟反应对重症病人的威胁极大,如果不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病人顺利输液完毕后,也一定要多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临时输液病人,一定交待清楚病人,离院后如果在家有不适感,立即返回医院,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例1:患者,女,62岁,因左侧肢体障碍并言语不清来诊。查体:T 37.2℃,P 80次/分,R 20次/分,BP 140/90mmHg。神志尚清,语言不利,心肺未见明显异常,CT显示:右侧内囊及基底节区低密度灶。诊断:脑梗死。入院前5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脉络宁30ml静脉滴注,1次/日,每次输液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第6天输入同样液体,顺利输完1小时20分钟后,患者渐感全身发冷,继而寒战,然后体温升高。大家讨论后认为是输液的延迟反应,即对症处理,晚8点体温恢复正常。
例2:患者,男,58岁,因心前区疼痛来诊。查体:T 37.0℃,P 64次/分,R 16次/分,BP 130/80mmHg,神志清,语利,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冠心病。入院后前3日均输入10%葡萄糖500ml加复方丹参16ml加能量合剂2支加10%氯化钾10ml。第4天输入同样液体,完毕50分钟后,病人诉说不适,继而寒战并逐渐加重,呼吸变粗132次/分(BP 17.5/10kPa),口唇发绀,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肌注,体温升高时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晚9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讨 论
根据资料查证,热源进入人体内后,一般先进入一个短的潜伏期后,体温稍有上升,然后略有下降,接着又很快升高,并出现一个高峰。这是因为细菌热源本身不引起发热,但能使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热源,它作用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引起5-羟色胺升高而导致发热。输液完毕后1~2小时内的延迟反应临床不多见,如果处理及时,可使病人恢复正常。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输液后的延迟反应并不重视,常规输液后不多巡视病房,不考虑病人输液完毕后会不会出现延迟反应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临时输液病人大多不在医院住。很明显,输液延迟反应对重症病人的威胁极大,如果不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病人顺利输液完毕后,也一定要多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临时输液病人,一定交待清楚病人,离院后如果在家有不适感,立即返回医院,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