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古驿道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岐澳古道是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活化打造的线路之一,游客可深度体验古驿道的建筑、植被、美食、民間美术、非遗文化等

  公元707年,张九龄从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动身,一路沿驿道而行离开零担,进入长安应吏部试。五年后,他被唐玄宗拜为宰相,成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
  在起起伏伏的宦海生涯中,张九龄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开大庾岭,修成梅岭古道。
  被称为“古代京广线”的梅岭古道,是如今南粤古驿道网络的一部分。所谓“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这些交通道路早在秦汉时已获得早期的全面开发,唐宋时业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水陆交通网,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修葺和局部拓展。
  作为文化遗产的南粤古驿道,已经不再发挥过去的交通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古驿道一度出现沿线遗存坍圮荒废、古村落陷入贫困的情况。
  不过,近年来,广东省将南粤古驿道的遗产保护工作与区域发展相融合,为当下中国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路径探索。

古驿道新功能


  南粤古驿道呈网状分布,总长度为陆路六千公里,水路四千公里,保护难度可想而知,更无法利用传统模式进行保护。
  而在南粤古驿道一万公里的路线上,沿途两侧5公里之内分布着广东省60%的贫困村,因而在保护先行的基础上,解决贫困和区域发展问题成为核心目标之一。
  为了在如此大规模的空间和大规模的村镇展开保护工作,保护策略集合了住建、文化、旅游、农业、体育、工商等方面的联动,比如通过体育赛事塑造文化品牌。
  目前,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就已经具有了一定影响力。这一赛事采取将全民健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旅游文化发展结合的思路,基本覆盖了南粤各地,尤其在粤东西北的贫困山区、古驿道古村落,至今已举办近30站赛事。
  年轻的奔跑者沿着古道,挥洒汗水;当地村庄的孩子们沿着古道,玩转轮滑;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老人穿黑袍,小孩举长旗,男人抬家禽,举行祭祖的游行活动,为活动加油助威……曾经干枯的南粤古驿道被输入新功能,古村落也因此而复活、再生。
  南粤第一峰铁人三项、穿越丹霞、古驿道骑行赛、古水道划船赛等,也在南粤古驿道沿线开展,而实际上,在古驿道沿线举办体育赛事,只是广东省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点”。
  自2016年起,广东省开展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包括挖掘修复古驿道,串联沿线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自然景观等资源节点,并与户外体育、乡村旅游相关联,以期促进粤东西北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并确定了“两年试点、五年成行、十年成网”的目标。
  将乡村振兴和南粤古驿道遗产保护融合起来后,古驿道沿线农业景观、特色农产品、集市活动、民宿民居更多了一种历史积淀,让古村落的文化旅游有了特色品牌。
  通过两年的工作,南粤古驿道已梳理出包括古道、绿道、步道、风景道及水道在内的文化线路路径载体,建立起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并聚集起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8条各具特色的古驿道示范段初具规模,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的成效,引起了遗产保护研究者的关注。
  三年的实施时间很短,但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已经显现,南粤古驿道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得到了众多资源的关注,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唤醒社区历史记忆


  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中,每一站古村落的村民都会从赛事中受益,最显见的就是自家生产的土特产品很快就会卖光,老屋也得到了修缮,这让村民对南粤古驿道有了更强的认同感。
  通过大量品牌活动。唤醒公众及社区对共同历史的记忆,调动起广泛参与热情,实现遗产的社会价值,南粤古驿道在广东省内形成一股强劲的“古驿道热”“历史文化热”,真正使遗产“活”了起来。
  量大、面广、级别不高,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文化线路型遗产尤其如此。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散落在区域中的遗产、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一大考验。
  实际上,在遗产保护领域,研究者们一直在倡导调动社区力量,让遗产地居民有关乎遗产的乡愁。
  岭南地处南疆。长久以来与中央王朝存在较大的离心力,中央王朝也视岭南为蛮荒之地,但随着南粤古驿道的形成和发展,岭南最终被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内。
  南粤古驿道是岭南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诞生、形成、发展的直接动因,因此沿线的民风民俗资源丰富,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
  早在古驿道普查阶段,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鼓励收集整理沿线村庄历史上的村规民约、姓氏族谱、民风民俗等,策划多样古驿道文化展示,留住村落文明印记,这在广东民间掀起了一股“驿道文化热”。
  可以说,这将遗产的普查和社会公众哺育结合了起来。例如,相关部门通过组织“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广泛收集侨批、立卡建档,活动引起海内外粤籍华侨的热烈反响。
  针对青少年,相关部门将依托古驿道的“艺道游学”活动打造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南粤文化和促进乡村发展的品牌活动;针对村民,通过发挥“三师”志愿者委员会的作用,促进沿线村庄传统文化复兴及社会经济发展……
  对类似于长城、大运河这样的大型线性遗产而言。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模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依靠文物工作者和民间爱好者。要真正与当地民众发生关联,保护不是被动的、少数人的、强制性的。

做好规划,统筹联动


  目前,广东省规划梳理出的“主线 支线 发展节点”古驿道线路系统由14条古驿道主线、56条古驿道支线构成,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长度约11230公里,其中,陆路线路长约6900公里。水路古驿道线路长约4330公里。
  做好顶层设计是保护大型文化遗产的关键。经过调研考察。广东省印发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全线保护规划基础上,还推出了通俗易懂的修复保护导则。这些技术指导性文件细致入微,除了《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外,还有针对文化线路汽车露营地建设、示范段建设标准、标识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细则。
2016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惠州博罗站)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旭日古村举行

  2017年,广东省完成300多公里古驿道8處示范段的整修试点工作,并在2018年启动11条重点线路共740多公里的修复工作。与此同时,村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不少地方都有了文化广场与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一个事实是,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加之很多遗存周边可达性差、地区经济较为贫困,而其保护利用工作又涉及文物、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协调统筹难度大。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有效保护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整合了多部门、多层级,建立起了责权明晰、统分结合的保护管理机制。
  在这套保护管理机制下,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统筹协调,并指导和监督全省l与驿道文化线路工作;文化文物、体育、农业、旅游、国土、交通、环保、水利等各个部门,在遗产保护利用中各司其职,积极调动资源。
  与此同时,地方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中也被赋予较大主动权,从而调动起了地方的积极性:在普查申报及重点项目申请中,均以地方为主体,由地方主动申报、申请。项目资金经过审核后下拨地方,由地方负责组织具体工作。
  对于南粤古驿道重点段落及重点项目,广东省有专门的督导组。并成立了南粤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指导委员会发挥专业智囊的作用。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专家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广东省政府倡导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下乡活动,调动各界力量,在中小学推广古驿道游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电子地图、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的推出,使遗产价值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
其他文献
伊朗小伙子西纳·卡拉米没有想到,2020年伊始他会以“为医务人员冲咖啡”的方式,在异国他乡参与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张战斗。  西纳是一名专业咖啡师,2019年夏天进入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光谷店工作。咖啡店紧挨着人气很旺的光谷步行街,距离东湖生态风景区也仅数里之遥。平常日子里,他喜欢晚上出门逛街或去东湖看夜景,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市民的友善令他感到愉悦。  在武汉陷入困难的时刻,他选择留在这
2019年3月10日,上海新地标愚园公共市集,菜场里暗藏知名美术馆  “哎哟,那阿来兜兜啦?”  “喏,带孙女过来买两则青团。”  “妹妹长噶高啦!几年级啦?好看嘞!”  在上海诸多“网红菜场”之一——普陀区真如高陵市集,两位上海老阿姨边挑菜边闲聊,这家比比,那家逛逛,很是惬意。  高陵市集前身是高陵农贸市场,2019年3月开始改造,2020年3月再次开放。改造后的高陵市集视觉效果上呈现浓浓的“老
乒乓球和羽毛球是中国最普及的运动,但近年来以健康为旗帜的跑步似有后来居上之势。据统计,2018年中国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1581场,参赛人次达583万。  以跑步锻炼的人群中,很少有人付昂贵的费用请教练或参加专门的培训,多是依靠免费获得的健身信息作为指南,因而存在不少误区。跑步不用多,量到刚刚好  人们跑步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是为了健身,有人是为了参赛赢奖牌,还有些人跑步是为了出去透透气,但
2019年10月31日,设置在上海进博会新闻中心餐厅外的大白兔奶糖特色商品展销点(方喆/ 摄)  岁末年初是消费旺季,也是商家冲刺销量的好时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国货老品牌不甘仅停留在消费者记忆中。  大白兔奶糖、雅霜润肤膏、回力运动鞋……这些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老品牌“脑洞大开”。它们勇于创新,打造更时尚、更年轻的品牌形象,赢得越来越多海内外消费者喜爱。跨界:60岁大白兔活力四射  在上海时
今年 “两会时间”有些特殊,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会议召开时间推迟、会期压缩、部分环节形式调整,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也是“40年来最短”。但人们有理由相信,许多年后,中国历史一定会浓墨重彩地书写2020年这个特殊的全国两会,不仅因为发生在这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更因为这次两会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所体现出的主动化危为机、谋划发展
比利时建筑大师文森特·卡勒伯为中国云南昆明量身设计了一幅生态之城的图景  电影《流浪地球》已上映一年。这部由刘慈欣同名作品改编的科幻电影,催生了中国科幻热的又一波高潮。  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轮科幻热不再局限于圈内,它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有关科幻产业化的讨论也方兴未艾。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对科幻产生兴趣。北京的2019中国科幻大会、成都的国际科幻大会、重庆的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嘉年华、南京
杭州市湖滨步行街创意灯光秀  一面是天下无双的西湖,一面是繁华兴盛的杭城。作为最具杭州韵味的步行街,湖滨步行街犹如杭州的客厅,几乎是国内外游客的必访之地。  一条街,不仅折射出一座城的风貌,它通向何方,也是其自身和城市未来的一个缩影。  2019年5月初,杭州市湖滨步行街周边的多个街巷开始封路施工,这里将改造提升、打造“零售创新的标杆”。它将沿着杭州城的发展脉络,实现又一次升华。再造“新看点”  
借力智能制造,广博实现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舒跃平/摄)  “1月份销售增长了三四成,到了2月份销售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广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林晓帆直言疫情“影响太大了”,不过到了3月,公司销售逐步恢复,其中的秘诀就是“细分”。  在广博集团的文具陈列室里,笔者看到了三类不同风格的产品。第一类是传统的办公风;第二类是各种学生文具,很多被添加了各种流行元素;第三类是各色笔记本,它们有一个时尚的名字
2019年3月22日,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南阳遗址发掘现场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是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  《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指出,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对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雄安历史文脉何在,又将如何传承延续?考古队
近日,许多城市公布了春节期间将为市民和游客推出的“文化大餐”,期望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春节,同时品味城市里浓浓的特色文化。  春节的年味,源于万家团圆与普天同庆,亦源于悠久的文化传承。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人们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繁荣的同时,内心深处的那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冰糖葫芦与茶叶蛋、台阶与小巷、繁花与江鸥——亦无法忘怀。城市居民的这份情怀,在节庆期间常常油然而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