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滑膜移行区域)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韧带重建手术
【机 构】
: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滑膜移行区域)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韧带重建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患者868例,男609例,女259例;年龄15~55岁,平均25.2岁.根据手术记录以及术中关节镜探查,筛选其中存在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损伤的病例,计算其发生率.按照性别、年龄段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分组,分析Ramp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868例膝关节确诊为前十字韧带损伤并接受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中,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损伤的患者为144例,男113例,女31例;平均年龄24.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9.3个月.Ramp损伤的发生率为16.59%(144/868),伤后6周、3、6、12、24个月Ramp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2.66%、13.51%、13.17%、14.49%、15.92%;男性发生率为18.56%(113/609),女性为11.97% (31/2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下的患者Ramp损伤发生率为21.59%( 114/528),30岁以上者为8.82%(30/3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损伤是前十字韧带断裂的常见合并损伤,其发生率为16.59%;伤后2年内,Ramp损伤的发生率随受伤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男性及30岁以下患者Ramp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DRGs数据中输血相关资料分析,以期建立有公信力的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加强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管理.方法 采用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用EXCEL数据库对DRGs项目组输
目的 介绍带蒂岛状包皮瓣在隐匿阴茎矫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1994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应用带蒂岛状包皮瓣阴茎成形术矫治的完全型隐匿阴茎患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应激因素后,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重要器官系统急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973年Tilney和1975年Bauce分别提出“序贯性器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转染供肾对异种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PcDNA3.1质粒为载体,通过脂质体2000将CTLA4Ig基因和CD
目的 分析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1例LN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肾活检组与未肾活检组;病理分型包括A组(Ⅰ+Ⅱ型),B组(Ⅲ+Ⅳ型),C组(V型)3组;诱导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PCN)在梗阻性肾功能不全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9例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CN引流肾积水(脓),经造瘘管造影了解梗阻原因及部位,病
目的 探讨异丙酚重复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7d健康SD大鼠42只,体重12~16 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
目的 量化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特征,探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在弱视诊断及客观、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
目的 对一例46XY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CYP17A1致病基因分析,并探讨新的突变对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 对患者及其父母的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将
目的 评估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发病3h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