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蚕农成“股东”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7日,烈日炎炎。荣昌县仁义镇瑶山村四组蚕农李长柏捧起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笑着说:“今年2亩半桑园交给公司打理后,我一点都没为养蚕的事操过心。这多亏镇上搞了‘反租倒包’,公司既包技术又包销路,我是既当股东又当蚕农,啥子风险都没有,就等着收钱喽。”
  “反租倒包”是咋回事?“说简单点,就是公司先将农户的桑园租过来,再把所租桑园倒包给农户养蚕,蚕子、肥料、蚕茧由公司统分统销,蚕农就好比是股东。”仁义镇党委书记唐鹏程说,“这一租一包,一反一倒,大大降低了蚕农养蚕的风险,公司也获得了稳定的蚕茧原料。”
  “反租倒包”的背后,有着一段痛苦的历史。
  仁义镇土质疏松,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栽桑养蚕。数十年来,养蚕是多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1998年,由于受国际蚕丝市场行情影响,蚕茧价格跌到20年来的最低价,质量最好的茧子也就每公斤6元,稍微差的每公斤仅卖一二元。那一年夏天,300余农户挑着茧子聚集在政府大院,要求政府给“说法”:“茧子卖不脱,怎么办?”“政府喊养蚕,亏了就该政府贴……”几千公斤白花花的茧子,倒在政府大院的空坝上,见者无不痛心。还有一些村民把已孵化的茧子堆到了镇政府院坝里,政府办公楼内,到处都是飞蛾。
  价格的暴跌伤透了蚕农的心,村民们最直接的行动就是砍桑树。“到1999年,全镇原有的8000亩桑树,已剩下不到一半。”副镇长甘德权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年,随着蚕丝行情的回升,村民们才又种起了桑树,到2003年底,全镇桑树面积达到1.2万亩。
  2004年,唐鹏程调任仁义镇党委书记。上任之初,他一头扎在田间地头,在他的指导下,许多蚕农放弃了普桑,改种“嘉陵20号”良种桑。那年桑树长势好,蚕茧的市场行情也不错,可令蚕农们不解的是,增产了却没有增收。
  这是为什么?爱琢磨的唐鹏程,从分析产供销环节入手,找到了原因:当行情上涨时,收购公司从农民手中平价收购蚕茧,然后再高价卖给加工企业;当行情下滑时,收购公司又乘机压低价格。作为“婆家”的加工企业想收茧收不到,作为“娘家”的农民想卖茧给加工企业,却不能卖;而作为“媒人”的蚕茧收购公司,不担风险却两头赚钱。这不是富了“媒人”,穷了“婆家”和“娘家”吗?难怪农民不高兴。
  弄清症结后,唐鹏程突发奇想:与其让“媒人”赚钱,何不让“婆家”和“娘家”直接“谈婚论嫁”,形成利益共同体呢?
  唐鹏程把自己写的一篇调查报告,送给上级领导。他的这一想法,得到县领导的大力支持。
  于是,引进“婆家”成为当务之急。可仁义镇是一个农业镇,如何才能将大企业引进来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鹏程遇到了重庆川投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投资人,他诚恳地谈出了自己的设想。他的大胆设想,引起了川投公司的极大兴趣,公司老总亲自到仁义镇考察,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签署合作意向。
  引来了“婆家”,那就得退掉“媒人”——蚕茧收购公司。按照有关部门规定,蚕农只能将蚕茧卖给收购公司,而不能直接卖给蚕茧加工企业。为了这事,唐鹏程四处奔走,寻求县里支持。最后,在荣昌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县里出台文件,规定凡是在农村建有1000亩以上基地的企业,可以拥有蚕茧收购权。文件一出,合作双方大喜,正式签订长达10年的合同。
  合同虽然签了,但农民却不买账。原来,经过市场的几起几落,农民都被搞怕了。怎么才能让农民心里悬起的石头落地?镇政府和川投公司经过长达5个月的调研和多方协调,想出了一个“反租倒包”的办法。
  起初,蚕农们不懂什么叫“反租倒包”,还以为又是政府变着花样“耍”农民。为了作好宣传工作,唐鹏程走村串户,每到一处,他都要给群众算一笔细账:“你家有1亩桑园,可每年获得租金225元;1亩桑园每年最低可养蚕4张,可产鲜茧160公斤,按目前公司收购价每公斤18元计算,可收入2880元……”为打消农民的顾虑,镇政府和川投公司还签订补充合同,由公司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并制定了高于成本的最低保护价。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瑶山村村主任郭义钟原本就是养蚕大户,他第一个跟川投公司签了合同,把3亩多地全租给了公司,平时还给公司打零工。他自己算了一笔账:“以前自己养蚕,累人不说,收益也不大,还要背到四五里外的公司去卖;现在多好,我的地租给公司后,光租金收入就近千元,加上我平时还给公司打工,年纯收入在五六千元以上,比自己干强多了。”
  在郭义钟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当起了股东。“现在心里就像是吃了定心丸,再也不担心亏本了。”五里村三组村民罗成芳高兴地说。
  在瑶山村一处桑园,笔者看到川投公司驻仁义镇的技术经理王平正在指挥村民搭建一座标准蚕台。他说:“为了给群众带个头,我自己包了几亩地,给群众作个示范。”据了解,公司普遍采用纸板方格簇来育蚕,而村民以前普遍用蔑席来育蚕,仅此一项改进,一张蚕可多卖100多元。王经理说,有一个村民组长,开始不愿和公司签合同。后来,他亲自到公司的小蚕养育室看后,嘴里直说:“嗯,是比我们做得巴适些。”他主动找到公司,想把自己的蚕子送到养育室培育。
  蚕农成为“股东”,仁义镇的蚕茧产业实现了破茧化蝶的突破。目前,仁义镇有1600多户、2000多亩桑园入了股,有300多名长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赶回家养蚕,他们正等待着丰收季节的到来。
其他文献
2006年3月30日,在北碚区天府镇举行的党员直选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大会上,水土镇大地村党委书记刘存琼创造了一个奇迹:从农民身份的村干部直接晋级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天府镇党委副书记。  从农民到镇党委副书记,刘存琼起跳的撑杆,就是北碚区在党内民主中推行的民主选人用人制度。    刘存琼报名参选村党委书记,不是因为这个职务,而是因为选举方式新鲜    2003年11月,刘存琼迎来政治生命的第一个拐点。
北京市建立的一套拥有32项指标、专门针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体系,在干部考核中发挥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区县领导班子进行定量考核的北京市区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行政效果”和“区县功能定位差异”等5个方面,共设置了32项指标,综合评价各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行政效能。其中,“经济发展”由GDP及增数、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重庆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重庆人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的态度;同时,重庆人文精神又与重庆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人文的概括,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的显示。我认为可以用“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
一位农村妇女,20年来,护送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到广东打工,其中有的人已经成长为资产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老板……她被誉为“重庆民间劳务第一人”。     一位其貌不扬的农村妇女,20年前,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做起了劳务经纪人。20年来,经她亲自护送到广东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超过2万人,其中有的人已经成长为资产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老板,而她却依然在乡间乐此不疲地干着她的老本行。“我就图个信任,图个心安理
让我们重新给大地画上格子,让一些指手画脚的身影和茫然游离的目光,都适应并享受新的规则。  ——题记    带着镣铐的舞者    滚滚长江从江津市西部的白沙镇穿过,其势壮阔,其情畅达。  站在长江岸边,做了多年党委书记的夏昭禄的心情却没有那么通泰。作为江津市的一个大镇,面对19人的镇领导班子和镇机关149名干部,要生存,还要发展,夏昭禄止不住“甩脑壳”。  首先难在人的问题。机关这么多人员,农税取消
今年4月8日,重庆某高校学生李某盗窃同学价值1000余元的手机5月24日,他又趁一同学外出之机,将其笔记本电脑盗走然而仅过了十几分钟,由于害怕和后悔,李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最近,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  近年来,像李某这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大区,辖区内除驻有重庆大学等大专院校外
陈宏刚“从村子到铺子”的创业故事说明,只要各级党委、政府扑下身子,真心服务,急创业者所急,想创业者所想,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完全可以吸引投资者挑剔的目光的。这个生动案例说明,营造创业环境,尤其是营造创业软环境,确实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重庆目前的创业环境究竟如何?据零点调查公司的最新调查表明:2006年重庆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首次突破70分,达到了70.12分。而在这之前的得分分别是:2003年
2020年,以短视频、音频、直播为基础的社交模式被全球疫情进一步催熟,居民社交方式转至线上,“宅”效應显著,中国娱乐社交类互联网企业在国外迎来发展机遇,用户、企业营收、净利润都呈现上涨趋势,“中国制造”进一步弥补了全球线上娱乐社交市场的空缺。
李相华是巫溪县委组织部一名普通干部,但50岁的她过着和一般人不同的生活。母亲早逝,她帮助4个弟弟妹妹成家立业(其中2个弟妹患有肌肉萎缩症),而她自己也已和癌症抗争了15年。因为爱,她带着弟弟妹妹一起选择从容,笑对命运。    母亲去世,她把年幼的妹妹带回自己的家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刚从农村选拔到国家干部队伍中的李相华,每月只有31.5元的收入。而每每领工资那天,孝顺的她一定会为还在农村的
今年5月17日清晨,不到7点,白市驿镇清河村驻村民警周才健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一个村民说:“周警官,我在前面店里买的自发粉有问题,你去管一下嘛!”  自从去年大年三十这天成为我市第一个驻村警务室的驻村民警以来,周才健不知多少次在睡梦中被这样的敲门声惊醒:两口子吵架请警官评理,张家的狗咬了李家的小孩却不愿意赔偿,房屋拆迁纠纷……周才健俨然成了村里的半个调解员,但他高兴地说:“防患于未然,消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