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积铢累寸 用时妙笔生花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上初中那会儿,我的作文经常被作为全年级的范文进行传阅,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当然,那个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忍不住跑来问我:那么高分的作文,你到底是怎么写的?作文质量的高低,涉及到题目、立意、素材、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鲜亮的题目、别出心裁的立意、丰富有趣的素材都会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清新脱俗。但是,这些方面的提高显示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即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
  一、课堂内外
  语文的学习贯穿课堂内外。首先,要充分抓住课堂上的时间,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有意识地归纳文章大意和划分段落层次。初中时期,每进行一篇新课文之前老师都要求划分层次。这一点对于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再者,善于运用拓展思维,展开联想,搜集素材。比如,学习完古诗《木兰诗》之后,可以主动搜集古今中外女英雄的故事来阅读,学习完泰戈尔的《金色花》后,可以摘录泰戈尔的名言,这样不仅对于诗人有更加立体的认识,而且积累了作文素材。再比如,在学习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之后,可以主动地去阅读他的其它作品,如《小王子》,想象自己如果也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星球之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样不仅更深入地学习了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知识积累,锻炼了想象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关于阅读
  要想成为一名语文素养高的学生,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后循序渐进,知道如何进行有层次的阅读。有层次的阅读就是指能够区分出杂志、参考书与名著的区别,有重点地进行分类阅读,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文学熏染。我始终坚持“开卷有益”。
  不管面对何种读物,阅读方法很重要。对于一般的杂志,我们可以在休闲阅读的同时,摘抄一些精美的句子或段落,而像参考书一类的则可以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摘录一些读者认为有价值的引用等,这些记录将来都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比如,在学习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可以仿照课文中雪地捕鸟的过程写作,写妈蚁搬家、燕子筑巢等的动作过程。这样的模仿在日后的写作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但对于一本好书来说,则要有步骤地进行阅读。一本好书至少要读二到三遍:第一遍泛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同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学习其中巧妙的铺垫与伏笔的写法。第三遍细读,抽时间写一些心得体会,比如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探讨,或者对书中某些表达方式的体会等等。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一本好书带给你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的同学平日里很少读书,到寒暑假便开始填鸭式的阅读,与此相比,细水长流式的读书习惯更为重要。读书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整个阅读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语感和感知力。我读初中的时候,非常重视作文书的阅读,但是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不能满足相对来说较大的需求量,靠自己买确实难以维持,因此我想了一个办法:从教室最前排的第一个同学开始,每天或每隔两天借一本作文书,晚上回家作为消遣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语感也随之提升,久而久之写作文就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从来不惧怕写作文,反而对作文课情有独钟。正是这种细水长流式的坚持与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我至今受益无穷。
  三、关于写作
  引用,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作文法宝。我初中时期的每一篇作文几乎都会引用阅读时记下来的东西,也就是充分运用阅读成果。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前面提到阅读时做的读书笔记,我都会静下来读、记、背,以便于能够比较准确地引用;再就是养成记日记、写随笔的习惯,将每天的所见所想用笔记录下来,保持写作手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鱼儿向往天空,它渴望那种晨风抚在身上的柔和。鸟儿向往溪水,它渴望那种溪水缓缓从干燥的羽毛间淌过的清凉。鱼儿奋力跃出水面,舞动着鳍,努力寻找着它日有所思的感觉。鸟儿憋了一口气,敛起翅膀扎进水中,努力寻找着它夜有所梦的感觉。鱼儿的呼吸越来越缓,鸟儿的翅膀越来越沉重……  指导老师 鄭文富  猪豆豆点评:向往的地方,不一定能抵达,努力过便好。鱼儿有一瞬间属于天空,鸟儿也感受到了水,足够了。
让人印象深刻的声音,可能来自大自然,可能是动听的音乐,也可能是老师、父母的叮咛。而有一种声音让我深深地铭记,它使我自信,给予我力量,它就是——掌声。  我是一个很害羞的女生,平时比较内向,上课回答问题声音都很小,好像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在我的身上似的。可我“运气比较好”,有好几次都被老师叫到台前演讲。每次当我上台演讲时,同学们都会给我热烈的鼓掌。记得有一次我上台演讲,当我走上讲台时,我突然感觉到紧张,
大门一点点的消失了。一个洞穴状的金库出现在他们面前,里面满是堆积如山的金银、精致的酒杯、银质的盔甲、奇形怪状的兽皮标本——有的长着长长的脊骨,另外一些连着下垂的翅膀—— 一堆镶着宝石的瓶子、甚至还有一具仍然戴着王冠的骷髅。  他们根本没什么时间仔细查看这个金库,因为随着他们身后的一声闷响,那扇门关上了,他们被关在了洞里,陷入了一片黑暗。  “荧光闪烁!”  哈利点亮了自己的魔杖,借着光他四下打量着
都说外貌折射人的内在,我看不然,因为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反例——白净的脸,卷曲的棕色头发,像极了瓷娃娃。但是,当她开怀大笑时,形象就发生了180°大转变:只见她伏在课桌上,一手捧腹,一手拍打桌面,发出一声声嘹亮的笑声。那笑聲好似轰鸣的雷声,“轰”得周围的人面色惊惶,而她毫不自知。  猪豆豆点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的同桌,笑声好大音量。
时间:2015年9月25日 ~ 11月28日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红专厂E7/E9馆(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  本次展览邀请了冯梦波、刘波、刘铮和鲁小本以及泰斯参展。在两个空间里,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呼应地展出他们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于摄影的独特思考。  摄影家刘铮带来的作品是——摄影系列《新风景》。这次他将镜头对准了“景观”。所谓的“景观”其实是北京近郊山区风景,作品沉静而注重细节,与摄影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商晓娜的《两个人的梦想秀》,觉得这本书非常非常好看!  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是书中的主人公——双胞胎兄弟马一左和马一右。整个故事也是围绕他们两人展开的:马一左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连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则与梦想有关的启事。马一左看得很激动,他找来信纸和钢笔,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他的梦想是做一名主持人。他把信寄出去了,可一直没有回信,马一左沮丧极了。为了帮助马一左实现
我家有一位三年级学子在乡间学校就读,我越来越景仰学校的那位教师。她不仅包揽了一、二、三年级的所有课程,还设法悄没声地有效履行多种职责,监管他们的健康、他们的衣着、他们的习惯、他们的母亲,还管他们打雪仗。她从事这项奥吉亚斯式①的艰辛事业二十余载。宽容又精明。她为孩子们在教室取暖的炉子上煮饭,无论是冷却他们的狂热,还是加热他们的冷汤。她都胜任愉快。她设计他们的校服,清理他们的烂摊子,分享他们的信任。我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12岁随父学医。他不仅博览群书,还善于学习他人所长。遇到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拜之为师。叶天士很快成为当地的名医。  叶天士有一个习惯:每次病人痊愈后,他都会把之前开的药方烧掉。对此,他的儿子叶龙章很不解,他觉得保留药方既是对高明医术的记录,也方便后人查阅参考。于是,叶龙章便悄悄地把这些药方保留了下来。  一次,一名对叶天士佩服不已的外地行医者离开时,很想要一些叶天士
曙色苍茫。  处处都寂静无声,只听得浓雾笼罩、睡意朦胧的树木上,有不少露珠点点滴滴落下来的声音。  黑沉沉的大地沉浸在寂靜与幽暗里,上面的天空开始朦胧地透出亮光,看上去像是一块拧过的、潮湿的淡蓝画布。  所有地势低下的牧场上,都白茫茫地蒙着雾霭,仿佛牛奶桶里泛起的泡沫一般。  暂时还看不见的村落里,公鸡在啼鸣,此起彼落,互相呼应。  残星闭上疲倦欲睡的眼睛,退隐消失了。  如今东方燃起了一团红光,
时间: 2017年7月4日~11月30日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楼9号厅  瓷器由土与火相合而生,每件瓷器的誕生都要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工序。据清代著名督窑官唐英编排的《陶冶图说》记载,清代官窑瓷器的制作工序有二十道。每一道都要仔细对待,如果稍有不慎,都会影响烧造结果。清代官窑瓷器的制作传承自明代,我们从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几十吨明代官窑瓷器残片可以看出,明代御窑厂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