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久:申报吉尼斯的中国媒人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从十几岁起就给人做媒。他比红娘更具备专业素质。
  当月下老,38年奔波劳碌,他乐此不疲。
  任何一家大型的婚姻介绍所拥有的资料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本文的主人公郭立久的拿手好戏是“当红娘”,而且是大名鼎鼎,是津门民间婚介圈儿里著名人物。从1969年7月至2007年5月底,郭立久义务撮合8770余对单身男女相亲,有500余对有情人喜结良缘,有700余对单身男女正处于热恋中,等待领取结婚证。
  有好事者向上海吉尼斯纪录总部打听,郭立久的事迹能否申报立项,表示愿意为他的事迹搜集证据并做担保。
  
  14岁求爸爸给老师提亲
  
  今年61岁的郭立久,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还是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现任天津市烹饪协会会长。做月下老完全出于热心与热诚,当然,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从少年时代起,他便尝试着为他人成就好事,为他日后成为响当当的“金牌媒人”奠定了基础。
  谁也想不到,郭立久从14岁那年,就朦朦胧胧地拉开了撮亲的序幕。1960年,郭立久在冀中某县城中学读初二。这段期间,远离父母的郭立久,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了班主任李翠琴老师如同母亲一般慈爱的呵护。
  郭立久禁不住想着怎么报答老师呢?最好送给她一个礼物。忽然,他的小脑袋里转出个念头来,对了,李老师还没有男朋友,要是能送给李老师一个男朋友,那该有多好?恰恰这时候,在北京教育局工作的父亲,被派往密云《水库报》做编辑。郭立久立马给爸爸写了封信,央求他无论如何也要为好心的班主任李老师找个好男朋友。郭立久的父亲接到儿子的信哭笑不得,这分明是一个14岁的孩子出于感恩所做出的可笑之举。但他还是在回信中答应了儿子。
  没过多久,父亲果真为李翠琴老师物色了一个企业报的记者。高兴得郭立久像什么似的。然而,很可惜,青年记者和李老师见面后没能碰出火花来。郭立久怀抱着的那个大大的希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破灭了。
  
  零的突破,成全校园情人
  
  少年时那个埋在心底的成人之美的愿望,到了郭立久的青年时代终于梦想成真。郭立久23岁时的一次校园撮合,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1969年7月,郭立久即将告别大学生活,毕业前夕,同学们的心情特别复杂。郭立久见一位平时阳光灿烂的女同学一下子变得忧郁起来,就关心地问道:“是不是遇到了麻烦事?我能帮忙吗”这位女生犹豫了一下,深知郭立久率直仗义的为人,透露出了自己暗恋一位男生却难以表白。23岁的郭立久见此情景心潮澎湃:“你放心,我会尽一切力量去帮你搭这个桥。”郭立久像个爱情侦探一样,进行了一番明察暗访,发现那个男生也同样喜欢这位女生,只是没有找好切入点,也在一筹莫展中煎熬着。双方都有意思!这是个最理想的结果,简直太妙了。郭立久抑制不住成功的喜悦:“我这个媒人当得太顺利了,两堆渴望燃烧的干柴,只差有个人出面点把火,就全都OK了。”这对校园有情人终成眷属。
  
  口碑相传 为两代人做月老
  
  1981年冬,做了天津肉联厂副厂长的郭立久,撮成了一门干脆漂亮的亲事。曾当过5年海军的武根利,是个年轻有为的好青年,25岁就当上了天津肉联厂团委书记。小伙子一米八的身材,透着一股英武潇洒的军人气质,可惜一直没能觅到心仪的恋人,个人问题似乎在微妙地影响着小伙子的工作激情。郭立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力争让小武早日填上爱情的空白。
  几番冥思苦想,后勤科那个叫路玉荣的姑娘进入了视线。郭立久凭个人的直觉,自信这就是最佳人选。郭立久牵起了红绳。这厢,他先把小武向小路隆重推荐。路姑娘听了,登时脸颊绯红,羞涩地说:“在厂里听人们评论根利的人品好、性格好、工作好、身体好、人长得好……”那厢,他又把小路给小武详细介绍。小伙子也中意:“玉荣个头一米七,跟我的个头相配,性格又好,我不找她,还找什么样的呢。”郭立久两边一掂量,成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毕竟是终身大事,郭立久给了他们10天时间慎重考虑,然后在本厂礼堂门口面谈。那天,正好下雪,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在雪花的飘舞中萌生。两个有情人只谈了几分钟,就搞定了人生大事。1982年6月8日,经过半年恋爱的小武和小路幸福地结合了。郭立久品尝着他们的喜糖,感到特别甜蜜。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大胖小子。夫妻俩带着感恩之心,给郭立久送来了第二次喜糖。
  如今24年过去,当年的大胖小子已大学毕业在一家银行工作,也到了搞对象的年龄。已是天津肉联厂副厂长的武根利,又和妻子找到了郭立久,在昔日的月老面前道出了心声:“我们的姻缘是您给牵的,儿子的婚事也全托给您了。我们两代人的婚姻,都请您操心了。”郭立久满口答应:“好啊,我一定再吃一次你们的喜糖。”
  一“撮”再“撮”,功夫不负有心人
  但凡天下之事,有顺就有不顺。郭立久漫漫38年的撮亲之路,也不全是令人痛快淋漓的高速路。但不管什么样的路,他都不能绕过。
  天津一家企业29岁的小王患有唇腭裂,天津大胡同女孩小李小时候左眼被扎,留下残疾。为了促成这对单身男女能够结合在一起,老郭煞费苦心地为他们一“撮”再“撮”,有时周日组织他们相约,有时周五的晚上创造条件让他们相见,细心地“撮”,反复地“撮”,仍旧毫无进展。郭立久心里起急,决定破釜沉舟,走一招险棋!他把小李的手放在小王的嘴唇上,又把小王的手放在小李的左眼上,让他们触摸着对方的天大遗憾,耐心地劝导小李包容小王的唇腭裂,智慧地鼓励小王包容小李左眼的残疾。正是在俩人彼此的缺陷被强化、被放大之际,奇迹出现了,女孩小李的眼泪顺着受伤的眼眶无声地流了下来。青年小王也哽咽了,他的手在颤抖。慢慢地,两个人彼此抓住了对方的手,相握在了一起!看着面前的情景,郭立久笑了,在他的撮合下,小王不嫌弃小李,小李也不小看小王,他们在包容理解中彼此相爱,在热恋中朝着婚姻的殿堂进发。
  
  理论奠基,做媒是学问
  
  什么才是合适的?郭立久认为,求偶者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次要明白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与自己为伴更合适。有些人,只想找一个好对象,眼光挺高,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对自身没有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价,这样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有一个大学毕业的男青年,他的父母着急地求到“红爷”,老郭先后给他介绍29个女士,仍然没戏。男青年不是嫌女方人长得不美、穿戴土,就是嫌职业不好,家住得偏僻,遇到这种只顾彼不顾己的求偶者,郭立久总是一遍遍地给这些年轻人做思想工作,劝女说男莫在爱情十字路口上徘徊不定,要遵从“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科学婚恋理念,这样,才能争取早日搭上爱情直通车。
  郭立久把做媒当成一门学问,说它是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项学科综合的结果。凭借多年做媒经历,老郭积淀出了两部婚恋启示录:《红娘学初探》和《相亲不成功的101个细节》,书中所涉内容全部来自生活,绝对是专业水准,借鉴价值极强。
  郭立久绵延38年义务撮亲的善举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去年春节,他的7部联系电话几乎被打爆,接到415个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祝福电话,墨尔本、伦敦和东京也传来的短信祝福,收到国内的拜年信息110条,有106人登门拜年。逢年过节是郭立久最高兴的时刻,接受感激接受祝福接受朝拜的愉悦让他周身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那种滋味,只有深刻领会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才能理解。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