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交通事故认定的建议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划分事故责任大小、民事赔偿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本文试从司法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不同理解出发,剖析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交通事故;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乃至交通肇事犯罪已成为我国一种常见、多发、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交警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划分事故责任大小、民事赔偿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的不同理解,影响到案件的办理。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概述
  原《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公安部1993年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10号令),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划分当事人事故责任大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第5期公布的罗伦富不服泸州市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具体行政行为,属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003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被修改为“交通事故认定书”。
  现在司法实践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存在争议,主要有“具体行政行为说”和“证据说”两种。
  1.具体行政行为说
  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在对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作出的能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基于这一主张,既然交通事故认定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交通事故的认定不服,就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以实现法律救济。
  2.证据说
  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之一,因此交通事故认定书只能是证据的性质,不可能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具可诉性。
  笔者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虽然是交警部门依职权实施的确认当事人事故责任的行为,但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已被交通事故认定书所取代。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已被《道路交通安全法》改变为证据的一种,虽然二者相比较仅少了“责任”二字,但带来的却是性质的重大变化。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工办复〔2005〕1号《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意见》中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使用。因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牵连的民事赔偿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基于目前的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属具体行政行为。
  二、交通事故认定的证据形式
  根椐我国诉讼法中关于证据形式的规定,证据形式有:①书证;②物证;③勘验、检查、现场笔录;④视听资料;⑤鉴定结论(新刑诉法改为鉴定意见,统一表述为鉴定结论);⑥证人证言、⑦当事人陈述(民事、行政诉讼);⑧被害人陈述(刑事诉讼特有);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刑事诉讼特有)。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之一,并未规定其具体属于哪种证据形式,故又产生了一些分歧,主要存在“勘验笔录说”和“鉴定结论说”两种。
  1.勘验笔录说
  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主要是交警部门基于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的方位、长度等在交通事故现场的反映所做出的推定。基于这一主张,根据勘验笔录这一证据形式的特点,它只是对事故现场的客观反映,除非有证据证明现场勘验笔录没有客观、真实的反映,可以重新组织勘验外,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不存在相应的救济措施。
  2.鉴定结论说
  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的特定人员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运用专门知识对交通事故作出的责任的判断。基于这一主张,根据鉴定结论这一证据形式的特点,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则他们可以依照诉讼法的规定申请重新鉴定(认定)或者补充鉴定(认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属鉴定结论。因为事故认定必须基于對事故原因、责任大小的分析和推定,存在人为主观判断,不符合勘验笔录只能对事故现场做出的客观反映这一特性,而且作出事故认定还必须作一些痕迹、车辆性能等方面的技术检验、鉴定,因此不属勘验笔录。
  三、完善交通事故认定的建议
  1.交警部门及交警的鉴定(认定)资格
  交通事故认定书属鉴定结论,那么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交警就是鉴定人。根据规定,鉴定机构和鑒定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公告,才能取得相应的鉴定资格,如未取得鉴定资格,其作出鉴定(认定)结论将不会被采信。但公安部《公安机关鉴定人(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并未将交通事故认定纳入公安机关检验鉴定项目,这就造成了交警无法被登记并成为司法鉴定人。笔者建议公安部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早修订司法鉴定登记管理办法,将交警交通事故认定增加为公安机关检验鉴定项目,将其纳入司法鉴定依法管理的轨道。另外还应根据需要适当逐步提高交通事故认定人的资格条件。
  2.侦查人员作出认定交通事故认定
  司法实践中,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交警(鉴定人)同时是该交通事故的调查人员,如案件符合刑事追诉标准,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交警(鉴定人)还是侦查人员,这显然是与刑事诉讼法中的侦查人员不得担任鉴定人的回避规定相违背的。因此,笔者建议在现行体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可在交警部门成立专门交通事故认定科,或者在现在的交管科成立专门的事故认定组专门负责交通事故认定工作,调查、侦查人员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移交给交通事故认定科(组)进行事故认定,实现侦查人员与鉴定人分离。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地区后脱适应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对参加高原(海拔3700 m以上)军事任务116 d后返回平原的61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上高
自行补充侦查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但由于现行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公诉部门案多人少、员额检察官自行侦查能力较低等原因,导致司法实践中使用率偏低。审查起诉阶段员额
笔迹鉴定意见的质证包含对笔迹鉴定意见合法性的形式质证和笔迹鉴定意见内容可靠性的实质质证两个方面。专家辅助人对笔迹鉴定意见实质质证有重要的作用。
马桶,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用具,但稍不注意,则可能成为发病之源,故在使用中倍加重视.
摘要:在当代社会之间,除了网络,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接触依然还是发生犯罪案件的重要缘由。其中故意伤害类案件在刑事案件中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办理此类案件中的困难对应对策略。  关键词:故意伤害;取证;刑事案件  故意伤害类案件在刑事案件中一直占有較大的比例,笔者所在单位,在2014-2016年,共办理故意伤害案件222件301人,占我院案件受理总数的7.2%,其中受理未成年人案件12件14人,占故意伤
有的眼病常为女性特有,这与女性月经生理密切相关:月经生理之所以能影响到眼,多由于雌激素代谢障碍,引起机体下丘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眼部血管扩张,或影响眼部的感觉神经、视神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流毒(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或机体不能对胰岛素发生足够的反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体内血糖增高以及高血糖所带来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实务中的适用几乎沦为了兜底罪名,为明确本罪的构成要件,指导司法实践,本文着重在信息法益的基础上阐述本罪的一般行为对象和特殊行为对象,以达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