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诱思——探索研究——分析释疑——整理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jbj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重在学生的探究。运用典型问题,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参与研究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要强调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感知、记忆、思维、兴趣、动机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中和反应;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89
  一、教学程序
  探究式教学程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序列设计的。在教学中,通常是以下列结构进行的:
  根据知识的重点和内在联系,按照上述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实验探索及现象分析,激发学生议论和研究,培养良好的思维和探索能力。当学生从研究中得出科学结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最后经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运用所得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达到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1. 设疑诱思——提出问题
  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动机的维持。太简单学生会忽视,太难又难以探索,易产生挫败感。因而适宜的问题情景,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设置障碍梯度,让学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例如在学习中和反应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对两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设问:(1)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胃舒平可以治疗胃病?(2)为什么在农业生产上,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这就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研究——实验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应马上让学生做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并不断提出问题,阶梯式地引导学生思考。如学生做完实验后可提出:(1)是什么物质使酚酞变红色?(2)加入盐酸后溶液变无色,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3. 分析释疑——启发引导
  经过实验研究后,学生有了初步的结论,但此时学生的好奇心理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只是得到一个表面的结论,并没有从本质上来理解。此时应引导学生来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学习的主题,学生从争论、探索中得出本质结论,再经过教师的点化,整理归纳后,建立起知识体系。一般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汇报、集体评价、教师总结的方法进行分析的。事实证明,分组讨论能使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认识到酸具有氢离子,碱具有氢氧根离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在集体评价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得出错误结论的学生要进行纠正和鼓励,对好的结论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更有兴趣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4. 整理发展——知识迁移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体系时,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新知识、消化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时间,使学生能从书本中走出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在学生了解了中和反应的实质后。笔者让学生思考实验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整理知识后,知道了胃舒平有碱性,能中和胃酸;熟石灰有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这样就使知识得到了拓展,做到举一反三、加深印象,从而达到知识的巩固、系统化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
  1. 提问得当,刺激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要太简单,如果学生不假思索便可回答的问题,只能取得表观上的“反应热烈”而不能取得实际“诱思”的效果。但所提的问题也不能过难,否则学生望而却步,就会导致“诱而不思”。
  2. 爱护学生创新的自尊心,“忌”批评学生提出的设想
  课堂上的参与和活动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它为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创设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敢于创新、不盲从、不唯书,只唯实。要禁止批评或嘲笑别人提出的设想,保护学生创新的自尊和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3. 要及时给予学生创新成功提供帮助,“忌”给学生太多次失败的体验
  虽然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如果太多的失败,学生就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心理,失去参与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水平,问题要从低起点至高要求发展,中间要不断设立台阶,使学生逐步过渡,问题的难度不要跳跃太大,否则学生无法承受。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的情况,通过提醒、暗示,甚至眼神、动作等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能得到成功感,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激情。
  4. 要给予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不要太快地下结论
  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法时,是需要时间去吸收、消化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经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不要把结论强加给学生,否则,学生只是记住了一堆结论,并没有真正去思考、理解,结果造成似乎理解,听得明白教师所讲的内容,却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做不到举一反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要为了赶进度、赶课时而忽略学生思维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的技能,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能自觉地、自发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总之,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94中学 510300)
其他文献
校服是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学生们穿上校服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规范自己。学生穿校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其实不论是学习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的集体遭到指责,所以都会努力的完善自己。从这一点来看校服对学生的生活
云霭低沉,远空广阔。重重交叠的乌云像是被一笔浓墨浸渍,又被时而吹来的微风揉乱、弄散。明月躲在城市和天空的交界处,只留下一圈淡淡的光影。群星茫然地徘徊在天际,如同迷途中惊恐不定的孩童,找不到回家的路。  雨已经停了。  公交车随着迟缓刹车声的响起而停下,车顶的照明灯扑进伸展出水泥路面的绿枝丫里,哗啦落下一地积雨。水滴沾湿了站台的栏杆和长木椅,氤氲了跳动着字幕的玻璃站牌,牌里隐约倒映着暮色中的城市模样
那年夏天,校园里一片葱葱郁郁,嘈杂的蝉鸣蛙叫中混杂着听不清的扩音器的广播声。我坐在教室的左边角落里,偷偷地看着右边的你,心想着:如果能去你的家乡看看,让你陪我一同去草原看月亮,那该有多好。  对,自从知道你是内蒙古人,我就对草原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我想去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天地,想住在传统的圆形帐篷里载歌载舞,想听着隐隐约约的驼铃声策马狂奔,肆意、潇洒、自在,无拘无束,想必那里真的很美。  当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带着两个孩子去吃早餐。那是一家路边小店,我们之前从未来过,如果不是因为昨晚在这附近度假,恐怕我们一辈子都不会有这种机会。  落座后,我才发现整个早餐店只有一位服务员,也许是其他服务员都请假了,或者有什么事情吧。周日早晨的早餐店,往往是最繁忙的,顾客几乎坐满了整个餐厅,还不断有人陆续进来。店里唯一的一位服务员不得不服务餐厅里的所有客人,不过,虽然她忙得一刻空闲都没有,却没有流露出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解决学生词多难记、容易遗忘的问题,教师就要讲究词汇教学策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听写能力才能相应地提高。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和途径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没有词汇,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它不仅以主题的沉刻性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而且在结构上也独具特色。  这首《春江花月夜》主题的深刻性表现在全诗以有限的篇幅展示了一组生命和爱情的双重悲剧。诗一开始即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组动态的、充满生机的画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渡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轮
摘要:面对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对待“错误”的情感准备,也就是要在思想上端正认识,以一种积极健康而富有建设性的姿态介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二是对待“错误”的行动准备,也就是要具备洞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即从三个角度阐释了在端正认识的基础上如何正确面对学生错误的行动策略,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自尊;自
摘要:高考,它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名词;高考,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高考,它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高考,它使家长、学生和老师为之而努力奋斗与拼搏。  关键词:知识结构;质量分析;评估;总结方法;心理辅导在高考前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为了每一个学生梦想和前途,我们该做点什么呢?在这个时候,大多数教师都是讲评各种模拟试卷,并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讲几个专题等,但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有效提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巧法”点亮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光,让其积极愉快高效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根据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论述:教学民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启发学习兴趣;设疑激趣,创设积极探索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创造,创设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设计新颖习题,树立信心创设能力形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