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将HUVECs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LPS组;LPS+MAT低、中、高剂量处理组。LPS组用100 ng/ml的LPS刺激12 h建立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模型,LPS+MAT低、中、高剂量处理组分别以不同浓度MAT(0.5、1.0、1.5 mmol/L)预处理HUVECs 24 h,然后加入LPS(100 ng/ml)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2 h。CCK-8法检测HUVECs的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mRNA水平,酶标仪检测单核巨噬细胞(THP-1)与HUVECs的黏附强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ICAM-1、VCAM-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DCFH-DA探针联合酶标仪检测细胞内反应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结果

MAT浓度≥2.0 mmol/L时表现出细胞毒性作用,可浓度依赖性降低HUVECs的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IL-1β、IL-6、MCP-1、TNF-α、ICAM-1和VCAM-1的mRNA水平增加,THP-1细胞与HUVECs的黏附率升高,ICAM-1、VCAM-1和P65的蛋白表达增加,ROS、MDA含量升高,GSH-Px和CAT活性降低。MAT预处理后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性反应,降低黏附因子表达,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

结论

MAT对LPS诱导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细胞在二维和三维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差异,体外构建三维胶质瘤模型体系。方法以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及U251-GFP作为模型细胞,于制备的三维胶原复合支架内培养,以二维贴壁培养的肿瘤细胞为对照,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采用细胞活性与周期测定比较不同培养模型的细胞增殖和周期差异;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三维细胞培养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细胞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RL-1730,实验分4组:对照组、H2O2组、H2O2+KN93组和H2O2+KN92组,测定各组ROS水平、细胞活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评价内皮细胞功能;RT-PCR测定notch-1、NF-κB、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West
目的探讨膈肌内型叶外型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及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8例膈肌内型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28例患者平均年龄(4±0.9)月,临床表现不特异,CT表现为膈肌内实性及囊实性肿块影,25例(89.3%)可见体循环动脉相连的异常血供。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肺组织结构紊乱,间质可见厚壁畸形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EV71病毒2B基因对EV71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EV71病毒2B基因的siRNA,PCR验证干扰效果,筛选最优siRNA浓度;易感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转染后接种EV71病毒,通过普通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存活率测定、培养上清病毒滴度测定验证2B基因siRNA对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糖链抗原125(CA-125)、CA-19-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自然妊娠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2例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初诊的、合并不孕且接受过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经过治疗后,37例患者受孕(受孕组),25例患者未受孕(未孕组),比较两组患者CA-125、CA-19-9和NLR的水平和
期刊
目的探讨孕期胆碱添加对子痫前期孕鼠模型的炎症抑制作用。方法大鼠妊娠第14天,通过极低剂量内毒素(LPS,l.0 μg/kg)大鼠尾静脉缓慢泵入建立子痫前期孕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非孕鼠组(NP),正常孕鼠组(P),正常孕鼠添加胆碱饮食组(P+C),子痫前期组(LPS),子痫前期添加胆碱饮食组(LPS+C),每组6只。监测各组大鼠动脉收缩压,24 h尿蛋白,肝肾功能,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选取90只雄性3月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两组大鼠通过弗氏完全佐剂加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法建立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后,对照组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实验组灌胃给予白芍总苷(10 ml-1·kg-1·d-1,6次/周),分光光度法检测3组炎性因子、白介素-4胞亚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