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农林产业是兼顾生态环境修复、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共赢的生态治理衍生产业,将生态系统服务与混农林实践相结合既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主要前沿之一,也是推进石漠化治理向生态产业振兴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融合阶段转变的具体路径.研究系统回顾了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与特征,揭示了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喀斯特地区产业振兴的内在关系,从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认知、评估与决策三个层面探讨了喀斯特地区产业振兴的方向,强调未来喀斯特地区应围绕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级联机理、供需关系、权衡协同及影响因素等层面为混农林产业振兴提供决策支撑,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喀斯特地区以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其他文献
研究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现状,分析公共资源交易的业务特点,探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的体系模型,并给出了针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机制、信息安全建设和绩效评估方法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指标分配本质上是省际、府际、县市发展权的博弈,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进“增减挂钩”“增存挂钩”.本文梳理回顾增减挂钩及指标交易政策的演变,剖析不同类型用地指标的差异;并针对指标交易从经济人、社会人、城市人等不同利益视角进行分析,结合撤村并居等政策现实实施情况,通过分析增减挂钩节余有偿交易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正负外部性特征,以及对我国已执行的跨省、跨市、城市内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交易规模、交易金额、交易主体等交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在增减挂钩及有偿交易过
比叶面积(SLA)能够反映植物自身生长对策、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对可利用资源的分配策略,对植物的生境适应状况和群落的自然演替程度也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深入了解温带森林植物SLA随空间变化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跨越1200 km选取中国东北部12个典型温带森林(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温带红松针阔混交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栎林),通过对样地内物种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分析了植物SLA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温带森林植物SLA范围为2.02-99.65 m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