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蒸散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耕地旱灾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中国蒸散发时空变化规律,揭示耕地蒸散发特征与干旱灾害间的关系,为我国农业干旱灾害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MODIS ET模型,将2001—2018年8天复合遥感数据及每日气象再分析数据输入模型估算陆面蒸散量,分析中国陆面蒸散量时空变化规律;根据土地覆盖类型提取中国耕地地块,探究中国耕地蒸散量变化特征;结合干旱灾害统计数据,揭示我国耕地地表类型中蒸散变化对干旱灾害的作用机制.[结果](1)2001—2018年中国陆地年总蒸散量和年均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东南—西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次是华北地区,低值区位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2)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之间蒸散发差异较大,夏季的蒸散量最高,春、秋次之,冬季蒸散量最小.(3)2001—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4年耕地面积达到峰值1.424亿hm2;截止2017年末,我国耕地面积达到谷值,为1.421亿hm2.(4)2001—2018年全国耕地年蒸散总量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五大粮食主产区中,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年均蒸散量最大,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次之,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相对年均蒸散量最小.(5)在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蒸散发和干旱灾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两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蒸散发作为大尺度可观测量在部分地区可以较好的反演干旱特征,研究中国不同下垫面蒸散发变化规律同时辅助其他变量,或许能为农业干旱监测预警进而估测粮食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师傅寄语:rn“眼里有星光,心头有向往,脚下步履不停,无惧年岁增长.”rn2011年~2013年,三年转瞬即逝,是亦师亦友的同事陪我度过了刚毕业的迷茫期,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树立了标杆,让我找到了职场的方向,也坚定了我扎根农信、为农服务的决心.
期刊
师傅寄语:rn\"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rn不知不觉已在农信社工作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慢慢成长为一个老农信.回想这一路走来,我与一个个扎根农信、矢志不渝的好老师相伴相行,收获满满.rn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考入了农村信用社.那时的信用社里大学生还不多,刚刚加入这个团体,我有点沾沾自喜,总以为自己学历高、学习能力强,没有难不倒我的事.可事与愿违,第一次临柜我便受挫了.
期刊
师傅寄语:rn“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rn1996年,我从省城的金融学校毕业回归故里.在一个炎炎夏日,我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距离我家10多公里的县城最南边的小镇.镇上有一个信用社,是简单的二层小楼.记得当时,信用社主任安排我去分社工作.在和主任交谈时,来了一位老人,他个子不高,衣着朴素,说话很腼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淳朴善良,出于礼貌,我尊称老人“师傅”,没想到这一叫就叫了25年.
期刊
随着我国通过FATF第四轮互评估,反洗钱工作进入“后评估时代”,严监管是趋势,各项整改提升工作蓄势待发.江苏省联社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控洗钱风险,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行业服务管理效能,围绕“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助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反洗钱工作提档升级,全省农商银行分类评级均达B级以上.
期刊
师傅寄语:rn“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rn这是一个按下“快行键”的时代,我们不自觉地被裹入“快”的浪潮,每天奔波忙碌、疲惫不堪.每当工作量堆积、日日超负荷运转时,每当遇见复杂棘手的工作而变得焦躁沮丧时,我的耳边总会响起师傅那句“慢一点,再仔细一点”的叮嘱.
期刊
目前,在电力供应、污水处理、高速公路建设等特许经营项目融资过程中,以特许经营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是较为普遍的做法.特许经营项目往往融资金额较大,一旦出现项目未完工、特许经营权被收回等风险,将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rn关于特许经营权的相关法律规定rn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发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所谓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特许
期刊
近年来,山东济南农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思路为指引,切实加快金融科技应用,围绕数字化银行建设不断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积极发挥信息科技对农商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渠道、产品、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推动金融服务向移动化、智能化、开放化转型发展,促进普惠金融深化落地.
期刊
[目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举措,厘清我国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脉络与变迁,把握研究现状与热点,探析研究前沿与趋势,为秸秆还田的实践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方法]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定量分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8—2020年1677篇“秸秆还田”研究文献.[结果]农作物秸秆还田领域研究经历缓慢发展、井喷增长、波动攀升3个阶段,聚焦还田秸秆腐解与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农作物营养与种植技术等五大热点;高产作者以宁堂原等为代表,呈单线或团队合作;发文机构以科研院所和农
[目的]分析评价猪肉可追溯体系对养猪场户用药行为的影响可以丰富规制养殖者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政策手段,从而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方法]文章基于猪肉可追溯建设试点城市与等非试点城市的养猪场户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可追溯体系建设及其他因素对养猪场户停药期的影响.[结果](1)统计显示,随着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推进,同一追溯试点城市养猪场户执行停药期的行为得优化提升;追溯试点城市养猪场户的停药期执行行为显著优于非试点城市,初步证明可追溯体系对养猪场户停药期的正向影响.(2)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乡村振兴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青年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想,引导青年扎根基层、建设基层不仅可以缓解农村人才流失,还可以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思想导向是行为的源头,现阶段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载体作用,把握社会实践这一关键环节,培养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理念信念,为乡村输送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人才.经东方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发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