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45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治疗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临猗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采用r-pA溶栓治疗且发病在6 h内的STEMI患者2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时间分为两组,组1为发病≤3 h,组2为发病时间3~6 h,比较两组溶栓再通率、再通时间、出血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结果

组1溶栓再通率(94.63%)高于组2(92.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01);组1溶栓再通时间(30.80±10.2)min,组2为(48.38±19.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组1溶栓后出血率10.07%,组2为1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住院病死率3.36%,组2为3.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pA用于发病3 h之内的STEMI患者溶栓再通时间短于发病3~6 h的STEMI患者,再通率有升高趋势,出血率、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的疗效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62例,术前行CYP2C19基因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心肌酶学等指标检测,术后24 h行心肌酶学指标复测,根据不同的代谢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各基因型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41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A组,4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B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碎裂QRS波的变化情况,观察碎裂QRS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结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浙江省荣军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疑似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30例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确诊参照,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比较三种检查结果与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
目的观察并分析米力农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慈溪市慈林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进行降压治疗和抗心力衰竭的相关治疗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和BNP及6MWD对比中,治疗后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2例(老年组)以及同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青中年冠心病患者52例(青中年组)为观察对象,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冠状病变部位数及支架植入数。结果老年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