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学讲规范,育人求全面”,迎秋里实验学校不负师生及家长的厚望。随着课程与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的今天,我校开展了校本课程的活动,使我校在教育百花园中更加异彩纷呈。
   从古到今,学习都与勤奋、刻苦等词相连,这让许多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特别是学困生,更是望而却步。对此本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大胆创新,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创了“校园电视台”,“迎秋里校报”,“少年军校”等校本课程。
   自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以来,学生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今天的课真有意思!”“我好喜欢这个老师!”。我们常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从学生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其厌师、厌学的情绪已经悄然消失在欢乐的笑声中。校本课开设不久,那浓厚的学习兴趣已经占据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达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新境界。
   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呢?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课程,是新课程中,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课程门类。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校以学校为基地,根据学校、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即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教育理念的课程开发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课程自主进行规划和革新。它由实际参与学校工作的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专家等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实施和评价,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色,避免经验性和随意性,在保证开发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重点关注了以下两个环节。一 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标和意图应更明确一些。根据开设校本课程,由所涉及到的内容由学科主任和专任教师制定。二 建构本校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
   “你知道为什么会西边日出东边雨吗?为什么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地球上最早诞生的植物是什么?三趾马是怎么回事?”…… 当你听着这些问题,了解这些知识时,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不是觉得好象是在科学宫或博物院?其实它是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校园电视台。同学们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动画片呢!我们在为同学们选择动画片的时候,侧重一些能够介绍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和一些科普知识,内容丰富有趣的动画片。通过这段时间的看动画片,同学们不但知道了许多以前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而且还改正了以前的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能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又能帮助他们改变不良习惯,这样的课程怎能不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呢?
   同学们喜欢校本课,因为它内容丰富有趣,授课方式生动灵活,作业与众不同,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许多有趣的知识。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是多方面的。第一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需求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发展,都更好地发展地目。第二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各展其长,各施其能,在新课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才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达到在新课程中锻炼教师,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第三让学校的传统优势得到发挥,使办学效益全方位提高,并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实现特色兴校的目的。第四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在这种校本课程的弹性开发实施中自觉地介入,从而增进家长、社会对新课程地理解和认同,逐步自觉地支持新课程地实施,把家庭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新课程实施中来,使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到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校本课程的弹性开发实施,我们搭建了一个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又能促进教师发展、凸现学校特色,并且使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作用的多功能教育平台。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原因以及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原因方法    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旨在为国家各个行业提供一线服务人员。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应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在生物学科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化发展思想,将有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可持续化发展是生物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人类并没有因为进入新的世纪而出现生存状况的转机。相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深化。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理想
【摘 要】:高中数学是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
【摘 要】不失时机地捕捉最佳时机,扎扎实实地抓好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养成优良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行为规范 抓住时机 养成教育    The best time to capture the normative education  【Abstract】 seize the opportune moment to catch the best opportunit
【摘要】:高职教育强调和倡导的是“技能运用”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培养学生企业策划能力的最直接途径是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撰写各类企划案。本文探讨主题是怎么把企业策划的理论知识用简便的、有效的、实用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策划;教学方法;“虚拟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的题目,它们是文章的“眼睛”、“窗户”,透过它,我们会得知课文的很多信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系列的问题都和题目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也可以对着文章的题目展开想象: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写,又如何?这样就和作者的原文形成一个对比,自会悟出作者文章的独特之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能忽视对文章题目的的分析。笔者在给学生上巴金的《鸟的天堂》一文时,试着从题目入手,层层深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开放程度加大,农村中的中青年劳动力都在努力的从农村里走出去创业。而孩子就只能留在故乡思念着远方的父母,一拨拨留守少年像烂漫的春花一样纷纷诞生于农村的角角落落,他们有着花儿一样的年龄,却没有花一样的生活、更没有花儿一样芬芳的心灵,相反,众多的心理疾患正侵蚀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损害着他们幸福的童年。我们把这些孩子叫做“留守儿童”。  正因为农村儿童的留守性以及校内、校外以合群生活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变得日趋敏锐和复杂起来了。这些变化使小学班主任肩上的教育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拓宽学生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寻求学生教育的有效方法,增大学生教育的力度,这是小学班主任在苦苦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班会课,尤其是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言是人们思维的直接体现,小学生刚开始学写话,学习写作文,应该学会准确,简洁,平易的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由于年龄的关系,小学低段的学生不求思想的精神,意味的隽永,也不求多么优美,但准确简练是必须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在语言的形象生动方面对他们提出要求。写一段话,或写一篇小短文,用词不当,句子不通,或修饰不合理,小作者的文章会因此而变得乏味、粗糙。小学生如何学会锤炼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
【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紧密相关。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视文化的导入,忽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在中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并指出在日常交流中常见的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言语差异,同时提出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英文化和言语差异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策略  导言  英语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