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豆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近几年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整地、施肥
  1.1整地
  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
  1.2起垄
  打垄时,起垄要直,50米垄长直线误差应小于±5厘米,垄距可采用55厘米(辽豆11号、辽豆13号、丹豆10号、铁丰31号)和60厘米(辽豆11号、辽豆13号、丹豆10号),误差应小于±l厘米。
  1.3施基肥
  春耙前,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或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多元复合肥20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均匀耙人土中。
  2.种子及其处理
  2.1品种选择
  ⑴把好熟期关。品种的生育日数,要在当地无霜期内留有余地,能正常成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防止越区种植。⑵要注意地势和土壤肥力。低洼地肥力高的地块宜选择喜肥水的品种。⑶良种配良法。垄上精量点播、等距穴播、三垄栽培等良法,宜选用中熟、中晚熟、植株高大,秆强茂密性好的品种。窄行密植等栽培方法宜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分枝少、秆强、株形收敛的品种。
  2.2种子精选
  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
  2.3种子处理
  (1)种子包衣。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必须做好种子的药剂处理,每公斤种子可用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2毫升进行种子包衣。(2)微肥拌种。未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钼酸铵按种子重量的0.5%、硼砂0.04%、硫酸锌0.5%拌种或用生根粉10ppm浓度拌种。
  3.播种
  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播90kg/hm2左右。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机械条播,不仅效率高,进度快,有利于抢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60cm,窄行20cm,株距12~14cm,留苗18.0~22.5万株/hm2。
  4.施肥
  4.1有机肥施用
  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吨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4.2化肥施用
  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参考施肥量:公顷施46%尿素50公斤,64%磷酸二铵125公斤,50%硫酸钾75公斤,20%黄腐酸钾40-60公斤或微生物菌剂颗粒8公斤为宜。要分层施肥。将施肥量的30%-40%做种肥,施在种子下面5厘米处为宜;将施肥量的60%-70%做底肥,施在种下10-15厘米之间为宜。追肥:根际追肥。在大豆生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公斤,追肥后立即培土。叶面追肥。大豆初花期或者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弱的时期,每公顷用尿素5-7.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加乐得叶面营养剂0.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
  5.田间管理
  (1)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
  (2)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铲趟,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
  (3)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铲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4)叶面追肥或矮化壮秆:1)在大豆花荚期可根据大豆具体的长相情况进行适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选用富尔655或富尔翠花叶面肥。2)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
  6.科学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7.除草
  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施药或茎叶处理。①大豆播后苗前可进行封闭灭草。每公顷用90%乙草胺2000毫升加75%噻吩磺隆20-30克,也可用72%异丙甲草胺3公斤加75%噻吩磺隆20-30克,对水225-300公斤喷雾。②大豆出苗后可进行茎叶处理,杂草2-4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5%精喹禾灵1.5-2.0升,或35%精吡氟禾草灵1.5-2.0升,或10.8%右旋吡氟乙草灵0.6-0.9升,或20%烯禾定1.5-2.0升,或24%烯草酮乳油500毫升等除草;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48%灭草松水剂2.5-3升,或21.4%三氟羧草醚0.75-1.0升对水喷雾。以上除草剂可因地块杂草谱不同而单用或混用。难防杂草防治方法:刺儿菜、苣荬菜、鸭跖草可用48%异恶草松0.75-1升/公顷加48%灭草松1.5升/公顷,难防杂草的防治应注意防治时期,最佳防治时期:在大豆真叶期到1片复叶期,鸭跖草在3叶期前,刺儿菜、苣荬菜在6叶以前施药。禁用长残效除草剂。
  8.防治病虫害
  8.1害
  防治大豆根腐病,每公顷用2%宁南霉素0.75-1公斤,混配乐得固体叶面营养剂0.5公斤;防治大豆灰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25-1.5公斤;防治大豆霜霉病可用72%霜脲·氰0.75-1公斤或25%甲霜灵1.5公斤;防治大豆菌核病可用25%咪鲜胺1.2-1.5公斤或40%菌核净1公斤,对水200-225公斤,茎叶喷雾。
  8.2大豆虫害
  防治大豆蚜虫和大豆蓟马每公顷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45-0.6公斤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0.1-0.15公斤;防治红蜘蛛每公顷可用1.8%阿维菌素0.3升;防治食心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升制成毒棍,每4垄插一行,每5米插一根,进行熏蒸防虫;或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成虫。
  9.收获
  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末期,机械收获应在晚熟期,最好清晨或阴天收割,可减少炸荚造成的损失。要做到随割、随捡、随运、随晒,大豆含水量达12%时,及时入仓。
其他文献
【摘 要】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营林的最终目的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追求木材的数量与质量,现在也更多地要求森林生态功能的壮大。例如出售木材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在提高农林收益的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维持了林业的简单再生产。而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研究将对多个领域有着巨大的贡献,不仅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消耗,还能在低投入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收益。本文将对省力型营林技术进行初步探
作文兴趣是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开始.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取得成功。
【摘 要】林区承担着为社会发展提供木材资源并维持生态平衡的重任,由于林业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在采伐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更新造林工作,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国有林区营林工作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国有林区的更新造林面临着改革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国有林区更新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
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正好帮助我们生物课堂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育教学受到了更高的重视。但是,从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来看,其中的不足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农村体育教学的效率,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不断努力地
期刊
对课堂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设有些差
【摘 要】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漏等。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导致事故的发生,是事故的萌芽和生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理,事故就可能避免,否则,一旦发展到事故发生,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并及时治理、消除隐患至关重要。桥梁工程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
【摘 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不高,影响了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事业单位对社会人民的服务水平。要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既要改善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本文对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培训;绩效  一、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工作效能提高的意义  人力工作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中只是众多管理职
本文针对我国公路下采矿的情况 ,研究了采动公路稳定性及受力计算问题 ,并提出了公路损害评价指标。
【摘 要】文章阐述了玉米育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尽管传统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何能够满足当前玉米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玉米育种;发展方向  1.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现状及成绩  1.1 新品种、新自交系选育成果突出  我国育种家通过挖掘地方品种资源、渗入外来种质、组建和改良群体以及向温带玉米导入低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