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人谓数无味 我道味无穷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大师匮乏的时代,但当年过八旬的谷超豪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是会被这位有着卓越成就和人文气质的科学家触动。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
  
  谷超豪不仅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而且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获得了国际公认的突出成就,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成就的背后,是谷超豪几十年的艰苦付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自打上小学起,孙中山先生的这句格言,就一直激励着谷超豪。
  小学三年级时,循环小数让谷超豪感到神奇——它是无穷无尽的,“你抓不住它,但却可以尽情想象”。
  大学三年级时,他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苏教授悉心指导下,谷超豪的数学人生从此驶入快车道。
  1948年,谷超豪毕业于浙江大学并留校,任苏教授的助教。一天,苏先生在课堂上提到,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中,有关“K展空间”的子空间理论尚未建立。这激发了谷超豪强烈的创新愿望,他努力思考这个问题。一天睡觉时,灵感如微风般将他唤醒,一个新的方法进入他的构思,经过连续几天的复杂计算终于成功。
  
  把国家急需作为研究方向
  
  把国家急需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并大胆创新、持之以恒,直至做出重大贡献。这正是所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发明创造的一个公式,谷超豪的数学研究同样遵循这个定理。
  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时,他敏锐地看到空间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全世界。正在莫斯科留学的谷超豪毅然决定放弃自己专长的微分几何,围绕国家需求,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处女地。1959年,谷超豪回到国内,即以机翼的超音速绕流问题为突破口,开始组织人员,向这道难题发起了进攻,不仅给出了数学证明,还培养出李大潜、俞文此等优秀人才。
  正是由于谷超豪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祖国建设的需要出发,才能不断发现学科创新点,从祖国建设的需要出发,才有源源不断的激情和智慧。
  
  演绎精彩数学人生
  
  数学家谷超豪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科学家与诗人似乎是两种气质完全不同的人。然而谷超豪却发挥业余爱好诗词的优势,就似做了一道成功的乘法,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别样丰富。
  “成汽遨太空,积雪踞高峰。一泻惊江海,化雨随东风。”字面上,是对观莱茵大瀑布的描述。实际上,谷超豪人生不同阶段的理想都蕴藏其中——年轻时,渴望飞得高远。年岁渐长,希望厚积而薄发。中年的理想是事业有成、在国内外数学界有影响。如今80多岁了,仍希望为东方文化和数学事业再尽微薄之力。
  如今,谷超豪直接指导的研究生中就有3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欣慰地说:“当年,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现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其他文献
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而呈现新特点,如何在网络环境
关于指数与对数有如下两个性质:性质一若ax=by=cz=dt,且abc=d,则1/x+1/y+1/z=1/t(其中a、b、c、d为不等于1的正数,且xyzt≠0).性质二设a、b、c、d为不等于1的正数,若ax=by=cz
期刊
妻子是一名护士,每次我跟她发生争吵,都是她忍让。事后,我问妻子:“为什么能忍得住呢?”  妻子笑笑,说:“你知道医生在做手术时,护士是怎样递手术器械给医生的吗?”  “难道这也有讲究?”  “当然有讲究。当护士向医生递上手术刀、止血钳、缝合针等利器时,都是将刀尖、针尖对着自己,而把刀背和刀柄这宽厚的一面留给医生。”  听了妻子的话,我开始明白每次跟她争吵她都能忍让的原因了。把尖薄的一面对着自己,多
加快发展浙江航空服务业是推动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转变的必然选择,而且航空服务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其它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带动浙江经济转
他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瘦弱矮小的他来到一家电器公司求职,公司人事部门的主管看了看他又脏又破的衣服,推托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吧。”  一个月后,年轻人再次来到这家公司,主管又一次推托,让他下一次再来,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主管才说了真话:“你穿着这么脏的衣服,公司是不会要你的。”年轻人于是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去见主管,主管说:“你不懂电器方面的知识,我们不能要你。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在一次上课时对学生说:“这堂课很有价值!你们不要光忙着记笔记,凡是认真听讲的人,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