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蜕变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树的伤口因流汁,成就了坚硬的疤;人因痛苦的经历,成就了坚毅的性格和辉煌的人生;人类在痛苦的动荡中变得成熟,并向前行进……从蛹变成美丽的蝴蝶是一段痛苦而漫长的成长过程,那是对生命崭新的诠释。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蜕变,在蜕变中成长,也许,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完整而美丽的。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模拟得分:45分】
  痛苦的成长
  回到家,将书包重重地摔在桌上,然后走向床边,向后倾斜,将自己扔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看着桌上的试卷被风吹乱到地上,无动于衷。好累啊,高三刚开学就感到了某种压力。
  “回来了?给你买的杭白菊放在桌上,可以醒醒神。”妈妈在厨房里喊。我用温水泡了菊花,却发现比白开水还难喝。几朵花死气沉沉地浮在上面,让人心生烦厌。算了,不喝也罢。
  妈妈进来了。“你怎么用昨晚的温水泡茶呀?这样的茶泡出来一点菊花味都没有。”“反正差不多。”“差远了,菊花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能将香味完全散发,也不能起到应有的醒神作用。你呀,长这么大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我去给你换一杯。”妈妈转身出去了。
  不久,一股香味由远及近,一杯菊花茶被端了进来。香气随着热腾腾的水汽迎面扑来,人一下子清爽了许多。果然,温水与热水是有差别的。
  “妈,谢谢你!”我内心一阵喜悦。是的,我想明白了,泡茶如此,人生亦如此:未经历热水的冲泡,不会有茶香;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便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
  于是,我想起了很多,学习中的,生活中的,思绪不禁飞扬开来。
  对于菊花而言,当它傲立枝头时,要经受秋风秋雨的无情;当它被采摘时,要经历与枝叶的分离;当它被烘干时,又要忍受高温的炙烤;最后还要经历热水的洗礼,才算是完成生命最完美的绽放。对于成长而言,没有痛苦,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正是那些痛苦、那些付出,让我们的收获渐渐明朗起来,照亮了脚下的路。破茧成蝶的痛只有经历过才算是完整的蜕变,才有蝶成长的美丽形象。
  于是,我不再逃避躲闪,所有的疲惫仿佛都随着香味飘散开去,我满怀信心和希望,接受成长的洗礼。因为我知道,学会在痛苦中成长是对生命的完整诠释。
   文章标题点明主旨“成长是痛苦的”,开头简洁,直接描述成长中的痛苦——来自高三的学习压力。
   为了提神,妈妈为“我”准备了菊花茶。纵观全文,作者将人生与菊花茶联系起来,菊花茶在文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这里对泡茶的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可以写一写自己泡茶时散漫的动作,与“心生烦厌”相呼应,同时也与下文热水泡茶芳香扑鼻形成对比。
   妈妈的话——“菊花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能将香味完全散发,也不能起到应有的醒神作用”,为下文“我”由菊花经沸水冲泡散发清香联想到经历痛苦才能收获成长预伏一笔。
   对经过热水冲泡后的菊花的香气、形态等应描写得再详细些,这样才能和上文用温水泡的茶形成对比,突出热水冲泡的重要,从而为下文领悟人生道理、突出文章主旨作铺垫,使“我”的思想转变显得自然不突兀。
   本段承上启下,由茶到人生,点出“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便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下面接着这一句展开论述,深化主旨。表达上从记叙转到议论,衔接自然。
   这一段内容属画蛇添足,可删。
   本段论述菊花一生经历的痛苦,点明人生如同菊花,经历痛苦使人成长。排比句的运用很有气势,强化了说理,如果适当引用、化用一些诗句,会更有文采。另外,文章重在谈菊花,没有涉及“我”的生活,应该补充一段,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将“人生也要有痛苦才能有成长”这层意思进行更为充分的论述,文章主旨才能得到升华。
   本段能巧妙地呼应开头,再度点明“在痛苦中成长”的主旨,完成了由泡茶到人生的演绎。不足之处是点题太实,宜抓住菊花的特征作诗意的总结。
  【为什么得45分】
  得分点:
   这个作文题审题难度较低,写“挫折使人成长”“人生要经历痛苦的蜕变”等都可以。本文抓住“在痛苦中成长”的关键语句立意,确定“人要经历痛苦才会成长”的主题,审题很准确。
   从结构来看,文章首尾呼应,记叙、议论分配合理,以菊花比喻人生,从小事中看出大道理,构思较巧妙。
   在内容的选择上,从自己高三的学习生活切入,引出泡茶的话题,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思维流畅自然,衔接自如。从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也符合浙江卷一贯以来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要求。
  失分原因:
   (1) 标题是文章的眉眼,用标题点明主旨是可以的,但是作者拟题似乎过于随意,不够精美,应该好好雕琢一下。
  (2) 全文对“人要经历痛苦才会成长”的论述流于肤浅。作者用菊花比喻人生,把人生道理寄寓在菊花之中,那么,就应该在第二、三、四段,深入透彻地挖掘菊花的象征意义,把用温水泡与开水泡的区别凸显出来;第五、六、七段,由描述菊花过渡到思考人生之后,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将人生的成长阐述透彻,这样,文章才算写到位。
  (3) 文章的语言表现力一般,缺少感染力。无论是记叙部分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还是议论部分对菊花在严寒中艰难生长的点染,都显得过于简单。全文也没有出彩的语句,描述菊花时可以多使用一些修辞,阐述道理时可以适当引用诗句,以增添文采。
  【修改后模拟得分:56分】
  一路清香
  回到家,将书包重重地摔在桌上,然后走向床边,将自己扔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看着桌上的试卷被风吹到地上,我无动于衷。好累啊,高三刚开学就感到了某种压力。
  “回来了?给你买的杭白菊放在桌上,泡了喝可以醒醒神。”妈妈在厨房里喊。“知道了!”我从床上起来,抓了几朵菊花扔在杯里,倒上水,呷一口,比白开水还难喝。几朵花死气沉沉地浮在上面,让人心生烦厌。算了,不喝也罢。
  妈妈进来了。“你怎么用昨晚的温水泡茶呀?这样泡出来的茶水一点菊花味都没有。”“反正差不多。”“差远了,菊花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能将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也不能起到醒神作用。你呀,长这么大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我去给你换一杯。”妈妈转身出去了。
  不久,有一股香味由远及近,一杯菊花茶被端了进来。花瓣在水中舒展开,静静地在水面沉浮,宛如一朵朵盛开在水中的白莲。香气随着热腾腾的水汽迎面扑来,人一下子清爽了许多。果然,温水与热水是有差别的。
   “妈,谢谢你!”我内心一阵喜悦。是的,我想明白了,泡茶如此,人生亦如此:未经历热水的冲泡,不会有茶香;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的人生,便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
  对于菊花而言,它在盛夏酷暑中生出枝叶,在秋风秋雨中绽开花蕾,在严寒环境中经受考验。当凛冽的寒流到来时,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飘落随北风”,经历了严寒的洗礼,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中,菊花长得更饱满。被采摘时,它仍保持着盛开的姿态,将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人们,忍受与枝叶分离的痛苦!在这样的重重磨难下,菊花完成了生命最艰难也最美丽的征程。但最后,它还要经受热水的洗礼,才将半年贮积的生命与清香又一次散发出来,完成它生命中最后一次完美的绽放。
  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望尽天涯路”的迷惘,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苦付出,又怎么会有那“蓦然回首”的顿悟?正是那痛苦,让“灯火阑珊处”的收获渐渐明朗起来,照亮了脚下的路。破茧成蝶的痛只有经历过才算是完整的蜕变,才有翩翩起舞的蝶的美丽形象。
  于是,我不再逃避。所有的疲惫仿佛都随着香味飘散开去,我满怀信心和希望,接受成长的洗礼。因为我知道,学会在痛苦中成长是对生命的完整诠释。因为我知道,我的成长会因此一路清香。
其他文献
进入三类卷的文章,审题基本符合题意,除了前面说的“就事论事”没有深入思考外,还有一部分是偏重通过列举事例来证明观点、说理不足的。  比如《现实为船 虚拟作帆》一文,列举了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对战、电影《我,机器人》、莫泊桑拒绝埃菲尔铁塔等事例来说明观点,一味以事例代替说理,有堆砌材料之嫌。  此外,今年是浙江省第一次明确考查论述类文章。什么是论述类文章?那就是真实论述自然或社会现象与规律、分析因果关
宣纸、歙砚、徽墨,文房四宝安徽就有三种,远近闻名。徽派民居,兼有黑白灰三色,黑瓦、白墻与白墙日久之后涂染上的灰色。岁月悠长,灰色便成了历史的记忆,在难见阳光的幽巷里,灰色成了黑色,久而久之却成了南方的水墨与风光。本来是无可奈何的结果,也许倒成为纸墨砚出世的灵感。人们在墨色的墙边流连,甚至轻抚那灰色的过去。我看到了不远处的街灯,虽没有点亮,但在那里等待。暗夜中定会有亮色,那该是另外一种风景。【作者】
太阳不负人心,依然每日升起。蓝色的暗夜与红色的晨光在远处交集,但黎明来了,因为我们信。漫长的冬天马上过去,春天还会来,因为我们信。信就是可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万事万物本在我们的心里。【作者】任紅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
● state, condition和situation  state意为“状态、状况”,强调“紧张、焦虑或兴奋的状态”,常用于短语in a state of中。  condition意为“状况”,强调“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工作状态”或者“某物的品质”,前面往往要加定语修饰。  situation意为“形势、局面、境遇”,强调“某个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情形”。  【练习】 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句意完
400多年过去了,每到雪花纷飞的时候,江户老幼便纷纷前往东京泉岳寺参拜,祭拜那些为主殉葬的死士的魂灵。  由池宫彰一郎的小说《四十七个刺客》改编的电影《最后的忠臣藏》(2010)讲述了日本江户幕府中期发生的“赤穗事件”中两名赤穗浪士带着不同的秘密任务,在民间隐名埋姓、忍辱负重十六载,最终完成使命的故事。  关于赤穗事件的起因,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可以确定的是主要当事人有二:吉良上野介(“上野介”为
我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不知道眼神该往哪里放,总感觉看对方也不是,不看对方也不是,搞得自己和别人都超级尴尬。而且这样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吧,我到底该看哪儿好呢?   李伟回答:   解决思路:多与人接触。   解决方法:找一个必须与人接触的事情做,并习惯于交流,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会忘掉眼神问题。   爱音乐、爱电影、爱旅行、爱读书的Vian诺诺回答:   据说盯着对方眉心可以使他以为你在看
上虞市春晖中学 王国芳  上虞市教体局教研室 陈仲明    一、背景材料    1.2003年6月25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2005年12月3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列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这世间,没有一朵灿烂的鲜花绚丽于土壤之外,没有一朵翩飞的白云舞蹈于无风之际。吸取、倚靠、借势,在“巨人肩膀”的基础上追求卓越,往往才能有所成,才易有所成。  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很有意思:在陆地上时,乌龟爬上兔子的肩膀,借助兔子的速度向前;遇上河流阻碍,兔子跳上乌龟的后背,仰仗乌龟流畅地滑行,终于一起以优秀的成绩到达了终点。它们之所以能够实现双赢,是因为双目清明,看到了身边的“巨人”,巧加利用,攀上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狙击(zū) 茶渍(zì) 标识(zhì) 绿林好汉(lù)  B. 联袂(mèi) 混沌(hún) 肄业(yì) 翘首以待(qiáo)  C. 召唤(zhào)感喟(kuì) 颤动(chàn)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两个人谈理想。  甲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乙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快递直达,全年Wi?Fi。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1)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3) 不得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作文题源于海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