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日本、西方三国的短兵技术在民族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由于历史长河对三者所形成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交叉渗透,使三者在武术领域里产生了诸多共生,一些优势与长处一直保留至今。所以,这些共生现象是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最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和整体分析对西方击剑、日本剑道和中国剑术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关键词:西方击剑;日本剑道;中国剑术
1.引言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日本及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古有之,且领域宽广。三国人民经常以此为美谈,并且在历史史册上我们注意到,在诸多兵器与武术的交流方面,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其中要以刀剑武术的交流最为引人入胜。三国之间的武术交流直到今天仍然以体育文化的形式传播和延续着,而且呈现出了广阔与美好的发展前景。从这一点来看,研究三者之间的学术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日本剑道与西方击剑简介
2.1日本剑道的产生
日本剑道始见于两本文献,即《古事记》和《日本书记》等典籍,“日本剑道”的这种称呼是从明治末期出现的,并在明治科年(1911年)才被正式规定和使用。日本剑道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武士及武士集团。到了公元9、10世纪,随着日本武士登上了历中舞台,此时刀剑被广泛使用,剑道技法流派逐渐形成,且剑道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在日本的古代社会里,剑在兵器中被视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剑被供奉在神社。今天,日本剑道伴随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产生,在剑道演练技法的过程中,融汇了禅宗历年、儒家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在当今日本乃至全球都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甚广。
2.2西方击剑的介绍
西方击剑技术的萌芽以及发展离不开西方的文化背景。在西方社会,本民族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并在古罗马时期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叶,古罗马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逐渐征服了迦太基(北非)、西班牙、马其顿及希腊诸多地区。因此,古罗马人们习惯于身缠盔甲、手持盾牌等全副武装式的各种活动,在操练的时候同样要带着剑、标枪、箭等一些比普通武器要重一倍的战争装备。正是因为这样的生存條件及历史背景,才使得罗马军队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及这样的历史环境,古罗马形成“强者哲学”的文化形式便成了必然,西方文化的核心一直都是这种强者哲学,因此,这也是西方击剑的理论与技术核心
3.西方击剑、日本剑道与中国剑术的对比
3.1中国剑术
中国剑术包括多种技法,主要以劈、砍、斩、刺、崩、点、撩等手段进行进攻,剑术等动作更是灵活多变,千变万化,强调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整体配合。在防守上同样运用了多种手段,包括格挡、架剑、拦截、闪躲等变化多端的招式。综合中国剑术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智是取胜的核心、巧是取胜关键,任何逞强好胜的蛮力拼杀都会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而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出发,中国短兵器械的比赛与日本剑道的激烈、凶狠完全不同。在制定规则上,由于为了确保比赛的安全,与日本剑道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中国武术短兵(包括剑术)比赛规则的特点,如(表2)。随着武术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赛场上追求着高、难、美、新的特点,中国武术短兵器械的比赛规则已逐步趋于完善。
3.2日本剑道
日本剑道比赛规则的特点在表2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护具较完善,重点强调的是击打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其计分方法与最终判定比赛的胜负与中国剑术存在明显差别。还有一点值得提出:日本剑道十分注重着装和礼仪。
3.3日本剑道给于中国剑术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剑术包括短兵器械在内,要想继承并发展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加以改革。作为日本剑道,它不仅从事着体育运动的角色,更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日本剑道所产生的民族意识与尚武精神,这一点是永不可磨灭的。在日本,广大群体在练剑的同时,更多的是体会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传承着民族的文化,通过剑道将自己的民族精神表现在训练场上。所以,日本剑道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着广大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这正是中国武术短兵中一—剑术所缺少的,也是中国武术需要的灵魂所在。
3.4西方击剑
作为强者哲学思想指引下的西方剑术,重视的是重拳出击以及武力降人的理论思想。西方击剑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剑术风格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意识。并且采用超强度、超负荷量的训练方式。这就充分说明西方击剑的独特之处。然而所有的这些都与中国剑术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中国剑术所不同于西方击剑的地方。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人的体质和素养造成的必然结果。
4.与西方击剑、日本剑道相比,中国剑术可发扬之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了解到中国剑术与西方击剑、日本剑道的区别和异同。西方击剑有独道之处,日本剑道有其可取之法。那么中国的剑术又存在着哪些值得后人研究,甚至可以发扬光大的益处呢?这里做一简单介绍。当然,除了剑中有诗以为,剑中还有书、画、舞等。剑已经超出了自身的功能,更多的表现是文化的象征,这些文化特征为我们今天喜爱剑术的朋友陶冶了情操、更成为人们百谈不厌的话题。
5.结论
今天,我们从研究传统武术历史的角度,深感中国剑术的魅力犹存,它的出路在于,脱离武术而自立,重新恢复唐、宋以前的高贵尊雅地位,淡出江湖,步入社会。可谓高谈阔论之话题,可谓收藏之文物,可谓室居之装饰,可谓表演之艺术,可谓锻炼身体之方法,可谓自娱之乐趣,可谓情操之陶冶,可谓自卫之术,可谓养生之道。中国传统剑术的前途是无限的。(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13年度院管课题”项目。
批准号为:WSH2013D014
参考文献:
[1]聂啸虎.略说日本剑适的历史演进过程Cl.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801
[2]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150页
关键词:西方击剑;日本剑道;中国剑术
1.引言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日本及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古有之,且领域宽广。三国人民经常以此为美谈,并且在历史史册上我们注意到,在诸多兵器与武术的交流方面,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其中要以刀剑武术的交流最为引人入胜。三国之间的武术交流直到今天仍然以体育文化的形式传播和延续着,而且呈现出了广阔与美好的发展前景。从这一点来看,研究三者之间的学术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日本剑道与西方击剑简介
2.1日本剑道的产生
日本剑道始见于两本文献,即《古事记》和《日本书记》等典籍,“日本剑道”的这种称呼是从明治末期出现的,并在明治科年(1911年)才被正式规定和使用。日本剑道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武士及武士集团。到了公元9、10世纪,随着日本武士登上了历中舞台,此时刀剑被广泛使用,剑道技法流派逐渐形成,且剑道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在日本的古代社会里,剑在兵器中被视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剑被供奉在神社。今天,日本剑道伴随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产生,在剑道演练技法的过程中,融汇了禅宗历年、儒家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在当今日本乃至全球都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甚广。
2.2西方击剑的介绍
西方击剑技术的萌芽以及发展离不开西方的文化背景。在西方社会,本民族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并在古罗马时期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叶,古罗马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逐渐征服了迦太基(北非)、西班牙、马其顿及希腊诸多地区。因此,古罗马人们习惯于身缠盔甲、手持盾牌等全副武装式的各种活动,在操练的时候同样要带着剑、标枪、箭等一些比普通武器要重一倍的战争装备。正是因为这样的生存條件及历史背景,才使得罗马军队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及这样的历史环境,古罗马形成“强者哲学”的文化形式便成了必然,西方文化的核心一直都是这种强者哲学,因此,这也是西方击剑的理论与技术核心
3.西方击剑、日本剑道与中国剑术的对比
3.1中国剑术
中国剑术包括多种技法,主要以劈、砍、斩、刺、崩、点、撩等手段进行进攻,剑术等动作更是灵活多变,千变万化,强调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整体配合。在防守上同样运用了多种手段,包括格挡、架剑、拦截、闪躲等变化多端的招式。综合中国剑术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智是取胜的核心、巧是取胜关键,任何逞强好胜的蛮力拼杀都会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而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出发,中国短兵器械的比赛与日本剑道的激烈、凶狠完全不同。在制定规则上,由于为了确保比赛的安全,与日本剑道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中国武术短兵(包括剑术)比赛规则的特点,如(表2)。随着武术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赛场上追求着高、难、美、新的特点,中国武术短兵器械的比赛规则已逐步趋于完善。
3.2日本剑道
日本剑道比赛规则的特点在表2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护具较完善,重点强调的是击打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其计分方法与最终判定比赛的胜负与中国剑术存在明显差别。还有一点值得提出:日本剑道十分注重着装和礼仪。
3.3日本剑道给于中国剑术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剑术包括短兵器械在内,要想继承并发展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加以改革。作为日本剑道,它不仅从事着体育运动的角色,更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日本剑道所产生的民族意识与尚武精神,这一点是永不可磨灭的。在日本,广大群体在练剑的同时,更多的是体会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传承着民族的文化,通过剑道将自己的民族精神表现在训练场上。所以,日本剑道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着广大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这正是中国武术短兵中一—剑术所缺少的,也是中国武术需要的灵魂所在。
3.4西方击剑
作为强者哲学思想指引下的西方剑术,重视的是重拳出击以及武力降人的理论思想。西方击剑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剑术风格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意识。并且采用超强度、超负荷量的训练方式。这就充分说明西方击剑的独特之处。然而所有的这些都与中国剑术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中国剑术所不同于西方击剑的地方。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人的体质和素养造成的必然结果。
4.与西方击剑、日本剑道相比,中国剑术可发扬之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了解到中国剑术与西方击剑、日本剑道的区别和异同。西方击剑有独道之处,日本剑道有其可取之法。那么中国的剑术又存在着哪些值得后人研究,甚至可以发扬光大的益处呢?这里做一简单介绍。当然,除了剑中有诗以为,剑中还有书、画、舞等。剑已经超出了自身的功能,更多的表现是文化的象征,这些文化特征为我们今天喜爱剑术的朋友陶冶了情操、更成为人们百谈不厌的话题。
5.结论
今天,我们从研究传统武术历史的角度,深感中国剑术的魅力犹存,它的出路在于,脱离武术而自立,重新恢复唐、宋以前的高贵尊雅地位,淡出江湖,步入社会。可谓高谈阔论之话题,可谓收藏之文物,可谓室居之装饰,可谓表演之艺术,可谓锻炼身体之方法,可谓自娱之乐趣,可谓情操之陶冶,可谓自卫之术,可谓养生之道。中国传统剑术的前途是无限的。(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13年度院管课题”项目。
批准号为:WSH2013D014
参考文献:
[1]聂啸虎.略说日本剑适的历史演进过程Cl.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801
[2]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