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势力”崛起岛内?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qi251305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岛内选战愈来愈热闹,蓝绿打得不可开交。其他势力亦不甘寂寞。近来,多位政坛老将、新人纷纷站出来,号召选民唾弃不争气的蓝绿政党,另组“第三势力”,竞选下届“立委”与“总统”。
  
  “第三势力”热炒李登辉频频“招手”
  
  11月20日,台第七届“立委”选举参选人登记。除国民党、民进党等台面上常见的政党外,台北政坛上新出现了“红党”、“台湾农民党”、“第三社会党”等新面孔。再加上标榜向“中间偏左”转型的台联党,以及此次没有派人参选的“台湾前途展望协会”、“台湾竞争力论坛”、“人民火大联盟”、“族群平等联盟”、“公民前线”、“公民社会联合会议”等政治团体。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一时风头甚健。
  看到“第三势力”蠢蠢欲动,老谋深算的李登辉开始向“第三势力”招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李登辉表示,支持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约百分之三十几,支持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约百分之二十几,中间选民还有约百分之三十几。这种中间力量可能会越来越大,成为有别于蓝绿的“第三势力”。解决台湾当前蓝绿僵持政党恶斗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局重组,建立本土派的第三势力”,明年的“立委”和“总统”选举就是政局重组的关键。李登辉还希望独派人士、社会运动人士、农民和文化界代表、社会弱势群体“拿出热情”,联合起来超越蓝绿,组成一个有理想、有行动力的团队——“本土派的第三势力”。为了表明越超蓝绿、向中间转型的决心,李登辉还主导了“清党”行动,开除了台联党内几名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立委”。
  台联党“清党”动作逐渐引起社会回响,原先不愿与台联党接触的第三社会党随后发出一封“给李登辉的公开信”,希望以“宗教”为出发点,与李登辉有更多对话。第三社会党原本有意与绿党进行整合,但是却在“立委”登记截止前夕宣告破裂。该党表示,不少年轻人认为李登辉的。清党”动作很有魄力,对此深表肯定,因此愿意和李登辉一起,关心那些与人民密切相关的薪资、自杀、环保、保障弱势等议题。看上去,“第三势力”似乎很有戏。
  
  选前不表态原因很多关键时刻自觉“对号入座”
  
  但在事实上,在台湾蓝绿分明的政治生态里,“第三势力”崛起这句话也就是说说听听而已。因为至少在目前,“第三势力”在台湾没有生存空间!
  其实,“第三势力”并非什么新东西。早在2003年,厌倦蓝绿二元对决的简锡增即筹组了“泛紫联盟”,黄光国等人也联合社运界人士组成“民主行动联盟”。2005年李登辉在县市长选举前,也曾放话要组“第三势力”。2006年。施明德“倒扁”运动兴起后。也把“红衫军”自喻为政坛的“第三势力”。这些所谓的“第三势力”发起人大半赫赫有名,号称代表学界、文化界、社运团体、弱势族群、知识分子的精英,成立之初确曾来势凶猛,似乎很有前途,但结果都屡战屡败,最后销声匿迹。现在的“第三社会党”、“台湾前途展望协会”、“台湾竞争力论坛”、“人民火大联盟”等,或者根本提不出政治论述,或者简单照搬“越超蓝绿恶斗”之类的陈词滥调。基本上没有超越“泛紫联盟”和“红衫军”的理论高度,自然难成大事。
  目前在台湾不存在“第三势力”赖以生存的“中间选民”。虽然政论家一再认为,台湾蓝绿之外的中间选民多少,是影响选举结果的决定因素等等,但历次选举结果却表明,台湾没有中间选民。因为当统一还是独立、你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你是否支持公投这类高度敏感、高度政治性且必须“二中择一”的议题成为选举主轴时,每个选民都将根据自己对“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的理解,自觉向与自己政治立场最近的政党靠拢。并依该政党认同的模式进行投票。说穿了,李登辉所谓的“中间选民”,其实是在民调时不愿表态或刻意隐藏支持意向的“未表态选民”,或者是对政治冷淡、永远也不会去投票的政治游离者。
  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也不利于“第三势力”出头。下届“立委”将采取单一选区两票制,且席次减半。研究选举制度者皆知,单一选区是一个淘汰小党、保障大党的游戏规则,小党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根本没有胜算。这也是为何亲民党自动泡沫化、台联党实力派人士主动跳槽到民进党的原因。虽然有人认为泛称“第三势力”的各小党可以靠第二张政党票绕过单一选区的限制,逆势上游,但选举需要人才、资源和“品牌”。小党一无政治明星,二无选举经费,三无足以感动人的政治论述,“品牌行销”远不如百年老店国民党和有几十年历史的民进党。这些先天不足注定了“第三势力”不可能在“立委”选举中出现亮眼的表现。
  另外,长远来看“第三势力”也无前途。单一选区两票制后的“立法院”预计有79席区域“立委”、34席不分区“立委”,共113席。即便“第三势力”小党能突破5%门槛,抢下三四席不分区“立委”席次,但这三四席在未来的“立法院”里根本不成气候。连朝野协商的资格都没有,更不可能主导法案、影响政策。一个党如果连绑架预算、为自己分一杯羹都做不到。那就注定会像新党一样,逐渐被边缘化,并最终归于沉寂。
  
  岛内暗流涌动政坛酝酿变局
  
  目前,台湾“立委”以及“总统”选举格局大致已定,“第三势力”即使揭竿而起也无法获得选民最起码的支持和认同。在这样的情势之下,“第三势力”何以依然乐此不疲呢?如果放在处于大变动和大重组前夜的台湾政局下加以认知。就不难发现,这一切正是为明年3月之后的岛内新政治版图而预作的热身准备。
  明年3月,如果民进党在“总统”选举中落败,陈水扁必然会成为党内改革派的众矢之的,扁谢政治同盟关系将结束,民进党陷入新战国时代。党内改革派与保守派、激进派和务实派将决裂。无论如何,民进党的裂解都将为“第三势力”的出头创造一些想象空间。
  民进党如若继续执政,则陈水扁作为本土势力的“教主”地位将获得进一步确认,党内改革派彻底销声匿迹,谢长廷受制于陈水扁,一如李登辉当年挟持陈水扁。国民党将因败选而分裂,马英九及党内外省势力将淡出,彻底失去对国民党的掌控。以王金平为首的党内本土政治势力将可能另组台湾国民党,党内新一代政治精英也将走向前台。李登辉可以其台联党为班底,联合王金平以及从民进党中游离出来的吕秀莲等势力,组成另一个“本土左派政党”,与民进党相抗衡,实现其梦寐以求的“两大本土政党”轮流执政的美梦。实际上,李登辉拖着病弱之躯插手“第三势力”,正是着眼于此。
其他文献
对于大选合情合理的推断往往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除了“梅普组合”,一位女性政治家马特维延科也进入人们的向想。    大国政治总是令人瞩目,离2012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尚有时日,有关大选的话题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谁能在2012年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种种猜测纷纷见诸报端。不久前,英国一家主流媒体独辟蹊径指出。俄罗斯除了“梅普组合”中一人可能在大选中胜出之外,还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即
除了写作内容和语法,使用何种句型也是衡量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可惜的是,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句型单一、缺乏变化。例如,当学生描写一个人看起来很高兴时,使用最多的句型往往是He is/looks happy,而像Happiness appears on his face和He wears a happy expression这样的句式却很少出现。这种现象是句型差异引起的。在系统功能语法中,第一个
一叶真可知秋否    美国是一个喜欢用特定词汇给别国定性的国家。言论自由,本无可厚非,但一个超级大国所具有的话语权优势,很容易产生主导性影响,成为外交政策参考甚至依据,并影响当事国的形象。对相关的国家来说,被定得好时心里当然高兴,而被硬戴上一顶不情愿的帽子,则可能怒目相向。“战略盟友”、“非盟国的友好国家”、“合作伙伴”、“意愿者同盟”等属于前者,反过来,“邪恶帝国”、“无赖国家”、“邪恶轴心”、
2008新年伊始。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延续2007年的上扬态势。首度突破百元大关。如今已登上110美元/桶的高位。与“百元油”同时攀上新高的还有“千元金”(每盎司)与“万元铜”(每吨)等多种矿产资源。国际著名金融机构普遍预测。由新兴市场强劲需求拉动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将长期维持高位运行。资源高价使资源生产国与投机商坐享与吞噬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利润,检验着中国沿袭西方传统模式的工业化道路与外延粗放的经济
时间:2009年4月29日  地点:东方君悦大酒店  马哈蒂尔——马来西亚前总理,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1981年上台,2003年辞职,历时22年。在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翻了二十倍,基本消除了贫困,文盲率和婴儿死亡率也降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上个世纪90年代,马哈蒂尔是“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与政治方式不具有普世价值。在世
6月8日,加蓬总统邦戈在西班牙一家医院因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73岁。  邦戈是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之一,在位41年。他也是除君主外在位最长的国家元首。这一方面得益于本国宪法去除了元首任职年龄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连选连任,不受次数的限制。  在非洲,能连选连任的国家还真不少。津巴布韦的穆加贝发誓总统当到100岁,而乌干达的穆塞维尼总统也已经连任几届了。尼日利亚曾有个修宪努力,想改回可以连
老树绽新花,上台三把火令人刮目;冰冻三尺难消,“老骥伏枥”要变“跃马千里”不易。      4月11日,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吴伯雄就职。在就职典礼上,荣誉党主席连战和前任党主席马英九分坐吴伯雄左右,前第一副主席、党内另一实力派人物王金平隔着主持人坐在连战旁边。如何把这种刻意营造出的党内大团结氛围维持到2008年大选后,将是吴伯雄必须面对的难题。    老骥伏枥 过渡党主席    1994年,当国民党主
按照《印度时报》的说法,在全世界恐怖袭击的伤亡榜上,印度仅次于伊拉克,排名第二    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市在惊恐的情绪中度过大约从星期六(26日)下午4点15分开始,爆炸声接连在街头巷尾响起在不到70分钟的时间里,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一共发生了17次破坏力不等的爆炸居民的神经平均每四分钟就被刺激一次自行车书包午餐盒,都被恐怖分子改造成杀人的利器公共汽车站和火车站也成了
江泽民主席说,很高兴我是第一位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1996年11月28日~30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度江主席在同夏尔马总统交谈中,为中印关系提出重要的定位,就是中国和印度互不构成威胁,两国的共同点大于分歧江主席访印期间,双方签署了《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一协定被印度政府和舆论称为“不战宣言”这是《为了世界更美好 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中第十五节《“是伙伴,不是对手”—
人们的目标,或者说各国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因此,在宣传造成的轰动效应以后,还须认真考虑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追寻这个目标眼下,有一系列紧迫复杂而棘手的难题需要六方会谈的外交官们去解决    2008年6月的最后几天,可能是朝鲜半岛问题研究者们最为忙碌的日子6月26日下午,朝鲜驻华大使向六方会谈主席国递交了其迟交了半年的核计划申报清单,美国在确认此事后立即宣布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