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枯燥增添趣味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31日,以“责任、创新、奉献”为主题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2岁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云霁以第一顺位荣获2014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陈云霁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小时候父亲经常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努力学习,引导他从小热爱科学。与此同时,父亲还善于使用诱导的教育方法,他从书店买来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然后特意告诉儿子,现在你年龄还小看不懂,只能把书收藏着,等待长大以后你才能看。
  父亲的巧妙做法,让陈云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经常偷偷将《十万个为什么》找出来捧着聚精会神地看。由于看书的时候精力高度集中,阅读之后书中的内容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往往会废寝忘食。
  除了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父亲对他的功课抓得很紧。还在小学三年级,陈云霁就将全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完毕,经过几次跳级,9岁的时候小学毕业,他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并考取南昌市第十中学少年班。
  进入初中后陈云霁知道,只有考取好的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科学家梦想。因此,哪怕年龄很小,他也不用老师催促,自己会争分夺秒地学习。每当劳累的时候,他会适当地看几分钟漫画,让脑筋在漫画的幽默中得到休息。14岁那年跳级提前参加高考,陈云霁的数学考得很好,顺利从南昌市第十中学少年班,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进入大学三年级上学期,虽然陈云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比较模糊,可是他已经开始寻找事情做。陈云霁依次去敲计算机系实验室的门,询问是否接收本科生。他不断敲开很多门,竟然没有人需要。当时陈云霁只有17岁,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即使遭到失败他也认为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自己还很年轻,还有许多奋斗的机会。
  没有找到事情做,陈云霁就继续去敲门。当他将计算机系所有实验室的门敲完,教《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周学海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终于收取他。尽管陈云霁只是给老师和师兄打杂,不过研发工作让他感觉到,做有实际意义的工程,又是为国产化做贡献,是非常快乐的事。
  在实验室打杂的第二年,听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研制国产处理器龙芯1号,陈云霁格外希望能去读研究生,他认为如果能加入国产处理器的研发团队,是无比光荣的事情,应该极力争取异常宝贵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陈云霁如愿以偿,来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跟随胡伟武研究员硕士、博士连读,成为国产处理器龙芯研发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在读硕士、博士期间,他们已经研发出龙芯1号、2号。博士毕业后,陈云霁留在龙芯小组,在组长胡伟武的指导下进行龙芯3号的总体设计。
  和龙芯1号、2号相比之下,龙芯3号有明显的区别,已经从单核发展到多核,任务和性能要求大幅度提升,陈云霁和同事专心致志地看了很多论文,想方设法地进行寻找,也找不到现成的解决措施,最后他们只能亲自摸索。
  在绞尽脑汁后,陈云霁提出建议,采用65纳米先进工艺设计。根据他的构思,龙芯小组经历许多周折,终于研发出龙芯3号,标志着我国在关键器件及其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龙芯3号有单核、4核、16核三个产品,最终将实现对内峰值每秒1000亿次的计算速度,产品既能够用于桌面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也可以用于IP核授权。
  从事国产处理器的研发工作10多年,陈云霁先后负责或参与多款龙芯处理器的设计,在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人才奖,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奖,他还作为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和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的称号。
  总结取得成功的经验时陈云霁觉得:“从事学术很枯燥,兴趣是最大的支撑,需要有兴趣的驱动,才能发现他人没有认识到的东西,做成别人难得做到的事情,从而成为学术领先者。学会给枯燥的科学研究增添趣味,把研究当作美好的享受,工作起來自然会干劲十足。”
  (图/廖新生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两个挑粪工边干活边谈话,一个对另一个说:“等挑完这桶粪,我们先去永宁泉茶社吃口茶,再去雨花台看落日。”寻常人已这般讲究,难怪杜慎卿感叹:“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所谓“烟水气”,说白了也就是一种优雅味道。  《红楼梦》里写到吃饭饮酒的器具,也极讲究。比如螃蟹宴上作菊花诗,林黛玉要饮酒,她“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鬟要给她斟酒,她说
因为7年前,我在《百家讲坛》讲过收藏,所以很多人都熟知我的收藏故事。收藏本身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没想到它在我中年以后逐渐成为我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我把它做成一个博物馆。那么今天呢,我到这儿来应该是讲这个,就是你们最爱听的这种励志故事。但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我在这一瞬间,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今天我在现场感受到的,读书有什么用?我就在想,我小时候是怎么读书的。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离开了学
一群绑匪绑架了一位富豪的财产继承人,匪首很贪婪,也很嚣张,把勒索电话打给富豪时说:“为了表示做这笔生意的诚意,我亲自到你府上来谈,欢迎吗?”  在电话那头,富豪表示随时“恭候”,显得极为冷静,这令匪首很感意外,因为他从前打勒索电话,对方都是惶恐至极,而这位富豪却平静如水。  很快,匪首来到富豪家里,一副大摇大摆模样,眼睛却在警惕地扫视。这时,富豪对匪首说:“放心,我这里没有警察。” 说着,他还心平
吴宓是位了不起的学者,学术视野开阔,精通西方文学,还浸淫本土文化。可这位学识宏富的大师,长相却不招人待见。温源宁教授曾与吳宓共事,他说,有的人非要介绍一百次不可,而且到了一百零一次,还得重新介绍。但吴宓“只要见他一面,就再也忘不了”。为什么呢?原来,在温源宁的眼里,吴宓的面孔“奇绝得有如一幅漫画”。他毫不客气地给吴宓绘相:“他的脑袋形似一枚炸弹,且使人觉得行将爆发一般。瘦削的面庞,有些苍白、憔悴;
出远门,来来去去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实在无聊,便翻出一些老电影看。一口气看了《同桌的你》,看了《匆匆那年》,很青春的故事,很相爱的两个人,以为会天长地久,最终却莫名其妙地分手。电影把这一切缘由推给现实,没办法,现实如此啊,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多么地动山摇不可撼动的爱情,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这个理由好合理,竟让人无言以对。不管是爱情还是梦想,或者其他一切,当它莫名其妙失去的时候,一句“现实如此”,一切
跟一位朋友的父亲聊天,他竟然是一个结婚二十年没跟妻子吵过架的男人。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说:“这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与对方的相处中,能够做到用心,而不用心计就行了。”我又问:“用心和用心计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他的经验之谈。  “用心,不怕被对方识破,而用心计,不仅害怕对方识破,一旦被对方识破,你今后就是真心待她,她也会认为你是在对她用心计。用心计,只能让对方相信你一阵子;而用心,则可以让对
高三的时间就像是蓄水池底的塞子被拔掉之后疯狂逃逸的池水。起初,水面还装模作样地风平浪静,可随着水位的降低,水流失得越快,水面上开始漾起了嘲笑般的漩涡。而高考这头巨兽则稳稳地卧在池底,亮出了它战无不胜的魔爪,等着你束手就擒。  记得结束高二那个暑假,我还在讶异自己已经置身高三。几个月不痛不痒的承受之后,我终于慢慢接受了这个严酷的事实。记得那时候,晚上我还时不时地露着胳臂吹着风穿梭在闹市的灯火中,现在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别开生面:“……我上大学时和邓庆发院士一起去工厂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场,我俩因为使用解决方法发生了分歧,接着发生争论,各持自己观点互不相让,一轮唇枪舌剑后,俩人都不服对方。最后,我俩把争论带到了公共浴室内,冲着凉水澡继续辩论着。我要说的是,在复旦,你们完全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老师,你们更是可以毫无保留地来质疑校长。因为思考和争论是大学追求学问、追求真理
记得自己曾多次被不公平对待,受到兄弟姐妹堂亲表族们嘲笑欺负的时候,父母告诉我的就是不做爱哭的孩子要忍住憋回去,而他们对此则很是开心。而如果我忍无可忍有所反击开他们个玩笑的时候,一定会受到责骂被告诫要尊重他人。这使我感到非常沮丧灰心,直到今天还耿耿于怀。但这也不是说我就对此痛苦不堪,尽管不公平我却从中学到很多,下面就是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应该记住的9件事。  1.不公平对待本身就是一种逆境,能使你超越情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国,它呈现出这样的社会状况:富贵人少,贫苦人多。有很多穷人为了求得生存被卖到周边国家做奴隶。按照当时鲁国的法律规定,若有人在国外见到本国奴隶并把他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奖金给这个人。子贡用自己的钱在国外赎回一个奴隶,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于是拒绝了政府的奖赏。孔子知道后皱了下眉,温和地纠正道:“你错了!”  相反,一个人失足落水,子路勇敢跳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