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老头的彪悍人生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克里斯托弗·李,192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著名演员、歌手。1941年,他应征入伍,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参加二战。1946年退伍并投身表演,参演了近300部影视剧。2015年6月7日,在伦敦去世,享年93岁。
  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最近很忙——他的电视剧《极品基老伴》正在英国热播,敏感的“同志”主题让他不得不疲于应对各种采访。不过,当他听到克里斯托弗·李在6月7日因病去世的消息时,还是停下了手边的一切工作,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写了一篇近600字的纪念文章。
  这两位老戏骨平时的接触并不多,最深的合作就是在《指环王》系列电影中,麦克莱恩扮演正义的白袍巫师甘道夫,而克里斯托弗则扮演妒忌甘道夫的邪恶巫师萨鲁曼。“那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星期,我很高兴能在剧组的晚宴上和克里斯托弗邻座,他教了我一些‘暗黑咒语’,这让我意犹未尽,”麦克莱恩在悼文中写道,“在我一直崇拜的演员中,他就是一个。”
  在麦克莱恩的回忆中,克里斯托弗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他讲话慢条斯理,表情不多,看起来是个阴郁的绅士;二是他的人生经历实在丰富,而心中又始终住着一个“摇滚青年”。
  经历有多丰富?他在埃及干过特种兵,追杀过纳粹,演过一堆牛鬼蛇神,年近九旬还真出了张摇滚专辑……他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一句话:传奇,总是折腾出来的。
  骑士的诞生
  1922年,克里斯托弗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英国皇家来复枪队(隶属皇家步兵团)的中校,母亲则是以美貌著称的女伯爵。因此,父母竭力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英伦骑士,让他从小就学习剑术、歌剧、法语、德语等等,典型的军事化教育加上贵族式教育。
  在英国贵族名校惠灵顿公学,克里斯托弗整日阅读鬼故事作家M.R.詹姆斯的小说,既不喜欢参加运动,也很少参与团队活动,是个热爱幻想的独行侠。他在自传《暴政王者》中写道:“那个时候被排挤,也经常被打,有次还因为‘被打太多次’而被打。”
  他的人生转折发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17岁的克里斯托弗报名志愿从军,在后方军队中执行守卫、接应的任务。两周的军旅生活彻底激发了他的“暴力因子”,回到伦敦后的一切都让他觉得平淡如水。1941年,不甘寂寞的克里斯托弗再次参军,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这一次,他从狱卒做起,当过联络员,解过摩斯码,最终辗转到了埃及,加入了LRDG(长距离沙漠小组),凭借语言优势进入了情报部门。
  LRDG是英国特种空勤团的前身,在埃及声名显赫,被意大利空军称为“幽灵巡逻队”,因神出鬼没、打击迅猛令纳粹闻风丧胆。而在这样的队伍中工作,克里斯托弗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轰炸中连线飞行员,在炮火中收集情报,“有两次都差点被炸死”。有一段时间,他因为得了疟疾不得不离开军队,飞行中队就因缺乏战事情报和地面信息而怨声载道,直到他痊愈归队,才让一切回到了正轨。这件事让长官重视起这位整日埋头收集情报的年轻人,1944年,克里斯托弗升任空军上尉并调入英国总部,并在几个月后加入了在维也纳追捕纳粹的特殊行动。
  曾有无数媒体向克里斯托弗追问关于纳粹行动的问题,但他永远是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一次,他反问穷追不舍的记者:“这些都是军事机密,如果我告诉你,你会保守秘密吗?”记者立马回答:“当然会。”
  谁知“老狐狸”狡黠一笑,反将一军:“所以,我也会。”
  以奥斯卡的标准演戏
  1946年,克里斯托弗从皇家空军退役。自此,他的军人生活结束,而演员生涯则即将拉开帷幕。
  从战场回到伦敦后,他进入一家医药公司做行政工作,“但是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太枯燥了”。于是,在堂弟的建议下,克里斯托弗改行做起了演员,因为“听上去挺刺激”。
  “你太高了!”这是导演们见到踌躇满志的克里斯托弗时说的第一句话。1.96米的身高让他在电影圈处处碰壁。“一开始,只能被安排在角落里,当一个摆设,”克里斯托弗回想刚做演员时的日子说:“这一摆,就是10年。”那些年,他没获得过一个正经角色,“但正经地做了三件事情——多听,多看,多学”。
  10年的蛰伏最终让他获得了机会。1957年,他签约专门制作惊悚电影的锤子电影公司,并在电影《科学怪人的诅咒》中饰演怪物,全身被特殊材料包裹,还是没能露脸。也许是因为从小就爱看鬼故事,或者因为战场经历,他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眼神和肢体表演流露出阴森气息和狰狞表情。这让公司看到了他的潜力。第二年,他主演了《恐怖吸血鬼》,扮演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成就了他最经典的角色。
上:电影《指环王》剧照。
下:专辑《查理曼大帝:死亡征兆》封面。

  瘦削的脸型,寒气逼人的双眼,克里斯托弗就这样跟恐怖电影绑定了:吸血鬼、邪恶博士……类似角色接踵而至。“那时候每天都有电话打到公司,然后我就会接到通知说,‘你又有一个德古拉要演了’。”
  正当克里斯托弗苦于被一种类型束缚之时,1974年,他的表亲兼战友,“007系列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请他出演007电影《金枪人》,饰演大反派斯卡拉曼加。说起当时的演出心得,克里斯托弗沾沾自喜:“小说里的斯卡拉曼加是个印度刺客,但我把他演成了一个黑暗版的邦德,赋予他优雅的魅力。”电影最终大获成功。在得知克里斯托弗去世后,“007系列电影”官网特地在最显眼处写下:“他贡献了史上最精彩的007电影反派之一。”   《金枪人》替克里斯托弗打开了美国市场,1977年,他从伦敦来到好莱坞,开始了他“黄金反派”的电影之路。他和蒂姆·伯顿趣味相投,都是哥特式惊悚的狂热分子,两人合作了《断头谷》《理发师陶德》《黑暗阴影》等经典电影。而之后的《星球大战》《指环王》《霍比特人》等商业电影更是让他被广大美国影迷熟知。他的军人经历和贵族气质在商业电影中发挥出了优势,让角色展现出更高的艺术质感。
  在讲求商业和噱头的好莱坞,克里斯托弗依然不改倔强本色,总喜欢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角色,甚至不惜“得罪”导演。在拍摄《指环王》时,有场戏是克里斯托弗扮演的萨鲁曼被人从背后捅刀,导演彼得·杰克逊希望他能表现出“痛苦、呐喊的样子”,而克里斯托弗却用他一贯冷静低沉的语调说:“被人从背后捅刀后由于气体从肺部赶出,不可能大叫,只能发出艰难的吐气声。”杰克逊刚想反驳,克里斯托弗一句话就让他无言以对:“我知道,因为我捅过。”最终导演妥协,而观众们则看到了史上最真实的被刺片段。
  2011年,克里斯托弗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终身成就奖,有影评人如此评价他:“在近70年的演艺生涯中,他没有获得过一个最佳男主角,甚至男配角。然而,不论碰到多烂、多怪异的剧情和角色,他总能用奥斯卡的标准去诠释,并最终让电影成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比那些因拿到好剧本而获奖的演员要厉害多了。”
  追梦赤子心
  如今的好莱坞流行“老当益壮”,梅里尔·斯特里普、乔治·克鲁尼等人都是越老戏越多,而克里斯托弗无疑是他们中最显眼的一个——除了不间断演戏,他甚至在老了以后还跨界做起了歌手,而且还是重金属摇滚歌手。
  克里斯托弗喜好音乐,主要是受他唱歌剧的祖母影响。他不仅乐感好,嗓音也非常有磁性,早在出演电影《金枪人》时,他就小试牛刀,演唱了插曲《吉普赛小炉匠》,之后又献声多部电影,在业界获得不少好评,并引起了意大利著名重金属摇滚乐手法毕欧·里昂的关注。2005年,两人合作了一首《巫师之梦》。从此,克里斯托弗就陷入重金属摇滚的魔力中不可自拔。那年,他已经83岁了。
  2006年,克里斯托弗正式踏入摇滚圈,发行了一张名叫《天启》的专辑,成为了音乐圈年龄最大的“新人”。他的野心不小,在专辑中嫁接了两种完全不同流派的音乐,比如在歌剧《卡门》的选段中加入重金属元素,让专业乐手都甘拜下风。2013年,91岁的克里斯托弗发行的专辑《查理曼大帝:死亡征兆》,不但由世界级的重金属乐队犹大圣徒为其编曲,更创造了重金属史上推出专辑年龄最大音乐人的纪录。当时有乐评人评价这张专辑是“有历史底蕴的专辑,整张专辑讲述了查理曼大帝(公元8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时期的故事,在内容和技巧上都非常有水准”。克里斯托弗还通过这张专辑向大众透露了一个“身世之谜”——按照血统,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后裔。
  去年,克里斯托弗在现场演唱过他自己写的歌《我的路》,歌中唱到:“最后一天近了/尾声要来了/但我至少活了一生/够了……”略带伤感的歌词配上悲壮的重金属交响乐,似乎他已经预见今天的离别。他说:“在我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持一颗追寻自己梦想的赤子之心。我不知道我还能够做多久,但是我希望每一天都能和他人一起庆祝与分享。”
  他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只要怀着一颗“躁动”的赤子之心,哪怕是在人生的结尾处,梦想也不会太远。
其他文献
虽然建国110年,传位到第五代,却没法与联合国“五常”建交  中国和印度在洞朗地区的对峙已两月有余,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夹在中间的不丹一时成为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在大国间如何权衡利弊,考验着不丹王室的智慧。  父子国王的肖像随处可见  从1907年乌颜·旺楚克建立不丹王国至今110年,共有5代姓旺楚克的国王,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仍健在的“四世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和其子“五世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
初见王磊,一头披肩长发散发着上世纪90年代的文艺气息,极像一名民谣歌手。言谈间,发现这个北京爷们儿其实更像王朔笔下的京城“顽主”,看着有些玩世不恭,却在音乐行业“玩”出了一片天地。最近,他又跟二次元文化“杠”上了。  近几年,随着正版化的推进,中国内地在线音乐平台发展迅速,这片“耳朵经济带”历经洗牌之后,格局初定:腾讯的QQ音乐收购了酷我音乐、酷狗音乐,迅速壮大;阿里巴巴请来音乐行业“大佬”宋柯、
丁子 绘  在中国历史上,禅僧行脚有非常悠久的传统,是每个禅僧修行生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交通工具虽不太发达,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官道、有驿站。而行脚的禅僧不仅在官道、驿站上行走,有很多时候是披荆斩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他们拜访修行人,寻找或开辟新的修行道场。  禅僧的这种行脚生活,和印度佛教有些渊源。《华严经》里就有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讲的是,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
崔传刚 财经作家  在中国知名企业家中,任正非可以说是最低调的一个,既不去论坛峰会发表演说,也无心于圈子文化,更不爱为别人传道解惑。74岁的他心里只有工作,但他和他亲手创立的华为却无法逃避媒体的聚光灯。  对任正非和华为来说,2018年着实是不容易的一年。这一年中,华为的营收继续高歌猛进,技术创新步步为营,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甚至超越了苹果。但与此同时,华为在海外市场越来越频繁地遭遇“危害国家安
他谈论牛肉阐述中澳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以攀登珠峰形容中新友谊与合作  3月22日至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2006年以来首次出访澳新,也是中国今年面向大洋洲地区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  从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那一刻起,李克强一言一行就成为澳新两国媒体的关注焦点,中国总理潇洒的仪态、睿智而幽默的谈吐不仅让当地媒体津津乐道,更彰显了中国的风采和自信。
这年头不在脸上搞点幺蛾子,都不好意思说自  己是美妆师了。芬兰美妆师西罗宁就这么“作”出  一款新眉形——羽毛眉。这要归功于她的朋友、发  型师罗塞。当时,罗塞正给西罗宁的头发定型,谁  知手一抖,发胶落在眉毛上。罗塞忙拿手中的梳子  刮掉發胶,却突然笑得前仰后合。西罗宁赶紧照镜子,  发现眉毛中间居然被粘掉,只剩上下两层。西罗宁  索性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别梳理眉毛,结果看上去就  像一片羽毛。她美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写过一则有趣的寓言:马其顿国王菲力浦威胁将围困科林斯城,该城居民迅速行动起来,擦拭武器、搜集石块、修补城墙。大学者第欧根尼见了,急急披上斗篷,沿着街道拼命来回滚动他的木桶,以免成为众多勤勉市民中唯一游手好闲的人。  时间就是攻打我们的马其顿国王,而且最终我们的城市多半会失守。但在失守前,我们总会装模作样让自己忙起来。每个新年,都是一个与时间宣战的节点。新年计划就是我们的武器、石
1980年10月,从未远行过的沈从文,第一次访问美国。在夫人张兆和的陪同下,一去就是100多天,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15所大学做了23次演说。逗留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沈从文与老友翻译家王际真重逢,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在半个世纪之前。此时,王际真已从大学退休20年,独居家中,不大与外界交往。沈从文四处打听,终得见面。  介绍沈从文与王际真认识的是徐志摩,时间远在192
一  张方脸,满头灰白,身材不高但很敦实,双眼闪着机警,汉语四声相当标准。他就是小蔡斯·弗里曼先生,中文名叫傅立民。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他是美方首席中文翻译。这成为他人生最耀眼的名片。  2014年11月19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奇寒与五月花饭店内的热烈恰成对比。在美中政策基金会成立19周年暨中美建交35周年庆祝活动上,傅立民荣获美中关系终身成就奖。这场主题为“中国在华盛顿”的活动特意选在这个
感谢主持人詹姆斯的暖场表演,非常感谢!  我们经常被一些东西提醒,一些凸显我们彼此之间差异的东西,比如种族、地域、宗教、性别和政治派别等。这些东西把我们割裂成不同的个体。但是,我们真正强烈需要的,却是那些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东西——我们共同的历史和价值观,以及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联盟而做出的共同努力。  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一首诗被谱成曲子,并很快在全世界传唱开来。大家猜猜看是哪首?(18岁的格莱美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