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柯传》:一部冒险的历史小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册读物描写过这位绘画和艺术界的“神圣的怪人”——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奥斯了,他在画作的末尾总是这样签名——“希腊人,格列柯”。
  有数百万双专家或非专家的眼睛在他的作品上逗留,他们赞美其精湛的艺术、明亮的光线和色彩,灵魂与身体的完美结合。无数笔墨描写和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贡献,5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激励感动着人们。
  我很高兴能够介绍另一份出人意料的贡献: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创作的《格列柯传》(原名《格列柯与大审判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28.00元)。这部作品也很与众不同,因为它并非由专家们创作的学术作品,而是一部小说,一部历史小说。我之所以认为它出人意料,因为我认为它有点冒险,不只是大胆,事实上用小说再现一位伟人的一生和作品简直就是在冒险,比如说埃尔·格列柯的人生。
  当这位“神圣的怪人”一生的行为中拥有如此多的历史空白时,你该如何评价他呢?你又如何去填补那个年代的空白呢?那个年代如此遥远如此陌生,以至于很难领会其精神,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社会总体面貌,更难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将一位伟大画家的人生和行为置于其中。但是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就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也就是说,他并非随意地创作一本小说,而是如封面所示,他撰写的是一本“历史小说”,当然,他的笔仍然可以发挥想象,任思绪自由驰骋。同时,由于作者本人在艺术史、考古学和电影方面都拥有广博的知识,因此他转而研究格列柯。
  可见,作者对于格列柯的人生和行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因为在书中,他试图一步步跟随其人生历程,从甘地亚、克里特到威尼斯、罗马和托莱多,试图再现这位伟大画家的整个心路历程。
  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历史证据,格列柯人生进程中的谜团也无法联系起来。无情的时间已经拭去了伟大的格列柯留下的许多印记,唯一肯定存在的只有大师的作品,因此有很多空白难以填补。
  普拉伊塔基斯研究了从甘地亚到托莱多的许多历史证据,同时以一位艺术史专家的眼光、而非普通人的眼光大量研究其画作。
  对于格列柯人生中的空白,作者只能用想象联系起来,但是这一想象又并非漫无边际,而是基于格列柯的作品产生的。作者通常运用格列柯作品中展现的事件和场景来填补这些空白,因为他觉得,这些画并不是偶然的情感表达,而是大师用画笔和颜料表现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正是其人生或精神的组成部分。
  在这本书中,除了创作者以外,作品也以另一种面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因为作者仔细研究并分享了格列柯画作的每一个细节,也研究了其他研究者的有关分析,他的研究获得了成功,并从中汲取了元素来填补空白。因此这本书对于格列柯的画作进行完整且丰富的诠释,对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当然专家肯定无法从此书中获益,他们或许并不赞同以这种形式接触格列柯,但是对于业余人士来说,普拉伊塔基斯在格列柯的作品中融入了生活的气息,让读者有兴趣一再回味。至少我个人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和需要。有一个问题是:作者用他自己的方式,是否真实地重塑了格列柯的人生、行为和性格?还是用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格列柯,即“普拉伊塔基斯式的格列柯”?
  我愿意相信确实如此。读者带着这种信念在一页页书稿、一个个事件中转换,这种说服力让人毋庸置疑。一种内在的连贯性组成了一个整体,使人很难判断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想象和错觉。这一整体让人觉得,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和当时的文化,甚至亲历了格列柯的创作和行为,这种诠释让人觉得与现实无异。
  然而,我并不适合下定论,在这一点上,专家们能够发表更专业的意见。我只是把这部作品当成一部小说,而并非一本学术研究。作为小说,我认为它非常完美,其中某些章节非常吸引人。首先,普拉伊塔基斯保留了“历史性”,他没有把事件搬到现代,没有用当代的想法来评判这些事件,而是把自己带到那个年代里,融入那些事件中,作者在研究这些事件时总是与历史条件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他试图在内心经历并再现当时的习惯、生活方式和权力,以及不为百姓所知的权力游戏和纠葛。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就是这些纠葛的牺牲品,他经常与异端裁判所和小心眼的大裁判官发生冲突,后者用他的一生作为赌注来阻止格列柯的职业生涯。仅仅这个章节就证明了普拉伊塔基斯的能力,他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他轻松地运用文字与含义来表现人物和人物性格与整个社会背景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文化和时代的渗透使小说更有教育意义。
  我觉得在全书中,天主教义和异端裁判占据统治地位,这也许成为了小说的背景语言,因为这些神秘的事物形象地重现了,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又有趣。另外,这些事件,还有格列柯与大裁判官之间的冲突,帮助作者表现泰奥托科普利无畏又难以忍受的性格,以及他坚持自己深信的原则和价值观。
  看完此书,我明白了,天主教通过异端裁判所强加于一切的宗教狂热和审查机制是史无前例的。既然当时这一宗教狂热控制了西方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且限定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为何不能主宰一部重现那个年代的小说呢?这也成为了另一个证据,证明此书是一本历史书,它立足于那个时代,以当时的条件为基础,没有隔阂和时间差异。
  所有这一切与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文字结合在一起,他将创作者与创作过程,将生活和作品完美地联系起来。作品点亮了人生,人生又在格列柯的作品中反映出来,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本佳作。
  作者单位:希腊国家克里特大学,教授
  (本文编辑 谢宁)
  新 书 廊
  《汉英对照宋诗绝句200首》,陈君朴编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48.00元
  该书精选200余首宋诗绝句,以汉英对照的方式编排,对每首诗的诗作原文及注释皆进行了翻译。同时,还请上海市大学书法教学协会、上海蓬莱书画院的书画家提供了精美的配图。该书的特色是不仅有诗句、有翻译,还有绘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的配画、配字,而且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文化一脉相传的风骨。
其他文献
《生命册》,李佩甫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版。  1918年8月15日,出身农村的湖南韶山冲青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奔赴北京。他先在其师杨昌济家暂住,然后又租住在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在杨昌济的推荐下,他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差事,领着每月8块大洋的薪水。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并不愉快。时隔多年他还记得“张申府老爷脸色很难看”,五四运动的头面人物傅斯年、罗家伦忙得很,没有时间听他说南方话。1949
这是一本比32开本略小的册子,蓝色的封面,封皮的左侧一条血红色的书签,上面用粗粗的黑框框起“东北义勇军概况”七个经过艺术加工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封底下端一白纸小签即本书的版权页上,竖排印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印 非卖品一九三二·八·一五”。说它是小册子,因为它既薄又小,只有86页。但它却包含了“义勇军之缘起及经过”、“义勇军之成分”、“义勇军之编制”、“义勇军之指挥”、“义勇军之弹械”、“义勇
日前,九州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江苏作家陈培元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思想家》。这部洋洋30余万字的作品,分“运筹帷幄”、“破冰改革”、“以人为本”、“著书立说”、“客席教授”、“高端对话”等10个章节,生动地记述了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全国著名乡镇企业家袁勤生治厂、管人的故事,诠释了“袁勤生管理思想”的深刻内涵。  袁勤生原为常熟市江南仪表厂厂长。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起步,
《旅次的自由联想:追寻美英文学大师的脚步》,张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3月,38.00元  学友张玲寄来她的散文集《旅次的自由联想:追寻美英文学大师的脚步》,读罢,感悟良多,较之以前读她的译著《双城记》、《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孤寂深渊》和学术论著《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哈代评传》等,另有一番感受和获益。  张玲是我在1950年代负笈燕
(一)  农兄:  昨天南方又有一家出版社约编林徽因集子,以时间过紧婉谢,未便明说的是没有编它的兴致。林徽因作品,数量就是那么一点儿,许多出版社争相付梓。编来编去,大同小异,有的简直见不出差异。首都某权威出版社编一套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创意甚好。上世纪末他们已经编过类似的大型丛书,然而当时受种种局限,确乎有待更新了。不过其他作家均可编出新意,唯林徽因这一册实在“新”不出什么了。主事者的意思,
选择共产党我不后悔    问:历次运动给您的人生造成了很多灾难,这些运动本身对您“只向真理低头”理念是否就有一种天然性的压制?  江平:应该说,我是有幸能够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遇到了一个能够尽量不说假话的机遇。因为划了右派以后,虽然这个检讨可能是有些虚假的,但是我对于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也有我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不参与决策,不参与国家一些重大的事情,但是可以避免说一些违心的话,避
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起,就重视学术研究,并渐形成重实证、不空发议论,文献与文物并重的实事求是学风,涌现出一批在明清史和宫廷文化研究、文物保护和鉴定等领域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章宏伟自调入紫禁城出版社任职以来,工作之余狠抓学术研究。在故宫学术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走上重实证而不尚空谈的治学路径,养成严谨扎实的实证学风。他推出的论著《故宫问学》,即充分体现了其治学的这种鲜明特色。  《故宫问学》
我虽无立雪程门受教进学之福,但自1989年秋从国家教育部机关调至南京大学工作以后,却也曾登堂入室,略得千帆先生亲炙,并获珍贵的翰墨缘。值此纪念程干帆先生(1913—2000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将我识荆后七、八年间的一些难忘往事写出来,以见前辈学人之典型。  初访结文缘  1992年12月1日上午,接受了《光明日报》评论部委托的我,在程门大弟子之一徐有富教授引荐下,开始了一次对千帆先生的访谈。访
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家中,有两个现象引人瞩目。一是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最终落脚于中学,二是一批出入儒佛的学者最终归宗于儒学。一般而言,前者在知识学上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学术系统的认可和尊重,后者则更多地在道义论上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道德系统的体认和承担,而且多对政治和国家问题有富于现实意义的专门思考或研究。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可谓这后一批学者中的一个典型,他的《政道与治道》可以说就是一本专门研究中国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1868-1940)自谓“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做学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毕生钟情于书卷,陶醉于书香,实践着“学不厌、教不倦”的人生格言。  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于蔡元培而言,读书就是他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蔡元培生于浙江绍兴的小康之家,自幼笃志好学,“我五岁零一个月(旧法算是六岁)就进家塾读书,初读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我十三岁,已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