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微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使读者能够有个清晰准确的认识;然后详细分析了“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最后从树立“微教育”理念、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两方面对乒乓球“微教育模式”教学应用效果提升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微教育模式 乒乓球教学 影响 应用
乒乓球,在我国被称为“国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运动事业的骄傲,在各项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中,国家乒乓球运动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应的,我国的乒乓球教学事业也成为国家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乒乓球教学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是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我国乒乓球教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了解与热爱,阻碍了国家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微教育模式”作为当今教育行业中的新型且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不仅在文化课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微教育模式”基本概述
(一)“微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微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它主要是将现代化的教学课程和现实意义上的实践相结合,注重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细节的关注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细节往往会影响整个“微教育模式”的成败。使用“微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教育模式”教学的特点分析
1.准确定位教学目的。“微教育模式”能够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内容,较好地匹配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运动理论的熏陶与运动实践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细节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特定角色的角度来思考相应的问题,对细节的关注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微”的特点。
4.采用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获得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准确、完整地掌握知识,对于學生不能准确掌握的地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与整改,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突出乒乓球教学当中的技术重点。乒乓球运动所包含的动作比较丰富,而相关技术细节非常重要。“微教育模式”恰好能够突出乒乓球教学当中的技术重点;第二,角色互换,有利于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微教育模式”采取角色定位万式,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是“乒乓球队员”,也可以是“裁判”,这些角色的互换,有利于学生理解乒乓球技术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而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技术;第三,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微教育模式”比较注重教学评价,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乒乓球“微教育模式”教学应用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各类体育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各学校也开设了乒乓球教育,然而多数乒乓球体育课程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单一的教学形式和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乒乓球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乒乓球教学法忽视了对乒乓球战术细节的分析和教学,多数学生都表示出对传统乒乓球教学的不适应,对技战术动作不理解。而乒乓球的微教育模式能解决传统乒乓球教学中的教学难题,为师生带来新的教学突破。在乒乓球的微教育模式中,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一)树立“微教育”理念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树立“微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进行教学调研,在了解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微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要对乒乓球教学课堂进行灵活的教学,并以教学活动来展开乒乓球教育。好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做到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教学。“微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树立角色互换的意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学习乒乓球的文化和技术,因此,教师应当为课堂构建有激情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微教育”理念要求师生重视教学反思,对摄像记录进行剖析,瓦解学习难题,并解决学习难题,从而真正掌握学习。“微教育”理念要求师生重视课堂交流,以此促进学习。
(二)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好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乒乓球的微教育中,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降低结果、分数评价的作用,从而发扬乒乓球的竞技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教育模式”引进乒乓球的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师生对乒乓球学习的进步,并让师生体验到乒乓球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更多的人热爱乒乓球,学习乒乓球,从而弘扬乒乓球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泽承,韩政.“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74-176.
[2] 廖冠元.“微教育模式”对乒乓球教学的影响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5(10):105-106.
[3] 聂林山.“微教育模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5(04):45-46.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微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使读者能够有个清晰准确的认识;然后详细分析了“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最后从树立“微教育”理念、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两方面对乒乓球“微教育模式”教学应用效果提升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微教育模式 乒乓球教学 影响 应用
乒乓球,在我国被称为“国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运动事业的骄傲,在各项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中,国家乒乓球运动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应的,我国的乒乓球教学事业也成为国家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乒乓球教学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是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我国乒乓球教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了解与热爱,阻碍了国家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微教育模式”作为当今教育行业中的新型且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不仅在文化课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微教育模式”基本概述
(一)“微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微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它主要是将现代化的教学课程和现实意义上的实践相结合,注重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细节的关注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细节往往会影响整个“微教育模式”的成败。使用“微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教育模式”教学的特点分析
1.准确定位教学目的。“微教育模式”能够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内容,较好地匹配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运动理论的熏陶与运动实践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细节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特定角色的角度来思考相应的问题,对细节的关注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微”的特点。
4.采用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获得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准确、完整地掌握知识,对于學生不能准确掌握的地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与整改,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突出乒乓球教学当中的技术重点。乒乓球运动所包含的动作比较丰富,而相关技术细节非常重要。“微教育模式”恰好能够突出乒乓球教学当中的技术重点;第二,角色互换,有利于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微教育模式”采取角色定位万式,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是“乒乓球队员”,也可以是“裁判”,这些角色的互换,有利于学生理解乒乓球技术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而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技术;第三,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微教育模式”比较注重教学评价,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乒乓球“微教育模式”教学应用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各类体育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各学校也开设了乒乓球教育,然而多数乒乓球体育课程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单一的教学形式和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乒乓球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乒乓球教学法忽视了对乒乓球战术细节的分析和教学,多数学生都表示出对传统乒乓球教学的不适应,对技战术动作不理解。而乒乓球的微教育模式能解决传统乒乓球教学中的教学难题,为师生带来新的教学突破。在乒乓球的微教育模式中,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一)树立“微教育”理念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树立“微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进行教学调研,在了解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微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要对乒乓球教学课堂进行灵活的教学,并以教学活动来展开乒乓球教育。好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做到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教学。“微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树立角色互换的意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学习乒乓球的文化和技术,因此,教师应当为课堂构建有激情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微教育”理念要求师生重视教学反思,对摄像记录进行剖析,瓦解学习难题,并解决学习难题,从而真正掌握学习。“微教育”理念要求师生重视课堂交流,以此促进学习。
(二)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好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乒乓球的微教育中,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降低结果、分数评价的作用,从而发扬乒乓球的竞技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教育模式”引进乒乓球的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师生对乒乓球学习的进步,并让师生体验到乒乓球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更多的人热爱乒乓球,学习乒乓球,从而弘扬乒乓球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泽承,韩政.“微教育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74-176.
[2] 廖冠元.“微教育模式”对乒乓球教学的影响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5(10):105-106.
[3] 聂林山.“微教育模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5(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