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残障学生融合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使残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生活自理、交流沟通、协同合作等能力得到提升。文章提出将音乐熏陶、运动锻炼、动手自理、“家校”联合等手段融入到残障体育课堂教育教学中,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残障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为一线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残障;康复;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33-01
  我国残障儿童达到800余万人次,他们在视力、听力、语言、肢体、精神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在康复课程中通过融合教学使他们在生物、心理等方面能够适应社会。而融合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让特殊群体的学生回归社会,能够真正融入到正常生活中,且自身的身体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恢复,生活能够自理。
  1.音乐熏陶,心灵感化
  音乐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疲劳的生活情绪,活化脑部细胞,帮助睡眠,增强注意力和免疫力,对于残障学生来说,音乐融合疗法最大的价值是敲开他们密闭的心灵,让其精神放松,用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提升他们与正常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而不只是局限于他们特殊群体自身的交际圈;其次是训练他们的小肌肉群,提高他们对自身行为精细动作和呼吸功能的控制与锻炼。
  比如,在康复训练课堂上放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古老经典的歌曲,使歌曲的词、曲等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律动碰触残障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爱”,进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再比如智障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而通过控制音乐的节奏,加之简单的头、手、脚等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自身动作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高效率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课堂学校的投入度,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刺激他们的脑部细胞,使之打开“心灵之窗”。
  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疗法与音乐教育二者间并不划等号,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韵律和音准有较高的要求,但音乐疗法却是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的韵律、节奏有效地控制自身的行为与情绪。
  2.运动锻炼,康复提升
  运动疗法对于残障学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将残障学生从教室里“拉”出来,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使他们在一定的规则要求下,通过不斷地交流与合作,提高残障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其次是对残障学生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即为“短板效应”。
  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走或是抱球接力走等简单的运动锻炼,全面发展残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脑瘫儿童的由于脑部损伤,使得这类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行为、情绪等障碍,运动能力普遍低于正常群体,走路姿势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生活难以自理等。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康复训练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治疗,效果更显著,这与山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师杨纪太的研究观点不谋而合。
  也可以通过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中的某一动作技术,如投篮,它对于身体的平衡性要求较高,而偏偏脑瘫学生连基本的站立都很困难,投篮更是无稽之谈了,但通过长期的训练,让他们在稳定自身平衡性之下,在不同的投篮位置下,不同高度的篮板下不断练习,进而逐提高他们的身体稳定性。另外学生在一定规则要求下进行篮球比赛,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体验环境的变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等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学会接受“规则”社会下带来的快乐。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并非是运动教育,它注重的是残障学生通过运动的方式,提高自信心,消去自卑心理,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往、与社会接触的适应能力。
  3.动手自理,适应生存
  残障学生一直被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视为弱势群体,社会不愿意他们独自承担任何重任,不愿他们独自完成一个个的任务,每个人都情愿替他们遮风挡雨,久而久之,他们的劳动技能淡化,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亲人朋友及教师同学的生活依赖性加深、加强。而为了保证残障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的康复训练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而在劳动技能康复训练课中,为了培养残障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可以组织他们将废弃的报纸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如飞机、动物、纸排球或是纸篮球等,最后还要组织他们收集整理好模型,并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当然教室的垃圾也要组织学生清理干净,保持地面的整洁。
  劳动技能的康复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内容,它还可以在家庭中实施。比如在学校开设劳动技术或是家政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锄草、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修理桌凳等简单的劳动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当然开展的形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尽可能的丰富残障学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能够通过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习适应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技能的康复训练并不等同于运动教育、运动疗法,它注重的是残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学生的职业康复教育。
  4.“家校”联合,协同培育
  由于残障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特殊性所在,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圈,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因此“家校”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残障学生的康复成长作用最大,而往往家庭由于自身孩子身心的特殊性,会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帮助,从而导致这些本来身心不健康的群体更是缺失了基本的适应能力,而学校在没有家庭的协助之下,独自进行康复教育。而“家校”联合康复训练,是在学校进行的康复教育在家庭这一环境中继续巩固教育,给这些残障学生最大的学习教育空间。
  建立学生康复系统,每生一个卡片,可以是学习进度、成绩表、或是康复训练计划,老师将在康复训练课堂上布置的教学任务或是学生的表现记于健康卡片中,而学生将卡片带回交至父母,父母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任务,和孩子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后家长将学生的反应登记至卡片上,这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为学生建立完整健全的康复系统,从而促进残障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当然在学校进行的音乐疗法、劳动技能或是“送教上门”等康复训练都可以在教师和父母的协同下进行,进而使这些残障学生能够在教师和父母的帮助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但学校的授课班级最好为小班教育教学,因为小班康复教育可以使教师随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动态。而将轻微残障学生纳入到正常生课堂教学生,一部分人认为,同学间的刺激可以更好的帮助残障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提升,继而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另外一部分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将残障学生融入到正常集体中容易使他们滋生自卑心理。因此,特教学生到底是小班教育还是融入正常班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其他文献
情境式教学法是通过设置具体、生动的病人病情,以及护理人员的具体检查和护士对病人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特定的专业场景中所需要的护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扮演好病人的角色,课前学生要认真复习布置的病人有哪些明显的症状、体征,巩固了旧知识,在护理评估中要认真全面分析病人的情况,明确做出护理诊断,并且制定要达到的护理目标,具体
目的探讨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中绝经后要求取节育器的妇女150例,并随机分两组:研究组7
1 急救过程    患儿男3岁,高热数小时来院,已在家自服退烧药,体温不退,在排队诊疗时患儿突然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四肢抽搐,意识不清。接诊护士立即将患儿抱人抢救病室,给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腔,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遵医嘱予鲁米那0.1肌注,建立静脉通道。予压舌板绕纱布在上下臼齿间放入,防止舌咬伤。予氧气吸入2升每分。予测量体温。肛温39.8度,根据医嘱予安乃近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山东理工大学1500名非英语专业2013级、2012级和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处在大学英语学习不同时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
摘 要:《数控编程》是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点课程之一。如何利用课件把课上的更加直观、通俗易懂、是本人追求的教学目标,几年来,我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引入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课题的选择、平台和软件的选择、素材的准备三个方面浅谈课件制作技巧。  关键词:数控编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传统
近年结核病的发病有增多趋势,喉结核是呼吸系统结核中常见的肺外病变,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和局部病变与过去的典型喉结核有很大差异,常与喉恶性肿瘤症状类似,因此临床上误诊率很高,而两者处理及预后完全不同。现就喉结核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前牙反颌是临床常见的错颌畸形,如不及时矫正,将会对颌骨的发育、咀嚼功能、容貌、颞颌关节及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乳牙期、替牙期牙性反颌的矫治,临床上常见选用可摘式合垫活动矫治器,用合垫抬高咬颌、解除反锁结关系,但长期戴用合垫会压低后牙,使前牙覆合加深。因此,反颌解除后需分次磨除合垫。本文介绍使用下颌前牙平面导板抬高咬颌,解除反锁结关系,配合可摘式无合垫活矫治器使牙齿唇向移动、扩大牙弓,使反颌得以快速
目的以毛细管GC色谱图鉴别更辰胶囊中的麝香酮。方法GC法:采用SPB50毛细管色谱柱,biD检测器,程序升温,以样品供试液、麝香酮对照液和样品阴性对照液的GC色谱图进行比较鉴别。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