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近15年国内学术期刊上反向迁移文章(22篇)为分析对象,发现国内反向迁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和理论研究数量不足;研究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笔者认为:(1)理论与实证研究共进:结合外国理论,构建适用于汉语的新框架模型;采用行为学、心理学研究范式,提高数据精度;扩大样本量和研究对象范围。(2)现象描写与机制、影响因素研究共进:在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语用、词汇、概念、元语言等层面展开;理论与现象结合,探讨反向迁移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