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短期椎间隙退变进展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至11月腰椎融合节段相邻椎间隙退变程度为Thompson分级Ⅲ级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交替分为Coflex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Coflex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Coflex,对照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未予任何处理。所有患者术后
【机 构】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短期椎间隙退变进展情况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至11月腰椎融合节段相邻椎间隙退变程度为Thompson分级Ⅲ级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交替分为Coflex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Coflex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Coflex,对照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未予任何处理。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时间为2年,将术后2年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椎间隙高度和椎间隙活动度作为近期疗效的观察指标,与术前进行比较,评价Coflex对融合节段邻近椎间隙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获得术后2年随访的患者Coflex组22例,对照组21例,术后两组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椎间活动度明显减小,为术前的47%(t=7.99,P<0.05);术后2年对照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轻微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融合节段相邻退变间隙椎间高度和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值(t=6.7)和椎间活动度(t=-14.5)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棘突骨折、Coflex松动、脱落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能明显限制椎间隙的屈伸活动范围和维持相应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对融合节段相邻椎间隙退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脊柱融合技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尤其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且疗效获得肯定,也成为所谓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腰椎融合术后带来的如腰椎运动功能的丧失和融合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加重等问题,也成为脊柱外科医师面临和重视的问题[1]。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如何在进行结构重建(稳定)的同时,保留或者恢复腰椎的运动功能,即腰椎的功能重建,成为了腰椎动态稳定的理念和技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27例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24 d~12.6岁,<1岁者16例,占59.2%。22例为单发心脏肿瘤,5例为多发。其中22例因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进行手术切除,5例未施行手术。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选择不同的切口径路,14例完整切除肿瘤,8例部分切除;5例行
慢性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病,其主要病因之一是腰椎间盘退变。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称之为"金方法"的腰椎融合术,但融合后的腰椎丧失了活动度,不能达到正常腰椎的功能,相邻节段退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4%[1-3]。因此,各国学者都在努力寻找新的方法替代腰椎融合术。目前各国学者的共识是腰椎功能的重建比结构的重建更重要。在这一共识的指引下重建腰椎的正常功能指导着各种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产品的研发,腰椎
胆囊嵌顿结石行胆囊切开取石手术时需要进行碎石治疗,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满意的碎石方法。钬激光碎石在泌尿外科中碎石效果良好,但在胆道系统结石特别是胆囊结石中的应用尚少。为了解钬激光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们于2010年7月至9月对32例复杂胆囊嵌顿结石患者在手术中联合进行了钬激光碎石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结合我们2009年2月至9月在46例胆囊嵌顿结石患者手术中应用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治疗的
2002年,Santambrogio等[1]报道了首例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左下叶黏液表皮样癌;2008年,Mahtabifard等[2]报道了13例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但是,这一手术开展极为局限。而国内仅见报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支气管成形术,但其辅助切口平均长达10 cm[3],并非真正的全胸腔镜手术。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完成全胸腔镜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短节段腰椎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2年1月到2011年11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Third Quarter 2011)、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短期疗效,并对术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管狭窄症的4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7~69岁,平均43岁。患者均行椎管开窗减压及Wallis棘突间置入术治疗,手术节段:L3~4为4例,L4~5为38例,L5~S1为6例。通过随访术前、术后腰
1996年Hotchkiss[1]首次提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国内李庭等[2-3]亦称为肘关节"可怕三联征"。近年来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以此命名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此疾病名称确实吸引眼球,有那么"恐怖"吗?所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为肘关节后脱位同时合并桡骨头骨折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坠落和车祸是常见原因。随着高空作业及交通事故的增加,其发生率
目的通过对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康复治疗、关节镜松解和联合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1月的66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15~74岁,平均41岁;关节僵直时间为0.5~108.0个月,平均为15个月。其中康复组21例、关节镜组22例和联合微创组23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
患者 男性,77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2年余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10月27日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心脏病史。1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右下腹麦氏切口。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血压128/68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脐周可及一搏动性肿物,大小约4 cm×5 cm,质地稍较硬,边界清,活动度欠佳,伴轻度压痛。右下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