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自交联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自交联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自交联的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比相应的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并且随双丙酮丙烯酰胺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增加以及永久变形降低,但离子键和氢键交联的LIPN具有很高的扯断伸长率和很大的永久变形,这些说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界面共价键交联能很好地改善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交联的LIPN比相应的LIPN以及离子错和氢
其他文献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重法(TGA)等研究了间规聚苯乙烯/等规聚丙烯(sPS/iPP)、sPS与聚-1-丁烯(B30)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和sPS/iPP/B30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结果表明s
考察了陈化温度对新癸酸钕(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和氯化二异丁基铝(简称Cl)组成的催化剂共聚合丁二烯-异戊二烯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陈化温度对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
纳米二氧化硅的水分散液中直接乳液聚合得到的稳定的氯丁二烯-二氧化硅杂化胶乳。乳胶粒的粒径、ζ电位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在氯丁胶乳粒子的表面。
“十一五”期间国内一批合成橡胶装置将陆续投产,同时也将迎来一轮建设高峰,国产合成橡胶的供应优势将开始显现,也有利于国内橡胶加工行业提高国产合成橡胶的使用比例,以缓解天然
据“http://www.greenshanghai.com/chn/Bayer.html.2006-04-27”报道,Bayer材料科技公司正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展全球最大、最现代化的聚氨酯商业运作。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二苯甲烷二异
期刊
在CO2流体中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SAN/OMMT),并将该复合材料与商业ABS树脂进行共混。结果表明,在7.5MPa下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摩尔质量均高于在
高耐磨炉黑(HAF)填充型粉末天然橡胶(NR)[P(NR/HAF)]硫化胶的缺点是300%定伸应力低,因此,采用Sm2O3掺杂HAF(HAF-Sm),用凝聚共沉法制备了掺杂Sm2O3的HAF填充型粉末天然橡胶(NR)[P(NR/HA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元素分析法分析了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AO-60)共混物的结构,并研究了共
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制备了1,2-结构质量分数为17%、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多分散指数为1.19的液体聚丁二烯;以甲酸、过氧化氢为环氧化剂,甲苯为溶剂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环氧化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