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季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由于保护地设施的广泛采用,苦瓜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枯萎病病原菌大量积累,发病日趋加重。据报道,一般发病率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病害流行时田间出现大量死藤,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我所对该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发病症状 苦瓜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幼苗受害较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不久后顶端出现失水症状,叶色变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收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成株期发病,初期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同一张叶片顶部向基部枯萎,发病缓慢时萎蔫下垂不明显,瓜蔓生长衰弱、矮化,中午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复,3~6天后全株叶片枯萎、死亡。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病势发展急剧,常有“半边枯”现象出现,或全株突然由上而下全部枯萎,表皮多纵裂,常有胶状物溢出,皮层腐烂与木质部剥离,根部腐烂易拔起。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粉红色霉状物,干缩后成麻状,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2. 发病特点 苦瓜枯萎病为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苦瓜专化型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可存活6~7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或土壤线虫传播。该病的特点是从侵染到发病的时间很长,一般在1个生长季节只进行1次侵染,少有再侵染发生。
  3. 影响发病因素
  ①温、湿度。该病在5~37℃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4~29℃。2007年、2008年5~6月份我地降雨量分别为686.1毫米、738.6毫米,平均温度分别为27.4℃、28.5℃,6月下旬在我所苦瓜试验地调查,枯萎病病株率分别为16.4%~31.2%、19.5%~40.3%。说明温度大于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发病加重,特别是在雨后及土壤含水量突然增加时病害发展迅速。
  ②苦瓜品种。调查不同品种苦瓜地318块,湘早优1号、蓝山长白苦瓜和衡阳本地苦瓜的病田率分别为16.4%、33.6%和39.3%。调查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各品种间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以湘早优1号最为抗病。
  ③连作年限。调查湘早优1号苦瓜不同种植年限地块127块,种植第一、二、三年的田块分别有45块、40块、42块,病田率分别为4.4%、17.5%、35.7%,病株率分别为0.6%、4.1%、26.5%,这表明连作时间越长,发病越重。
  ④田间管理。氮肥施用过多、过勤田块发病重于普通管理田块;亩种植1200~1500株的田块比800~1000株的田块发病重;浅沟、低畦、长行田因排水不畅,发病重于高沟、深畦、短行田。由此可见,田间通风透光差、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更为严重。
  4. 综合防治措施
  ①嫁接。在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的前提下,嫁接是控制枯萎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建议选用抗病性好、亲和力强的瓜类作物做砧木进行嫁接,我所进行了不同砧木的嫁接试验,黑籽南瓜嫁接成活率高达95.7%,嫁接苗种植后长势旺盛,抗病能力强,在重病区都表现不发病,所以黑籽南瓜是目前苦瓜嫁接的最好砧木。
  ②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是仅次于嫁接的防治方法。
  ③种子消毒。用高锰酸钾1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于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晾干后置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播种前每亩苗床用代森锰锌150倍液均匀喷洒,播种后用药土覆盖。营养钵育苗时选用灭菌土。
  ④土壤消毒。大田在翻耕前每亩施石灰75千克等,并于移栽前充分晒白土壤。
  ⑤药剂防治。在苗期施药防效最为理想。移栽到大田后,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淋根,每株浇500~800毫升,间隔15~20天1次,至盛花坐果期为止。在苦瓜现蕾开花期间,每7~10天喷洒1次下列药剂的一种:退菌特1200倍液,抗枯宁5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药液应均匀喷湿所有茎叶(以有水珠开始滴落为宜)。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便取得更好的防效。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邮编:421001)
其他文献
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再度增加,总规模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实施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
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发展,鱼产量提高和投入增加,池塘内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良好的水源、水质难找,加上鱼池老化,故鱼病频发,事故不断,鱼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制约生产发展。为了实现健康养殖,为社会提供无公害的高质量鱼产品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传统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 一般改造升级    我国农村池塘大多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
一、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教师作为教育智慧的主要角色,其教育智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智慧的效果。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首先需要依靠有丰富教育智慧的老师的帮助和点拨。
喷灌机具有节水、增产、保持土肥、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农村中普遍推广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故障比较多。现列出其常见故障,分析故障产生原因,并介绍对应的排除措施。   1. 水泵不出水 原因有:自吸泵内储水不够;进水管接头漏水;吸程过高;转速太低。应对措施:增加储水量;更换密封圈;降低吸程;提高转速。  2. 出水量不足 原因有:进水管滤网或自吸泵叶轮堵塞;扬程太高或转速太低;叶轮环口处漏水。应对措施:
向日葵是一种耐盐碱、耐瘠薄,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的经济作物,其籽粒、花盘和茎秆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由于秕粒增多,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经过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向日葵秕粒增多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一、秕粒增多的原因    1. 传粉昆虫严重减少 向日葵为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昆虫传粉受精。然而,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昆虫被杀灭,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授
酒泉市是甘肃省的重要产棉区,每年生产棉秆60万吨以上。为了充分利用棉秆资源,解决发展肉牛饲草不足问题,我们进行了微贮棉花秸秆饲喂肉牛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时间和地点  1. 试验时间。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到2010年2月13日结束。预试期15天,试验期120天。  2. 试验地点。玉门市玉门镇北门村养牛小区。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 饲料来源。棉花秸秆、玉米秸秆、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的特点.方法:分析120例老年大肠癌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老年大肠癌患者以黏液血便为主,占85%.(2)左半结肠多见,以直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监督中重点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探索创新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等监督方式和途径,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党内监督要
目的 :研究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住院的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文章介绍了常用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包括干式冷却方式、液体冷却方式和蒸发冷却方式,其中液体冷却方式又分为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强迫油循环冷却式,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实践中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