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及GATA-6甲基化抑制剂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及意义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研究给予白细胞介素6(IL-6)及GATA结合蛋白6(GATA-6)甲基化抑制剂后大鼠肺组织中IL-6、GATA-6及GATA-6甲基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2:8的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混合液)、MCT组(1%MCT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MCT+二甲基亚砜(DMSO)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腹部皮下注射1 mg/kg DMSO)、MCT+IL-6抗体(anti-IL-6)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天腹部皮下注射40μg/kg an-ti-IL-6)和MCT+5-氮杂-2\'-脱氧胞苷(5-Aza)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皮下注射1 mg/kg 5-Aza),每组8只.于造模后第21天做右心室压力监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IL-6和GATA-6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肺组织中GATA-6甲基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T组、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升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减低(P<0.05).IL-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减少(P<0.05).GATA-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增多(P<0.05).MSP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中GATA-6未发生明显甲基化;MCT组及MCT+DMSO组GATA-6呈高度甲基化;MCT+anti-IL-6组及MCT+5-Aza组GATA-6呈低度甲基化.结论:在PAH大鼠肺组织中给予anti-IL-6后IL-6的表达显著减少,给予5-Aza后GATA-6的表达显著增多,而GATA-6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IL-6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GATA-6低表达的原因,其机制可能是IL-6诱导了GATA-6的甲基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OS)诱导的施万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鼠坐骨神经施万细胞,利用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建立施万细胞OS模型,并对已经OS的小鼠施万细胞施加JNK抑制剂SP600125.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OS组、OS+DMSO组、OS+SP600125(2 d)组、OS+SP600125(4 d)组和OS+SP600125(6 d)组(n=5).采用RT-qPC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JNK1/2、叉头框蛋白O1
目的:探究环状RNA Lrp6(circLrp6)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Sanger测序和RNase R酶切验证circLrp6的环状结构;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分析circLrp6的亚细胞定位;通过RT-qPCR检测H2O2处理的H9c2细胞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小鼠心脏组织中circLrp6的差异表达水平;采用TUNEL染色检测circLrp6是否影响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与circLrp6相互结合的下游靶点及其结合位点.结果:cir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血管壁组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体内不同切应力作用部位血管壁AQP1表达的差异.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采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给HUVECs分别加载层流(LF,15 dyn/cm2单向层切应力)和扰流[DF,(0.5±4)dyn/cm2振荡切应力],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技术沉默AQP1基因,采用T
目的:探讨线粒体自噬在运动(Exe)干预2型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GK组)和GK+Exe组,每组8只;另增设8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Wistar组).GK+Exe组大鼠经有氧间歇运动干预8周,每天60 min,每周5 d.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48 h后,过夜禁食12 h后,将大鼠腹腔麻醉、剖腹,腹主动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
目的:筛选氧化应激状态下CHCHD2(coiled-coil-helix-coiled-coil-helix domain-containing 2)的互作蛋白,以期挖掘出CHCHD2保护神经细胞对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中转染含有Flag标签的对照质粒及CHCHD2过表达质粒,用100μmol/L过氧化叔丁醇(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或蒸馏水处理24 h后,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
储能得益于其充放电的灵活性可应用于多个电力市场并从中获取相应的效益.然而,储能在获利的同时也要承受来自不同市场的风险,且具有高利润的市场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此很有必要评估不同市场的风险效益并优化储能应用于不同市场的容量,以期在最小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提出一种差异化市场下的储能运营风险效益评估方法,考虑能源服务市场、对等交易服务市场、阻塞服务市场等3个储能可参与的市场,并应用投资组合理论建立各个市场下的收益率及风险计算模型及储能容量优化分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对于指导储能运营商参与不同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