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CD)的诊治方式及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例腹膜后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1岁,术前行B超、CT或MRI检查,均提示腹膜后肿物,治疗上予以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或取活检,并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 7例患者肿物切除手术均顺利,术后病理提示局灶型CD(UCD)患者6例,全部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CD(MCD)患者1例,为浆细胞型.UCD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均未作进一步治疗,MCD患者术后规律化疗.7例患者
【机 构】
:
150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CD)的诊治方式及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例腹膜后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1岁,术前行B超、CT或MRI检查,均提示腹膜后肿物,治疗上予以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或取活检,并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 7例患者肿物切除手术均顺利,术后病理提示局灶型CD(UCD)患者6例,全部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CD(MCD)患者1例,为浆细胞型.UCD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均未作进一步治疗,MCD患者术后规律化疗.7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腹膜后CD常为UCD病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最终诊断依靠病理.UCD患者手术切除疗效好,术后可长期生存,MCD患者术后配合规范的内科治疗,亦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四味地黄醇提取物对高糖作用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四味地黄醇提取物-L组、模型+四味地黄醇提取物-M组、模型+四味地黄醇提取物-H组、模型+miR-NC组、模型+miR-26b组、模型+四味地黄醇提取物-M+anti-miR-NC组、模型+四味地黄醇提取物-M+anti-miR-26b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
肾癌是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开放肾癌根治术是治疗肾癌常用的手术方式,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逐渐用于临床[2].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学者发现年龄、手术创伤应激、留置引流管等因素会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3].术后强化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优化管理举措,可减轻患者生理、心理的
目的 旨在开发一套简易实用的诊断策略,从而优化患者筛选,实现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测前的危险分层.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冠脉造影并行靶血管FFR检测,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372例(390处病变).由专家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目测评估(visual estimation,VE),并通过定量软件测算病变的直径狭窄率(diameter stenosis,DS%)、面积狭窄率(area stenosis,AS%)、病变长度(lesion
目的 探究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膀胱癌组织中SRC-3的表达;构建SRC-3重组表达质粒/空载质粒、SRC-3 siRNA/siRNA control、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SRC-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结合高通量测序结果及生物信息学网站对膀胱癌中SRC-3可能作用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GST融合蛋白沉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