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实践与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小学为起跑线,将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訓练等引入教学的“校园足球”活动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足球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时期,通过足球教学对青少年进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一、足球教学中团结协作学习的特征与应用
  团结协作学习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足球教学中的团结协作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获得足球练习的体验以及在学习中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的合作学习的责任意识。团结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足球运动的兴趣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足球有了足球的热爱与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足球教学的团结协作学习中来。首先,在团结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存在身体条件、知识经验、特长喜好、运动能力等个体差异。教师在足球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上对学生进行协作能力的培养都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努力引导学习主动构建协作学习的氛围,建立起集体主义的精神意识。其次,足球教学中的团结协作学习要满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感互动,是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与帮助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体验、身体体验、个性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关爱队友、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品质。第三,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协作学习中要大胆质疑、互相协作、相互启发、相互鼓励,通过各种协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
  二、团结协作能力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
  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与相互协作的能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求知动机。足球教学中的团结协作能力能够转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的投入到足球学练活动中。这种协作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减轻足球教学中的工作量,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这种使足球教学活动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协作能力,把对足球的学习建立在了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有效发挥,协作成员之间的互助活动和相互促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相互鼓励、合作互动的气氛中进行足球学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足球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
  三、足球教学中实现团结协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协作学习也是教师实施足球教学的一项策略。协作学习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足球学练中的技术、战术水平。足球教学中的相互协作处处体现着学练者之间的关爱、帮助、支持与鼓励,增强了学生参与足球教学的自信心,形成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人际关系。足球教学主要是以身体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以下策略,才能发挥团结协作能力,完成足球教学的培养目标。
  1.在足球学练者的主体作用中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在足球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进行协作小组分工,以不同的协作小组实施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协作活动中不断强化团结意识。为此,在以协作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足球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地控制自我、支配言行和完成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要允许失败,避免指责挖苦。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团队进行教学比赛,前锋的主要职责是进攻,后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守,而守门员就是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责,以及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做好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
  2.在足球教学情感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意识
  在足球教学的协作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及时的交流和沟通,要善于倾听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建议,才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力精神的彰显。如在足球教学游戏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到学生的学练中,这样可以做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提升。
  3.在足球教学目标共建中实现协作互助意识
  教师在足球教学的初期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可达成的教学目标,采用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足球教学小组协作中明确个人与小组的关系,认清自己的协作任务,将个人与集体捆绑在一起,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相互帮助、相互勉力、相互帮扶的团队意识。
  4.足球教学竞赛活动中提升集体主义精神
  在足球教学中,有效组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宿舍之间、区域之间等多种形式的足球教学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教学竞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在竞赛中,每个小组设立不同的团队目标,在相互配合与协作中实现目标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不脱离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足球学练情趣,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成长。
  四、足球教学协作能力在育心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与价值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足球教学的协作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快乐足球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痛苦,使学生在协作实践与应用活动中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醉成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时息息相关的,从这层意义上来看,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就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借此,本文将从微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角度对其进行不探讨与分析,以便在更好的发挥微课堂教学功能的同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微课堂 教学功能 教学质量 逻辑思维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引起微课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堂预习、课后复习和指导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要求。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老师注重的不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以促进高中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
【内容摘要】本文是我对台风“山竹”过后学生恢复上课之后,教师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时间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提出了我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台风 教育  “世纪风王”台风“山竹”已经远去,给途经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次台风登陆地点在广东省台山市,距离珠海市120公里,珠海在防台风方面也做足了准备,全市停课停市停工停运。台风已经远去,对珠海的影响远小于去年的台风“天鸽”,台风“山竹”再次被评为“优
【内容摘要】高三阶段,是学生最后的冲刺阶段,高三物理是学生公认的比较难的一门科目,尤其是复习阶段,高三的学生面对大量的物理知识,不知该从何抓起,甚至不知如何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复习效率,进而提升自己的物理复习成绩,不仅仅是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很多高中物理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分析全国I卷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然后提出了几点高三物理总复习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难点,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的提高写作教学成效一直都是其所思考的问题,而本文也是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成效提升  引言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也较多,写作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构成,也是教师较为头疼的一部分。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写作教
【内容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喜欢接触新鲜、有趣的事物,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对化学实验现象能够产生更加清晰、明确的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化学实验的内容,掌握化学实验中的知识点,并从中获得学习化学实验的乐趣。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 初中阶段 化学
【内容摘要】作文评改“劳而少功”的现象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窘境,教师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作文评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适时采用导生制互评互改的方式,使得作文教学迈向学生“自能作文,不待师改”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导生制互评互改 评改能力 写作水平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校改不完回家改,尽管如此,因为教师每次要评改大量的作文,所以
【内容摘要】在农村学校中,大部分的教师由于过多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忽略了课后家庭作业的科学设计,加上学生学习能力或者心理的差异,导致了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数学家庭作业单纯以练为主的学习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探究当前农村学校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数学家庭作业 问题与策略  一、农村学校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问题  数学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在“第一代城市务工人员和打工者”到新时代“第二代城市务工人员”的背后,远离父母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发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儿童”问题,呼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后相关的文章也有
【内容摘要】在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的这一阶段,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改变,正处于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度的他们,内心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还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初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 自我管理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