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的效力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基于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二审改判的分析

来源 :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抗诉的法律监督性质,我国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检察机关为被告人利益提起抗诉,即使抗诉客观上有利于被告人,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不受上诉不加刑规定的限制.检察官上诉(抗诉)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有日、德不同模式.在日本,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负有请求正当适用法律的职责;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前提,是被告人上诉或者辩方其他主体为了被告人利益上诉,检察官上诉即使客观上有利于被告人,也不属于“为被告人利益提出的上诉”,上诉审法院改判不受限制.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则规定,检察官得为被告人利益上诉;仅由被告人,或者为了其利益由检察院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提起上诉的,对于行为法律后果的刑罚种类及刑度上,不允许作不利于被告人的变更.我国与日本模式相同,是否改采德国模式,应由立法机关决定.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动汽车应用的逐步普及,对于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单台充电机大多由多个20~30 kW模块化的充电模块组成,无论是IEC标准还是GB标准,对充电模块和充电机都有EMC的要求.虽然充电模块自身设计了 EMI电路,但是从实际应用和测试效果来看,充电机仍然要有合理的EMI设计,否则难以满足认证的要求.
期刊
制定《紧急状态法》来落实《宪法》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高度共识.紧急状态的本质就是增加政府的紧急权力、依法克减公民权利,因而权利克减乃是紧急状态的制度核心,其基本作用在于回应对紧急权力的意义期待.为满足规制型社会对法律发展的基本要求、依法防范、化解权利克减的法律风险,《紧急状态法》须明确引入权利克减的概念,并构建起以相称性原则为基础,以不得克减原则为底线,以合法性原则为范围,以裁量性原则为操作规程的综合模式,为权利克减提供明确而有效的法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