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大专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指导课是伴随着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而兴起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新兴课程,主要是指导和教授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顺利实现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2007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定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开设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门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本课程是涉及到心理学、法律、人际沟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其涉及的理论知识广,要求培养的能力多。而医学专科生学制仅三年,且因实习之故,实际在校时间仅两年,再加之医学生课业繁重,故本课程的设置往往不足。本文旨在对医学专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并针对一些问题给出相应对策。
  一、就业指导课现状分析
  就目前现状而言,就业指导课在很多高校成了“花瓶”,响应了教育部的号召,但实际的授课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很多学生反应,高校在就业指导上缺乏个性化指导,针对性不强,消息渠道不全,并不了解就业市场,指导不符合实际。很多人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只是形式而已,内容空洞,与实际需要有很大距离。一些毕业生甚至总结出就业课“老三篇”:先强调形势严峻,增强紧迫感;然后调整心态,对工作不要挑三拣四;最后提出本专业往年就业率高,鼓励要有信心。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不少学生却昏昏欲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分析,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时的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体系化教学。目前医学类专科学校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学时往往设置不足。大多数院校是只在大学二年级才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即在大一的时候进行意识的培养,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二的时候进行择业面试技巧和创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大三实习的时候开始接触社会,积累经验,修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显而易见这样的发展性的规划更利于学生的真正就业。
  第二,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专业能力不够全面。一直以来,制约大学就业指导课发展的瓶颈因素应该说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或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战经验。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性不足。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缺乏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教材,有的高校采用部编教材,有的采用省编教材,还有的高校根本没有教材,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采取的也大多是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缺少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显得枯燥、不切实际。因此,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的情况屡见不鲜。就业指导课形同虚设,学校开了课,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二、提高就业指导课效果的几点建议
  就业指导起源于西方,所以西方的一些就业理念也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参考国外的一些理念,本文对我国医学类大专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在实习前也可以请一些医院的专家对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对于就业的形势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课程的讲述,效果会更加明显。
  第二,加强相关课程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近年来,一些高校从学生入学后分层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创业教育》等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三,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增加课程的实用性。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学方法不能单单采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应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性互动,比如进行模拟场景实战,团体活动增加团队合作精神等。必要时可由多位老师共同参与,弥补个人专业知识的不足。
  第四,充分发挥职业测评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及发展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测评的功能,让每个学生操作起来,更好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五,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在就业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更加健康的迎接挑战。
  总之,医学类大专院校的就业指导课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积极汲取国外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国情,加强就业指导课的效果,真正的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能够自觉地去学习和要求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苏光鸿.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19-120.
  [2]黄仕强.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教视野,2007(32):46.
  [3]王晓三.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1).
  [4]孙连越.德国职业指导的基本概况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3(18).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哪儿去了呢?那些笑逐颜开、边走边聊的早班人,那些按时回家的自行车铃响……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呢?法国学者皮埃尔·
本文应用黔东地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模型成对松桃西溪堡一带锰矿进行研究,系统收集区内已有地质成果及研究资料,分析总结成矿规律,在成矿有利地段施
【摘 要】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和医学药剂学生必修的医学理论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的一门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的生化理论知识,为其后续的临床知识学习打下基础,需要我们生化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生化教学      一、多媒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的下滑,既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金融安全、对外贸易及投资构成了挑战,又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向内需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而农民工市民化是保证内需增长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叠加式的拓展,与农民工市民化互相促动,具有良性互动的系统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清除体制性障碍,致力于创造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生的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内需型发展模式;城市功能拓
[摘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大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广泛合理性、广泛人民性、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广泛真实性、广泛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广泛民主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政治文明三大要素本质属性    要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应首先了解政治文明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所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系指社会主义社会中
上高中时,我每晚都要到学校上晚自习,有时到深夜11点多才疲惫地往家走.我家住在一个偏僻但民风淳朴的小镇上,一到冬天,大多数人家晚上9点多就熄灯睡觉了.因此,我每晚走在回家
2011年,文章红得发紫,甚至有不少影迷把这一年称为“文章年”.从电视剧《奋斗》中的愣头青向南到《蜗居》中痴情的小贝、《裸婚时代》中奉行爱情至上的刘易阳,再到热映电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生物实验中存在三种变量,即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操纵实验变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