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的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下的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及原则、方法和设想等,对探索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服装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9-01
  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中国经济领先世界所需的人才则主要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相当部分主要由中、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的。因此,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好找,技工难求的局面。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看不容乐观,一是学校教的学生不爱学,二是学生学的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的现象,这些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校与各地中职学校一样,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来说,课程改革深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块式课程尚未形成。表现在:
  1.学科教学体系还存在普教的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学校还在沿用普教模式的学科体系课程,学科体系主要是以知识储备的为主,内容标准多为陈述性、概念性知识,大多运用逻辑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并行的关系。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过程性、经验性等,大多运用形象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以工作流程为线索相互串联的关系,因此说,把普教模式学科体系应用在职业教育上,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
  2.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不多。中职学校最大的制约点是师资的问题,由于教师人事制度的因素,专业教师中很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专业教师是从文化课老师中改行的,或者是从学校毕业又到职业学校教书的,没有行业从业经验,如教服装设计的老师从没有去过服装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了解市场的行情,更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如教服装制板课的教师没有做过工业样板,让这样的专业教师去教学生,学生走向社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3.職业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容易走极端。一是采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和课时的方法,二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开齐德育课,德育选修课更是不被重视。同时,一部分学校也没有把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
  此外,还存在学生质量评价及监测还相对单一的现象。
  二、服装设计与工艺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的设想
  1.依据准则。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教、学、做”三者合一,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以项目课程、任务课程等工学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要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根据服装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岗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整合专业课程资源,要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二是学校自行解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结合”即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的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标准为目标,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按照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方法,整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不断实施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
  2.目标和内容。一是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二是建立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三是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标准。四是开发专业能力测试题库。依据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测试项目,按照项目任务要求编制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形成试题库
  3.实地调研。近年来,笔者通过到上海、广州、大连等服装产业基地调研服装人才需求情况,初步确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设三个方向:一是服装设计助理方向;二是服装生产技术方向;三是服装导购陈列方向。
  4.工学结合。多年前国家就提出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口号,很多学校也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但是真正合作的也不多。如果我们的服装专业的学生能真正到服装企业实习,学生就能学好技能,就会安心且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就不会改行去了其他行业了。否则,就是对职业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5. 考核评价标准。教育部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近几年,股价也每年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各级技能竞赛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能反映全体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应该出台由职教主管部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制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淘汰现有的以知识体系的专业教材。
  如果我们专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去做,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2]陈拥贤 唐海英 欧 健 张劲松.湖南省中职园林等十个专业课程现状初步分析 2009-8-16
其他文献
国家现行标准(以下简称)实施已经多年,它科学地规范了检测鉴定的行为准则,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建筑可靠性检测鉴定工作.
【摘要】伴随移动技术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其職业教育运用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并将微课视为职业教学的新型重点模式。由于微课是现今信息化职业教育落实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与移动设备的结合形成移动式学习,且将其应用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当中。因此,基于微课载体的移动式学习能够构建新的教学思路,文章针对其在当前职业教育中教学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微课 移动学习 职业教育 教学 应用 研究  【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已经在浙江省实行了七年有余,在这七年的艰苦奋斗中,广大教师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想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相应的历史教师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使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浙江省新课改、新高考改革后的教学目标。在浙江省新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当前的历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连续化、综合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新要求,进而
【摘要】理论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对理论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把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理论有机化学 课堂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7-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