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和合同一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既然传道,那么师者要首先知道、懂道、说道、做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平常说的道,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说清的。在老子看来,最近乎道的就应该是水了。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道”字的深意如何了得!虽然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个性中总是蕴藏着共性的。在笔者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道谓之阴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无穷。太极指的是宇宙这个一,一个宇宙分为两仪的阴和阳,这样一分为二地分下去,就是有了万万千的无穷尽。这些万万千的无穷尽和合同一,就是宇宙太极这个一。《易经》思想的深奥也正在于此,它是哲学中的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如果谓之阴阳两仪,那么就要尊重服从宇宙这个一了,宇宙的存在有着内在的本质规律,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在笔者理解看来,就是宇宙的内在本质规律。只有道法自然,宇宙才是生态的。“生”指的是生存、生长,持续健康的生存生长,乃至人们追求的永远的生存生长,在物质不灭中永生。“态”指一定时空下的生的形式状态。态有时间长短之分、空间环境之别,也有形式状态异同。如是与非、善与恶、好与坏、高与低、贵与贱、富与贫、上与下、美与丑、大与小、诚与奸、正与邪、智与愚……“生”是因,是本是体,“态”是“生”的果、生的外显外用,就如道是因,是本是体,德是道的果、道的外显外用一样。比如常讲的师德,师志于道是因、本、体,称为师道,师道的果、外显外用称之为师德。孔子的教育思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师者要志于道,而德、仁、艺都是道的果、道的外显外用。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爱因斯坦生前一直在想,人体外还有一个存在的场,乃至人死后还会有在一定场的存在形式。但这位伟人至终都没有找到答案,只能是带着遗憾走了。这也就有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分,文化差异之别。当然,共产党人都是唯物主义者的。“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名,是可以说的名,但也不是人们平常说的名,名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说清的。名和德、态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道的果、道的外显外用。好人与坏人、善人与恶人、富人与贫人、贵人与贱人、智人与愚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名。名可说,说也是说不清楚的,同德和态一样是道的一种现象,透过这些现象,只有通过道的本质才能说,现象和本质有时是一致的,往往也是不一致的,更何况对本质的认识人们也未必一样,这就更难说了!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有着其内在的本质规律。人道只有阴阳平衡中和才是生态的,世道只有阴阳平衡中和也才是生态的……无论是大到宇宙,小到人体,都是只有阴阳平衡中和,和合同一才是生态的。
  太极生两仪,道谓之阴阳,太极的阴阳图设计的是大智慧。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无阴则无阳,有阴才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体只有在阴阳平衡中和才是健康的、生态的,阴盛少阳,阳盛少阴,人体都是因失衡而生毛病,中国医道也正是如此。
  人体讲的是物质,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人指的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也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养生先养心,养心再养身。人的高度的物质与精神的发展平衡中和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的追求。人的物质与精神是高级发展,还是处于低级发展中,只要二者均衡中和就好。人、家庭、民族、国家、人类……都是如此。如果物质发展过快,人们的精神灵魂跟不上了,那肯定会出问题的,当今中国,世界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过去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现今又提出物质生态文明、精神生态文明、政治生态文明都要抓,都要硬。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是强调道的作用。
  有了人就有了阴阳男女,有了男女就有孩子,有了孩子就有了家庭、家族、民族、国家。这样也就有了个人利益、家庭家族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利益就有利益的矛盾冲突,各种利益如何均衡中和于道?这就需要一方面以德治国,同时以法治国,二者并重。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国家利益至上,这决定了一个人不但要懂道,更要懂政。其实懂政应该是属于懂道的范畴,但由于在现今越发凸显其重要性,才单独提出强调政治的生态文明。自然的生态文明也属于懂道的范畴,也是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之重要才单独提出强调。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民族、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应是人类的共同追求,道法自然!这个自然讲的就是生态的!人有人道、家有家道、族有族道、国有国道、师有师道、官有官道、民有民道、棋有棋道、茶有茶道……大大小小的道,小亦大,大亦小,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于自然这个大道。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矛盾无处不有,無时不在。在个人之道、集体之道、国家之道、人类之道、自然之道面前,人们就会有矛盾,就要有选择,就需要均衡中和,私欲是人人都有的,不用回避,弃私欲的天下为公的公欲,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目标,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一个官或一个人之父母,面对自己的父母或孩子违法杀了人时,你是应该把他们交出,绳之以法维护公道,还是让他们逃之夭夭回避法律的惩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难以做出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优点在于精进利生,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下,有利于在竞争中为取胜占得先机,表现出发展速度快,强劲有力,发动机一旦开启,便义无反顾地驶向前。它的缺点是刹车不好,欲罢不能,不知或不能止。社会中的奸恶贪腐、战乱纷争等现象也说明了此。道家文化(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文化)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它的优点在于谦下养生,在自然中徐进,清静而又安定,以求得长生。车开的虽然不快,但知道何时发动车,何时刹车,知进且知止。它的缺点是因不争而很难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取胜。我国古代治家治世有成就的人及盛世,多是儒道均衡中和二者并举的。如历史上的张良、魏徵、曾国藩等人,盛汉强唐等世。   因为大大小小的道的存在,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纷争,就会使很多人偏离了大道,这就需要有法治加以规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尽乎于道。
  自从社会阶级出现后,人们由于立场观点不同,看待同一事物现象,是阴是阳,为是还是为非,其结果也会不同。当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有着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人们在懂道的同时,还要懂政。要自觉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听党的话,跟党走!最近年关将至,中央电视台有一访谈,这一年为谁辛苦为谁忙?普通的很多人说是为了孩子,为多挣点钱过上好生活。也有的谈到了同时要为国家尽可能地多做些贡献,话说的很朴实,也在理,中国传统意义上讲本来就是家国文化!也有人谈到了为人类做出贡献。小小大大的道都是道,但哪个更近乎真的道?恐怕就不好言语了!
  人要懂道,懂政,还要懂业。业是人们在自然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依个性习得一技之长。懂道、懂政可以把它归结为人生存发展的内因、内在条件,懂业可以把它归结为人生存发展的外因、外部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一个人如果懂道,懂政,懂业,惑也就自然解了,或者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懂道可以简单表述为懂道德,懂政可以表述为懂党纪国法,懂业可表述为懂知识、有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说的就是懂道、懂政,知识与能力说的就是懂业。庄子说读书人无好人,这话虽然说的有点儿偏颇,但也不无道理。这里的读书指的就是懂业,读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为什么读?读了为什么用?怎么用?读书为了恩泽于世,自然会万民怀德,这样的人读书读的越多越好。如果读书是为奸恶、颠倒黑白,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读书的好,或者说读的越少越好!所以要强调德育为首,先学做人,再学求知。这也是古人所讲的师者先传道再授业解惑的意义所在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大好理解,精深就难理解了。“精”字笔者理解应该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弘扬传承,但也有糟粕,应该弃或者进博物馆了。比如女人裹小脚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难道还要在学校开设一门教女学生裹小脚的课程吗?还要把它作为一个非遗项目去传承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当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有些政者、教育者,乃至所谓的教育专家,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不知如何选择,带有盲目性,类似于教女学生裹小脚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是正确的。目的在于确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自学习传承的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深”字最起码应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深奥。二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因诸多原因,学习传承有断层、断代乃至失传现象,今人已难知古人之本意,是后人自己的理解意思罢了。三是被统治者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统治愚弄的工具,而被曲解歪曲。四是因为历史原因,我国古代缺乏明确系统的逻辑推理论证学说,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科学体系。比如我国的哲学思想大都蕴藏在诗书礼中,没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可以称为哲学家的人,就是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外来的。因此业的生态学习传承也并非易事。孙中山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難。在笔者看来,懂道、懂政、懂业,还是行道、行政、行业,都是亦难亦易、亦易亦难、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关键是对什么人而言了!要明白这一切,人们能达到说的对、做的对就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校园。建设生态校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些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听了让人感到甚是无知可笑,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信仰就是道德且根深蒂固,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更高的信仰,是马列主义的理论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信仰,且坚定无比。
  “道”就是“生”,“德”就是“态”。道谓之阴阳,生谓之始终。无阴就无阳,无生就无死,有生就有死。相互依存转化作用,对立统一。也是不同而和,和而不同,上者谦下,下者尊上,和合同一。“道”、“生”是因是本,“德”“态”是果是外显外用。因此,在笔者看来,“生态校园”和“道德校园”本质意义是一样的。如果说有不同,从现象现实上讲,道德校园重在立德树人,生态校园重在为立德树人创造优良的环境。道德校园如果用一个字表示,可以用“忠”,就是忠于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于道”。“忠”字本义应是把道这个“一”放在心上,居中居正。生态校园如果用一个字表示,可以用“态”。“态”字的本义应该是把道这个“一”放在心上,居中居正。道法自然,道法太极宇宙这个“一”。一个没有道德的校园不可能是生态的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有利于道德校园的形成。所以在研究生态校园建设时,必须要和道德校园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北京市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专业委员会在孙广学教授的大力倡导下于今年成立了,笔者不敢说这一行人都是有识之士,但一定都是志于道、志于生之士,是想大道自然、生生不息之士。我们正走在通往生态校园的路上。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教育技术装备部)
其他文献
有学者认为,音乐是一种让人变得更善良更美丽更高尚的一种手段,音乐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音乐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温床”,音乐的形象常常可以借助于直觉与想象来体悟,再凭借想象创造出某种空间的表象,音乐的运动通常都是在想象中才得以进行的。显然,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在音乐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和谐、可持
<正> 我院自1998年8月始采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院住院患
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继2015、2016年荷兰、挪威、德国之后,多国在2017年将禁售传统燃油汽车提上日程。2017年6月,印度能源部门表示,计划在2030年禁售燃油汽车。
“听”是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最为基础技能,同时也是学生未来交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听”入手,做好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例谈小学英语听力培养策略,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听力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转变学生听力学习认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其
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学历层次越来越繁多,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学籍管理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
驿站曾是维系信息畅通的生命线,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者.三堡是徐州著名的古驿站,因此位于古驿站之域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小学中心校秉承“自
对于“权威”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名词时,权威是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由于权威有高出一般人的水平,所以往往被人崇敬,但实践证明,权威也会出错。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权威、挑战权威。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对待权威问题上,这句话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首先,我們要引导学生向权威们学习。任何学科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一、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不公正
近两年,在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高速增长、资源供应紧张大背景下,LNG罐箱凭借其周转灵活、市场切入快的特点,从个别企业的零星尝试发展到多家企业积极介入乃至商业运营,并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