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椎间孔镜术中腰麻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腰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术的128例患者分为三组,腰麻中罗哌卡因浓度为0.1%的40例,0.15%的46例,0.2%的42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0.2%组患者麻醉平面达T1o,而0.15%组在T11~T12,0.1%在L1~L3.麻醉效能的各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可能达到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的良好麻醉平面,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
其他文献
目前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循证标准仍然较少,CRT可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以及心脏同步性 [1].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3],除常规口服药物外,CRT是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行的治疗策略 [4].通过双心室起搏的CRT可支持心室收缩,增加心输出量,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总体死亡率 [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和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是评估CRT后心脏功能的新技术 [6,7
期刊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一种小分子蛋白,由Kjeldsen等 [1]首次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其位于染色体9q34上,分子量25kD,属于脂钙蛋白家族.正常情况下,NGAL在成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人体组织器官中的mRNA表达较低.但在各种原因如肾毒性药物、造影剂、感染、心脏病、重大手术、糖尿病等 [2]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血液、尿液中的NGAL浓度
期刊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农村占比为45.91%,城市占比为43.56%,推测未来10年内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仍会快速增长,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也会愈来愈重,这显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因此,了解心血管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刊文献是一种专业领域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某一学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而主题词作为网络用户检索信息的
期刊
在21世纪癌症将成为全球因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阻碍生活期望提升的主要原因之 一 [1].同时由于诊断与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逐渐提高 [2].生存率的提高使癌症患者长期面临着生理、心理、社会、躯体等各种挑战 [3,4]. 心理痛苦在癌症幸存者中普遍存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心理、社会和/或精神上的体验,这些体验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国内外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为34.4%~65.9%,受年龄、性别、文化、疾病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呈动态变化 [4].心理痛苦随
期刊
骨是肺癌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且发生率比较高,30%~40%的肺癌患者在晚期会发生骨转移 [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2019版《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肺癌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0个月,经过治疗后1年生存率也仅为40%~50%[2].目前骨转移的诊断大多以全身骨显像为主,但其检查费用昂贵,且全身骨显像只做诊断,并不能预测骨转移的发生风险.近些年,多数学者专注研究探索预测肺癌骨转移的相关指标以及建立预测模型,既往的研究结果已证实,血钙、T4期、N3期、p-Ⅲ期、非鳞状细
期刊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类型重型胎盘植入(植入型和穿透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纳入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34例植入型(植入组)和34例穿透型(穿透组)胎盘植入患者,对其临床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差异.结果 穿透组患者的平均分娩孕周较植入组早(P=0.040).94.12%的患者既往有剖宫产史,剖宫产≥2次的18例患者中,14例为穿透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胎盘位置、胎盘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
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PO)是一种罕见的中等恶性的骨肿瘤,约占所有骨肉瘤的不到2%.大多数临床医师对骨膜骨肉瘤的诊疗缺乏经验.本文报道1例采用瘤段切除灭活再植联合化疗治疗胫骨骨膜骨肉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骨膜骨肉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诊疗经验,为该病的诊疗提出建议.
目的:探究丰富环境(EE)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区神经炎症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EE组各12只.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VaD模型.4周环境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检测Va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经皮椎间盘骨水泥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后外侧入路向退变椎间盘注入骨水泥,增加相应节段的椎间高度和稳定性,从而治疗老年严重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机械性下腰痛以及伴随的神经根性疼痛.自2015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有多篇文献对PCD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总结.本文将对上述文献进行综述.
[目的]比较脊柱肿瘤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 en-blocspondylectomy,TES)后,双棒联合卫星棒与常规双棒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2018年9月脊柱肿瘤行TES术的33例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5例采用联合棒固定,18例采用常规棒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棒组恢复下地行走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